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务员退出机制在公务员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改善公务员队伍结构,促进公务员勤政、廉政的重要保证。我国的公务员退出机制由于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公务员考核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阻滞了公务员队伍的新陈代谢,加大了政府的用人成本。本文提出了发展与完善公务员退出机制的一系列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夭凯民 《经营管理者》2014,(23):174-175
完善公务员退出机制,对于加快政府的新陈代谢、提高政府运转活力、使政府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我国公务员退出机制的相关法律法规与公务员退出现实相结合,指出我国公务员因受传统思想影响、绩效考核不健全、社会保障缺失等原因形成了"出口难",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公务员退出是公务员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退休、辞职等离职现象又是公务员退出的一部分,但公务员离职存在着"政商旋转门"的不良风气,容易对国家公共利益造成危害。因此,应在兼顾原则、均衡原则、适当原则的价值引导下对公务员离职进行法律规范,但现阶段"政商旋转门"法律治理实践存在受领导干部个人偏好与价值好恶影响、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的协同效应不足、具体可操作的法律条文与政策解读比较欠缺、离职公务员汇报之后的后续工作存在较大的缺陷和不足等问题。基于此,应坚持双重价值导向下的秩序理念强化,健全与强化"政商旋转门"法律体系,精准化完善"政商旋转门"规范框架,以良法促进公务员退出管理善治。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倡廉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公务员腐败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乱作为"的现象逐步减少,但"为官不为"问题却日趋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务员"为官不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由于个人素质不高和体制机制不健全造成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是"为官不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强政府绩效管理、完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是治理"为官不为"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包括理顺绩效管理领导体制,全面公开绩效管理信息,科学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优化绩效评估主体结构,健全绩效结果运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公务员退出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公务员退出机制关系到公务员系统能否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保持活力。我国公务员制度实行十多年来,  相似文献   

6.
追求公共利益是公务员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公共利益为信仰,以谋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职业标准。然而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揭示出,市场经济下私人选择活动中适用的理性原则,也同样适用于政治领域的公共选择活动,政府及其公务人员也具有自身的利益目标。在我国机构改革中,不应忽视公务员的现实的、物质的需求,应设法在健全和完善制度约束的同时进行制度激励,奖罚明晰,将公务员的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全文约1.2万字,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的却是其中的11个字"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其实除了这11个字,工作规划中并没有对公务员退出机制做进一步说明,之所以引起如此轩然大波,更多的恐怕是因为公众对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欧阳捷 《领导科学》2023,(6):124-129
公务员诚信档案制度是我国在推进政务诚信建设过程中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新时代加强公务员诚信档案制度建设有助于优化公共行政治理、建设诚信法治政府和构建诚信和谐社会。当前,我国公务员诚信档案管理还面临着档案记录信用信息内容不明确、档案公开内容不明晰、档案使用机制不完善、公务员信用修复和信用权益保护机制不健全等法治化问题。未来有必要从完善公务员诚信档案立法框架、明确档案记录信用信息范围、确立档案内容的分类分级公开原则、完善档案使用机制以及健全公务员信用修复和信用权益保护机制等方面提升公务员诚信档案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绩效考核是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关键环节,科学完备的绩效考核机制是释放公务员工作活力的有效方式和保障。近年来,我国公务员制度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是每年超过百万报考人数所呈现的"公务员热"现象,另一方面是公务员队伍人才流失与贪腐频发所呈现的"公务员冷"现象。"公务员热"很大程度上是受传统"铁饭碗"观念的影响,"公务员冷"则可基本归因于晋升机制不畅通和保障制度不完善。公务员制度面对的"一热一冷",形成了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立法允许政府"试错",既是经济开放过程中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必然需要,更回应了现实语境中一个重要的体制性问题:在健全的"公务员退出机制"尚未形成的前提下,倘若用制度设计的方式给予官员"试错"权,刺激决策者成为"敢吃螃蟹"的官员,必将减少"太平官"、"庸官",行政效能得以提升,进而促进地方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军 《决策探索》2008,(17):37-39
长期以来。公务员退出机制之所以举步维艰,名存实亡,关键和症结不是没有相关规定和制度,而在于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理由也没有办法让公务员退出。显而易见,公务员退出机制的关键就是把目前的非正常退出改为正常退出,建立能者进庸者出的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2.
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流转与退出机制,对于改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缓解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中建设用地供给紧张局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在宅基地的利用现状是宅基地闲置多,利用粗放以及违规使用现象突出,而制度不完善、具体退出机制缺失.管理工作薄弱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设想就是要建立引导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引导机制,促进农户主动退出宅基地的激励机制以及监督农户合法占用乖退出宅基地的压力机制.  相似文献   

13.
周敦文 《决策与信息》2011,(11):158-159
公务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水平不但制约着自身素质的提高,还直接影响公共管理水平。然而,当前我国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客乐观。优化公务员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素质,是当前改革的需要,也是实现国家行政管理良性运作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政府雇员制是起源于西方的一种公共人力资源制度。它在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体现专才优才的原则、开创多元化的公共人事管理模式方面都为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改革提供了思路。我国在政府雇员制的基础上,实行了公务员聘任制,借鉴政府雇员制经验,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合理规划公务员聘任制,逐步完善我国的公务员聘任制。  相似文献   

15.
中央近日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提出,要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这是继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后,时隔4年,中央又一次重申。这一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各方舆论叫好声一片。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对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关注与期待。  相似文献   

16.
何海燕  王琼 《经营管理者》2009,(18):211-211
现行的公务员制度在考核、工资、奖惩、晋升等激励制度中出现的"老化"现象所带来的问题,使其已跟不上当前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节奏,因此,公务员激励制度有必要进行改革。而模仿更为灵活、更适应竞争的企业激励制度与其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不如说是为目前较为混乱的公务员管理指明了方向,带来了切实可行的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刘法杰 《经营管理者》2009,(22):328-328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公务员作为人力资本的一种,构成了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从"从严治理"与"人本管理"两个方面对公务员进行管理,如何平衡兼顾从严治理与人本管理,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解决高校党政领导干部的退出问题成为了人事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新一轮干部制度改革的核心任务,探讨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退出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从当今高校领导干部的退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着手,对如何健全和完善高校领导干部退出机制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杨军 《领导文萃》2008,(21):87-91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全文约1.2万字,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的却是其中的11个字“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其实除了这11个字,工作规划中并没有对公务员退出机制做进一步说明,之所以引起如此轩然大波,更多的恐怕是因为公众对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国际视域下对公务员考核评价机制的考察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国家从19世纪中期实施公务员制度起,经过一百多年的改革、发展和完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公务员制度,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寻找出其公务员考核评价机制中科学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具体做法,对于我国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