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詹勇 《学术月刊》2013,(6):101-109
靠长期刺激投资高增长来维持经济增速是不可行的。不断下降的资本利润率最终导致私人部门投资意愿缺乏。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资本将大量外流寻找利润更高的栖息之地。索洛模型未考虑资本跨国境流动对分析对象的影响。在拓展模型中,经济体系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为发达国家,已实现平衡增长,低储蓄率;另一个为后发型国家,处于追赶阶段,高储蓄率。随着"产出—资本比"变化,后发型国家的资本利润率优势将逐渐消失,其追赶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Ⅰ阶段——外资流入;第Ⅱ阶段——资本流出;第Ⅲ阶段——平衡增长。第二阶段起点是人均资本增长路径的转折点,人均资本增速将在该点陡然下降。这势必导致人均产量增速在转折点跌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经济的增长路径为验证理论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基于拓展模型的预测是,中国经济的转折点将在2-3年之内到来,之后经济增速将大幅度下降,进入略高于6%的中速增长阶段。未来中国的增长动力就是在全要素生产率上与发达国家的巨大落差。要将这种动力释放出来,就必须清除制约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因素,推动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再出发"。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经济增长转型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移。经济增长一般指实际产量的增加。而现代经济增长是指18世纪后一些国家出现的实际人均产量或人均GNP的迅速和持续的增长,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明显提高。这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集约型经济增长,它建立在技术进步基础之上,要求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人口增长率。为了实现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首先应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一、经济增长的因素  现代经济增长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的和社会的现象,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分析经济增长因素的意义在于:一是正确地判定促…  相似文献   

3.
一、人口特征表现为四:一是增长速度快;二是发展不平衡;三是年龄构成轻;四是分布不均匀。二、人口问题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社会经济之间的矛盾,一是人口本身数量与素质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是:①,人均耕地减少;②,人均粮食产量低;③,经济水平不高;④,文化素质较差。  相似文献   

4.
何彬 《江汉论坛》2013,(7):84-88
本文基于中国1989-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基础上建立动态面板门限模型(DPTM),分析了区域人均碳排放量、人均GDP和地区国有经济规模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与区域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明显正相关,中国仍是以高能耗、高排放为基础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此外,当国有经济规模处于0.2647和0.3856之间时,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才会呈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所描述的"倒U"型曲线特征,否则不成立。这个结果表明,保持一定的国有经济比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矿产资源在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而在经济可持续增长过程中,矿产资源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也日益显著.随着铁和铝人均消费水平、消费价格以及产量的增加,我国人均GDP、工业品价格和GDP均同步增长.其中,人均矿产资源消费水平的提升对我国人均GDP的影响最为明显,铁和铝人均消费指数每增长一个单位,人均GDP分别增加2.3510个单位和1.3126个单位;而消费价格和产量的增长对经济也是有积极影响的.也就是说,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的提高,我国经济发展发展水平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农村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以我省农村经济比较发达,198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名列全省第三位的清镇县为例:该县60户农民家庭的抽样调查表明,198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88.9元,比上年增长5.05%,(若减去其中1户人均纯收入最高的2153元)59户人均纯收入为369元,比全省农民纯收入人均302元多67元,高22.18%,但乡与乡、村与村、组与组之间的农民纯  相似文献   

7.
人均社会保障结构水平: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人均社会保障适度结构水平的概念,建立了人均社会保障适度结构水平的测度模型,阐明了该模型的应用方法,并应用此模型对中国1998-2008年的人均社会保障适度结构水平进行了测度,且进一步将中国1998-2008年人均社会保障适度结构水平和人均社会保障实际结构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一定结论与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中国社会保障实际供给与需求存在着一定矛盾,人均养老保险实际结构水平高于其适度结构水平,人均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实际结构水平低于其适度结构水平,因此,应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中国人均社会保障结构水平适度化,实现社会保障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化。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G20国家幸福指数、公共财政支出等数据,首先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各国公共财政支出效率进行国际比较,然后运用回归模型研究了公共财政支出效率与国民幸福感的关系,结论表明:人均公共财政支出效率与幸福指数显著正相关,人均公共财政支出规模、第三产业贡献率显著的正向影响幸福指数,失业率、税收负担、基尼系数和总悬浮颗粒物与幸福指数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LMDI指数分解方法建立了人均增长率测算模型。该模型可以分析产业GDP结构、产业劳动力结构、产业全员劳动生产效率以及劳动力占总人口比重等因素对人均GDP增长率的影响。江苏省人均GDP增长率的实证分析,表明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是该省2010年实现人均GDP增长率200%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 2001年4月7日<人民日报>披露,近期,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对全国15万户城镇居民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城镇居民不同阶层、不同行业收入差别明显拉大,工资外收入超过工资性收入.调查结果表明,高收入层和贫困层正在形成.如果按户人均月收入由低到高分组,计算各组户人均收入及其在全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其中20%的高收入户占总收入的42.4%;20%的低收入户仅占总收入的6.5%;高收入组和低收入组的人均收入比为8:1,差距相当大.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是高校的灵魂、心脏和发动机.高校图书馆馆员高品质的人文素质事关重大.把适当的人安排在适当的地方、大范围内选拔合适人员、让高素养的人才进图书馆、有意识地先使自己成为精神贵族等,是高校图书馆馆员理想的高品质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如果一个国家奉行义务论和利他主义以及专制主义道德,那么,该国所奉行的道德,就其基础或核心来说,便是最恶劣道德:一方面,它对于国民的压抑、限制和损害必定极大,给国民的利益和快乐必定极少;另一方面,它必定背离行为的客观本性而难以被每个人实行。于是,人们遵守这种道德从而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动力、欲望、动机和意志便必定极其弱小,因而他们的品德必定极其恶劣。反之同理。因此,功利主义、己他两利主义、人道主义、自由主义和平等主义之优良道德是形成国民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强大动力、动机、欲望和意志的方法,因而是培养国民品德感情和道德意志两因素的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羌族的和谐思想主要表现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具体形式体现在羌族民间流传的原始宗教经典、谚语、传说、故事、诗歌等文学作品中,并以日常生产、生活的行为准则和民间习惯法的形式贯穿于羌族社会生活的多方面。  相似文献   

14.
杨玉强 《齐鲁学刊》2004,2(5):102-105
"经济人"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经济人"、"新古典经济人"和"广义经济人"三个阶段。"经济人"的内涵也愈以拥有了更加贴近于现实市场行为主体的不可证伪性。通过对"经济人"理论的内涵及我国经济理论研究中引入经济人假设的原因的分析发现,中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引入"经济人"假设应该注意三方面的问题,即从实践的角度应理性地对待"经济人"理论的适用范围;从倡导"经济人"理论的视角,也应时刻警惕其负面影响;从范畴的外延方面看,"经济人"是一个类概念、总体概念,不能对应为市场经济中的某一个主体来进行研究。这也就需要人们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从这三方面来创新和超越"经济人"假设,其中关键是在理论层面找到它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点,在实践层面把握好其应用的范围和适用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有助于引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人”利益具有双因素 ,即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他们的基本权利 ;“经济人”涵盖十分广泛 ,不仅局限于纯经济领域 ,而且在广义上也包括高校教师在内的所有劳动者 ;对“经济人”必须设计和构建严格的制度 ,以克服经济活动的负外部性 ,使正当的个人利益得到激励和维护 ,损害他人的行为得到抑制和禁止 ,实现个人利益、他人利益、社会利益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6.
许效正 《兰州学刊》2009,(8):200-204
社团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必然产物和主要推动力量。北洋时期的湖南社团特别活跃,其发展明显呈现了三次高潮。社团对湖南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造就了湖南一代又一代的社会精英;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改变了湖南的社会结构;推动了湖南社会思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责任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责任分为“事后责任”与“事前责任”,“事后责任”是作为对某一过去行为“负责”的责任,而“事前责任”则是作为将来关心某人某事的道德性或法律性义务的责任。说一个人在事前或事后负有责任,这要涉及到哲学中的一些老话题,这些话题包括自由意志、积极和消极的责任、团结是否原则上受个人或群体契约之限制等问题。一个社会中责任的分配,是一个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相互矛盾运动的复杂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张伟 《晋阳学刊》2008,3(1):46-49
现实个人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核心,依据社会形态理论其生成史可以阐发为三种形态:群体形态的个人,独立形态的个人,自由形态的个人,三种形态的历史演绎构成了现实个人发展的内在逻辑。当代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表现为以物为基础的独立形态的个人,人的物化状态不可避免。物化状态的积极作用在于它是对群体形态个人的扬弃,对自由形态个人的基奠;其消极作用在于人以“物”而非“人”作为价值尺度,物质利益驱动使人对有限资源展开竞争而形成人际矛盾,而这一矛盾是引发社会种种不和谐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解决人际矛盾、实现入际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着力点,其实现的根本途径在于民主、法治、道德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汪澜 《晋阳学刊》2006,(5):80-84
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社会性本质决定人必须彼此交往,交往使人获得其本质,交往内在要求人做到诚信,诚信实际地内在制约着人的发展。市场经济实质是以“物”为中介的人的交往实践活动,市场契约本性关照下的人的诚信素质养成正是走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惟此,诚信个人才会出现,诚信社会才可到来。诚信社会就是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是人的建设,是以信任建设为契机的人的自觉建设,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切实行动和积极筹划。  相似文献   

20.
教师师德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一方面,教师是社会道德的代表者和实践者,又是人类文明的建设者;另一方面教师既是未成年人学习知识的领路人,又是铸造思想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和表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