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巍 《中州学刊》2005,(5):235-239
由于不同的文艺形式在不同的传播时代占据着不同的地位,因而在当今的视觉文化时代,小说走向衰落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当今视觉文化的语境中,影视与小说存在着互动与背离两种主要关系,由此当代作家们也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一部分作家认同乃至迎合视觉文化,主动地投身其中;一部分作家既利用视觉文化环境,又坚守小说的艺术本性;还有一小部分作家则以背离的方式继续小说艺术本身的探索,而复调小说则成为小说自救的一条可能途径.从而,影视与小说的关系也呈现出互动和背离两种看似矛盾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交际能力 ,文化能力直接影响交际过程中语言能力的运用。本文通过讨论英语学习中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分析了汉英两种语言因文化不同反映在语言习惯上的种种差异 ,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增强文化意识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的语言文化已进入高级的"视觉文化"时代.视觉文化以其独特的形态,既承载了传统语言文化的"语言思维",又强调以"视觉思维"为主要特征,已发展成为语言文化的高级形态.实现民族语言文化与视觉艺术的发展必须有效地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机整合,这是对视觉文化的发展和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视觉文化转向是当代生活的重要变迁之一,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呈现出这一特征。相较于传统小说,网络小说因为自携用户属性,且其主流用户群体在视觉文化生活中深度浸染,因此必然会带上更强烈的视觉化特征。近年来,高度商业化的网络文学全产业链运营,探索出通过网络小说IP的衍生到达用户群体的盈利路径。在IP衍生的诸种形态中,图像符号主导的文化体裁最具市场价值,因此会造就IP开发的视觉化导向。因为影视受众面最广,最易引发社会效应,所以网络小说作者普遍具有影视改编期待。这种期待内化在写作中,就表现为用镜头眼去叙事,小说的空间特征加强,影视由此较为普遍地实现了对网络小说的视觉化规训。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讨论作为日常生活物的服饰化时也有必然要讨论消费文化,这两者之间唇齿相依,后者不仅是前者赖以产生的氛围,也是前者的必要社会条件。鲍德里亚认为消费是一种不仅关乎物,而且关乎于社会积极的系统行为和总体反映的关系方式,我们的整个文化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因此,服饰被媒体作为信息源所促使的消费文化,为大众传媒提供了各种信息渠道,其影响力是至深至远的,也是较为大众和普遍的。  相似文献   

6.
对"作为策略的视觉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文化被很多论者视为一种"策略",这种方法是一种视觉本位主义的隐晦体现,也造成了当前针对视觉文化的两种不同观点。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在于是把视觉在文化中本质化进而构建一种视觉的"文化逻辑学"还是坚持视觉文化的表征性和阐释性以求构建文化的"视觉语义学"。消解这种差异的方法在于,把视觉文化研究作为纯粹的策略,与此同时,坚决地反对把视觉文化作为策略的视觉本质主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视觉文化与教育技术在许多方面都体现了不同程度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当代视觉文化背景下的"语-图"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像与文字的关系一直作为理论传统,也作为诗学、美学等永恒话题而延续。在笔者看来,"语-图"的关系是复杂的"缝合"关系,它们既相互补充、相互统一,相互赋予对方活力,同时又保持着各自的独立和野性。但遗憾的是,对"语-图"关系的认识,人类一直处在二元区分和褒此贬彼的状态;在过去,是文字压抑了图像,如今,在视觉文化占主导的时代背景下,图像的重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图像在无形之中压抑了文字。本文着重以当代文学名著改编成影视为例,对后者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9.
视觉文化及视觉文化与文学研究近年渐热,而2008年又出现一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此种研究兴盛之态,既是对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也是文化研究推动的结果,同时也可看作"文学终结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等问题之争的进一步深化.2008年的视觉文化与文学研究成果有三:视觉文化理论的分析,文学生产变局的思考,文学阅读层面的反思.这些成果体现出如下学术动向:一、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视觉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二、一些学者逐渐走出了种种义气之争,学术研究因此呈现公允平和之象;三、年轻学者逐渐成为视觉文化研究的主力.然而,视觉文化研究也存在着侧重媒介视角、由于成见而导致过度价值判断、文本细读与实证研究偏少、中国问题意识与问题框架不明显或缺席等问题.因此,超越传媒研究,悬搁价值判断,深入文本层面,凸显中国问题,可能是视觉文化与文学研究的出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日本大学里针对留学生的日语教育在日本社会国际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已从"日语知识的教授"转向"掌握交流能力",传统的重视语言的日语教育在向重视内容的日语教育转换.这种语言与文化结合型的教育注重学习者需要的个别性和动态性,从学生个人的角度来把握文化的存在.这种教育重视学生的个人作用,以学生自律式学习方式,通过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关于语言的行为活动--学生课堂上的协作学习、进入社会的实践与调查、写调查报告并进行发表等,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综合性的交流能力,是一种技能培训式教育.  相似文献   

11.
日本大学里针对留学生的日语教育在日本社会国际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已从"日语知识的教授"转向"掌握交流能力",传统的重视语言的日语教育在向重视内容的日语教育转换。这种语言与文化结合型的教育注重学习者需要的个别性和动态性,从学生个人的角度来把握文化的存在。这种教育重视学生的个人作用,以学生自律式学习方式,通过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关于语言的行为活动——学生课堂上的协作学习、进入社会的实践与调查、写调查报告并进行发表等,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综合性的交流能力,是一种技能培训式教育。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同时,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掌握语言,必须要了解其赖以产生的文化背景。这样,在交流中才不会出现误解,才能正确、得体地使用语言,从而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本文正是以此为目的从有关英国的国家名称、地理位置、天气、动物及一些典故的角度略谈文化背景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化背景对语言交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交际手段,语言受制于使用者的文化背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跨文化敏感度是成功交际的关键。本文旨在通过实际调查,了解有着东方文化背景的中国人在运用英语同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人交往时,为了达到成功交流的目的,对对方文化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辉霞 《云梦学刊》2009,30(4):146-148
非语言行为是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国家、民族的非语言行为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非语言行为有五大特点:普遍性、重要性、真实性、差异性、可控性。文化约束力对非语言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人类交际有两种形式: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这两种形式相辅相成,构成人类交际不可分割的整体。肢体语言是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一部分,在不同的文化中,肢体语言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进行有效的交际,要想避免误解和文化冲突,就必须了解其他文化的肢体语言,了解人在空间支配、目光注视、手势与面部表情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6.
视觉文化作用下的文化断裂与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海芳 《中州学刊》2005,(5):240-242
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大众媒介的不断冲击下,以电影、电视为主体的视觉文化以其连续的作用一跃而为人类生活和艺术生活系统里的奇特角色.由于视觉文化对受众欲望的冲击,传统文化的断裂与困惑也就成了必然.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思想以及习惯的基础,是今后发展的依据,如果丢失,一个民族就会失去基础.因此,视觉文化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必须融入更多的文化内涵,从而避免传统文化出现断裂与困惑.  相似文献   

17.
曾耀农 《天府新论》2003,(2):113-114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嬗变 ,后现代影视呈现出话语膨胀与语言游戏的特征 ,既动摇固有秩序 ,又容易流于恶俗。  相似文献   

18.
视觉文化的兴起与流行正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从"趋向图像"到"被图像所围"的转变过程中,视觉文化潜在地形成了诸如挤压看者、拒斥其他审美感知方式等"视觉霸权"与"视觉殖民"行为,这些现象尤其突出地表现在文学艺术领域.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认真反思视觉霸权给文学艺术带来的种种弊端,并努力寻求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19.
当代视觉文化不同于传统视觉文化的特点在于视觉表达的肤浅化、视觉形象的虚拟化、视觉传播的表征化。这些特点源于当代视觉文化推崇世俗趣味、视觉快感,追求奇观展现、闹剧氛围、风格混搭的美学原则。而这一系列的变化,则是视觉审美转向的结果。从视觉生产来看,视觉形象的创造从个体性的创作转向机械复制和商品化生产;从视觉接受来看,人们逐渐从艺术欣赏转向艺术消费。  相似文献   

20.
邢莉娟 《兰州学刊》2008,(Z1):233-234
语言殖民主义是文化殖民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意味着强势语言更大范围的传播。在历史上由于受到它的影响,促使了一些土著语的消亡以及混合语的出现;随着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的推进,英语殖民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民族与文化之间的融合,但是同时也使许多国家和民族丧失了自己的语言与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