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型群体性事件具有触发事件的偶然性、参与主体人员构成的复杂性、事态发展的非线性、冲突的暴烈性和影响的危害性等特征。在群体性事件中,政府的行为和角色之间的行为互动是治理社会风险的重点。有效的治理机制是构建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性治理架构。同时,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括社会风险、公共危机和触发事件的治理。 相似文献
2.
杨雅厦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175-179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进一步加剧,我国农村已经进入高风险社会时期,各种社会风险考验着农村风险管理体系的能力。诸如农民个人风险、农村组织风险、农村文化风险等社会风险,都对我国农村社会实现有效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必须建立全面的农村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切实转变治理理念,实现危险管理向风险管理的转变,健全农村社会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农村社会风险预警系统和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3.
4.
权力的维度是分析转型期的失业风险的重要维度。我们从失业风险的形成与扩散、失业风险分配、失业风险话语三个方面分析了权力的影响。区别于传统的风险管理,我们提出的失业风险管理建立在对现代性的反思之上,强调权力重组是失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现代风险社会风险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还是人为因素作用的结果。人类的过度实践及非理性的发展方式,市场经济、现代化和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政治异化和低能,社会治理失效及全球化等是最重要的风险源。要有效治理风险,增强人类生存的安全性,必须改变传统的实践观和发展方式,再造政治和提升政治能力,保证科技、经济、社会的有限发展与合理发展,优化社会治理,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风险治理责任机制和风险的复合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转型期社会风险问题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目前的社会转型期中的社会风险呈现出历时性的风险类型并存的特征。从广义社会风险的视角,可以将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社会风险形态划分为自然灾害风险、生产事故风险、公共卫生风险等七类。针对我国社会风险形成的背景与原因及当前社会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矛盾,应强化社会风险管理,重点做好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管理作用和加强对公众风险教育四方面的工作,构建起全社会参与的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风险社会理论表明科学理性的无限扩张必然引发全球社会风险,必须对现代性进行更多的自省与反思.风险社会的深层秩序结构源于内源性的感性秩序,转型期社会风险的总体表现和特征说明我国已经步入了风险社会,各种社会风险对我国的社会结构和传统秩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应对风险的制度选择必须注意协调理性化设计与基层民众的深层感性意识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社会风险类型学角度,分析了我国社会转型期主要社会风险——体制型风险,聚焦其内涵、成因和表现,提出在体制型风险治理路径选择上,应建立社会风险行政问责制度,推动体制重建来促进机制更新,从而实现风险的治理;在体制型风险治理模式上,应从"冲击一回应"模式向"预防一主动"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9.
弄清社会风险的结构及其特征,是探索社会风险有效治理途径的前提和基础。在一般意义上,风险是由风险源、主体和损失性后果三个要素构成,风险的产生是基于这三个要素之间建立的某种因果联系。社会风险是指社会损失的不确定性,它包括所有自然的、人为的风险源。我们可以从风险的三个构成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上寻找社会风险治理的有效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政府机构改革的必然产物,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治理尚处在摸索阶段,作为实质上的单中心秩序的缺陷成了非营利组织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构建由NPO(非营利组织)、政府、独立部门、执政党组成的多中心治理秩序,引进现代公司多中心治理理念,健全行政治理秩序,推动独立部门、公民个人和党的基层组织参与治理,将是转型期NPO多中心治理模式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1.
政府权威与社会公共利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权威是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社会利益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以及人们生存需求的多样化,都在更为深入的层面上对政府的社会秩序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传统的政府权威形成挑战。适应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强化政府权威,需要完善制度法规,限定权力,制衡权力,监督权力,推进民主化进程,增强社会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时期资源占有极度匮乏的工农阶层利益受损,地位下降。现有工农利益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工农阶层利益被剥夺的情形加剧。本文认为现阶段有效保护工农弱势阶层的利益,主要应该作好两方面的基本制度建设:一方面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保障工农阶层的基本生活权利,避免工农阶层状况继续恶化;另一方面用制度规范利益表达,实现工农阶层的合理利益诉求,整合各阶层利益关系,并最终实现社会各阶层利益均衡状态下的制度均衡。 相似文献
13.
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给中国的社会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日益加剧的社会分化对我国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现代社会,社会政策的制定和选择对维系社会公平和实现社会稳定发展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因此,明确社会政策应有的发展方向并建立一种政策共识成为我国社会政策发展历程上应首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给中国的社会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自90年代中期以来日益加剧的社会分化对我国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现代社会,社会政策的制定和选择对维系社会公平和实现社会稳定发展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因此,明确社会政策应有的发展方向并建立一种政策共识成为我国社会政策发展历程上应首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对我国民间信仰问题的研究非常活跃,主要围绕民间信仰的概念、功能及对策而展开。在基本认同民间信仰特征的基础上,学术界在民间信仰的概念、功能和对策上均存在较大分歧。科学把握民间信仰特征及其态势,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反腐败,制度是根本。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制度反腐,从静态看,不仅已有制度存在着制度自身边界模糊、内容相互冲突等问题,而且缺乏公众对制度普遍信仰的基础;从动态看,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人情关系的干扰,"权力"的不当干预,助长"潜规则"盛行,并诱发少数官员的贪欲膨胀。为此,制度反腐需要构建不能贪、不愿贪、不敢贪和不必贪的制度反腐败机制。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时期城市社区整合机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转型时期,社区在实现社会整合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善和加强城市社区整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城市社区整合机制作为一个综合的有机系统,由功能性整合系统、制度性整合系统、认同性整合系统、组织性整合系统等四大子系统和资源整合机制、社区服务机制、制度规范机制、自治参与机制、文明创建机制、心理调节机制等六大子机制组成。城市社区整合机制建设的微观目标是建立社区归宿感,宏观目标是实现社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社区整合机制的复杂性决定了整合机制建构途径的多样性,社区整合机制建设要从社区四大整合子系统和六大整合子机制等多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改革开放29年以后,正经历着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矛盾凸显并存的"发展悖论"。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并且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驱动力。仔细分析中国当前各种社会矛盾的性质,可以发现,转型期的社会矛盾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内在统一性,这些社会矛盾对社会政治发展与稳定造成了威胁,但同时赋予了持续发展与动态稳定的内在推动力。应该从共识重构和制度建设的视角致力于建立政治共识、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社会资产、构筑和谐基础,这将是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优化研究——基于4所上海高校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紧迫性的分析,探索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相关因素,提出优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因素和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20.
失地农民经济贫困与社区建设——以经济社会学理论为分析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经济贫困有许多特点.从宏观的制度设置、中观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以及微观的人力资本层面入手,可以探讨失地农民贫困问题形成的制度原因及其解决的障碍.文化、教育、年龄、知识技能和生活方式等对失地农民有明显影响.社区建设是解决失地农民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