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应得与资格     
在当代分配正义理论中,唯一能够对平等正义观构成重要批判和挑战的当属应得正义观。平等主义者拒斥应得,其路径有两条:一条是罗尔斯式的平等主义者采取的方式,以资格代替应得,拒斥应得在"制度中"的作用;另一条是诺奇克式的权利平等主义者采用的路径,同样以资格代替应得,拒斥应得在"前制度中"的作用。就理论性质来说,资格无法取代应得。资格的基础在于制度和规则,应得的基础在于主体行动。当制度体现应得时,资格与应得相统一,应得的理论效应隐而不显;当制度背离应得时,资格与应得相分离,应得的批判效用鲜明有力。在分配正义语境下,应得具有自身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当前中国下岗问题出发,比较传统功利主义与当代伦理学家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观,郑重分析后者最富特色的差别原则的内部论证,指出其在原初状态中论证差别原则的缺陷,在与诺齐克的人权理论的对照中,试图显示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观的偏颇-侧重社会分配后果的公平而忽视个人获得利益过程的公平。笔者认为,传统功利主义、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观和诺齐克的人权理论皆不能为下岗问题提供完满解释,分配正义仍是一个开放的题域。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是哲学史上系统论述正义的第一人,正义之于柏拉图是一种"应得"。本文从城邦的应得正义、个人的应得正义以及哲学家的应得正义三个方面论述柏拉图的正义思想,揭示柏拉图最终想通过这种应得的正义得到城邦的最大幸福。  相似文献   

4.
"给每个人所应得的"是西方法律思想史上的一个经典正义观。正义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个别化问题,即怎样根据不同个体的需要而给予属于他自己的正义。"给每个人所应得的"就是以合目的性为视角实现每个个体的实质正义。对"给每个人所应得的"这个经典定义的诠释目的是试图找出正义个别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美国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罗尔斯通过继承契约主义传统并批判功利主义正义观,建立了自己的正义理论。罗尔斯正义论的核心是平等,他认为正义总是意味着平等。罗尔斯的正义二原则集中体现了罗尔斯的平等观点,第一个原则是对自由权利的平等分配,第二个原则是对机会和利益的平等分配。罗尔斯对正义的论证是从起点的平等到结果的平等。差别原则是罗尔斯正义论核心中的核心。正义二原则试图达到的就是一种普遍的平等。罗尔斯所追求的是一种平等主义而非绝对的平均主义。作为新自由主义的代表,罗尔斯试图融合自由和平等,建立一种自由的平等主义。  相似文献   

6.
从伦理学意义上说,风险伦理与罗尔斯"惠及最少受惠者最大利益"具有较为紧密的内在关联性。罗尔斯"惠及最少受惠者最大利益"理论主要蕴含在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特别是差别原则之中,而"正当对善或好具有优先性"贯穿于罗尔斯正义论的始末。在罗尔斯的"惠及最少受惠者最大利益"理论的启示下,我们亟需建立各种利益——风险责任对应追究机制,完善社会管理制度、强化社会管理,"惠及当代中国最少受惠者最大利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7.
罗尔斯“分配的正义观”要分配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尔斯的"分配的正义观"从平等的权利出发,主张用"公平正义的两个原则"来取代功利主义,认为除非有充足理由证明应当不平等,否则就应当平等,并根据公平的正义原则分配公共资源和自由体系.考察了罗尔斯的分配的正义,对深入研究一系列社会问题和利益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就正义的普遍性来讲,"应得"观念可被看作正义的基本论域。追根溯源,由周公所奠定的中国正义论是在解决了何人"应得"天下的问题之后才考虑给一个人以其"应得"的问题的,西方的正义论则相反。这种差别决定了权利观念在西方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则始终不突出。就后者而言,儒家正名论及名教理论可以视为一种具体的中国正义论。对正名和名教问题的研讨可以发现,一方面,传统儒家正义论的基本特征是一种君子为平民操心的格局,这一格局决定了权利观念何以在儒家思想中隐没不显。另一方面,传统儒家正义论的前提是君子与平民二分的观念及现实。因此,当君子与平民二元的构造逐渐演变为公民架构时,儒家正义论也就需要由君子为平民操心演变为一种公民为自身操心的理论格局,这一演变方向意味着权利观念的浮现。  相似文献   

9.
罗尔斯的正义原则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尔斯把自己的正义观概括为两个正义原则,即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这两个原则是按照“词典式”先后次序安排的;两个正义原则是公平、合理的原则,是人们在原初状态中一致同意的合理的选择;罗尔斯试图求解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形式上的平等(正义)与事实上的不平等(不正义)这一难题,因而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由于他没有超越资产阶级体系和采取一种非历史的方法,因而没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答  相似文献   

10.
罗尔斯和诺齐克都是新自由主义的杰出代表,罗尔斯以"新契约论"的手法,在"原初状态"和"无知内幕"的条件下论证了他的两大正义原则,试图调节自由与平等的矛盾,但却没有成功,他的正义观可以概括为公平正义观;诺齐克以"反契约论"的手法,阐明了国家的起源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论证了他的三大正义原则,强调自由一极,不考虑平等,他的正义观可以概括为权利正义观。本文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比较分析罗尔斯与诺齐克的正义观,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把握并认识新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历史上,以应得为基础的公正一直被认为是具有很强说服力的理论。然而,当20世纪70年代末内格尔等人提出道德运气这一概念后,以应得为基础的公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政治哲学领域表现为精英主义与运气均等主义(Luck Egalitarian)的对抗,而在个人层面的公正尤其是矫正正义方面,应得的公正是否仍然适用于受到运气影响的道德实践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将应得与过错行为建立联系来说明应得的公正应然适合于存在过错行为的运气性后果的损失分担,但是不适用于完全由运气造成的后果的损失分担。  相似文献   

12.
钱学森首倡的知识密集型沙产业理论是开发西部沙漠的全新理论。它在防沙治沙用沙的关系、开发西部沙漠的思路创新和指导原则等方面对传统治沙理论有了全新突破,呈现出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特色。它对于我国西部开发、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合理内核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往往与现代教学相关联并恰当融合后,其蕴藏的教育意义能够发挥到最大化。直觉思维,或称直觉体悟思维方式,对于极力培养创新人才的现代教育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传统文化因子之一。而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承载着这一传统文化因子的古诗词,其对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或直觉体悟能力,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可能条件,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有效的可能策略实现能力的培养:重视诵读练习、教师适时启发、加强知识经验的系统性等等。  相似文献   

14.
以德治国的最重要原则是公正 :一方面 ,每个人因其最基本的贡献完全平等———每个人一生下来便都同样是缔结社会的一个股东———而应该完全平等地享有基本权利 ,这是“完全平等”的公正原则 ;另一方面 ,每个人因其具体贡献的不平等而应享有相应不平等的非基本权利 ,也就是说 ,人们所享有的非基本权利的不平等与自己所做出的具体贡献的不平等的比例应该完全平等 ,这是“比例平等”的公正原则。但是 ,公正不是以德治国的最完美原则 ;最完美的原则乃是人道 ,因为人道的根本原则———自由———是自我实现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条件 :个人越自由 ,他的个性发挥得便越充分 ,他的创造潜能便越能得到实现 ,他的自我实现的程度便越高 ,因而社会便越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正义和司法观念的反思可知,各国司法对调解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参与,司法对调解的参与模式主要有法院进行调解、法院附设调解、法院指令调解和其他模式(如司法确认、程序监督等)四种模式。与各国制度相比较,我国目前的调解制度一方面将法院调解视为审判权而非诉讼指挥权的组成部分,不利于调解本身的优势发挥;另一方面,没有将司法与调解的衔接制度化、规范化,而是通过法院的试点工作来进行尝试,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司法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6.
受刑事追诉者称谓的划分,是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的一个显著特征之一,它与刑事诉讼的目的和原则紧密相关.此次修订一方面反映出立法者加大对受追诉者人权保护力度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对于推进我国刑事司法制度改革,加快中国刑事司法体制向国际化靠拢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为社会经济和法学共同发展的产物,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具有其特殊性,这决定了它所追求的价值理念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正义观就不同于其他的部门法。经济法追求社会正义的实现。社会正义以社会利益的整体提高为根本出发点,这主要是通过平等原则与差别原则在经济法得以遵守来实现的。平等原则是在经济法领域内实现社会正义的主要原则,而起矫正作用的差别原则是辅助性原则。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是完善的法律制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每一法律部门都同时追求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实现,实质正义不是经济法所独有的正义观。  相似文献   

18.
合理根据标准作为美国证据法证明标准体系中的一级,有其具体含义和特殊地位。它是裁判者以普通人的标准在一定信息量基础上形成的主观判断,主要适用于与侦查有关的搜查、扣押与逮捕程序。其对于刑事程序的意义在于,它一方面防止国家权力的行使对个人自由与隐私权随意侵扰、干涉,另一方面通过规定比排除合理怀疑较为宽松的证明标准为执法者的行动提供了有效的活动余地,能够平衡国家权力的运用与公民私权利的保护。考察该标准在美国的适用,对中国刑事程序和证明标准的研究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9.
应进一步加大审判独立的程度.审判独立是实现审判公正和效率价值的手段.一方面,它对诉讼法程序公正的诸项标准具有保障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是缩减诉讼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而当下我国审判不独立是相当严重的,它导致审判公正和效率的双重弱化.  相似文献   

20.
立足国情应当成为我国刑罚改革的基础性原则。坚持立足国情原则对于我国的刑罚改革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在刑罚改革过程中贯彻立足国情原则,一方面要对涉及刑罚改革的具体国情进行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要防止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和制度上的两种极端化倾向和作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