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观众为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艳丽服装喝彩。我是个从事云锦工作40年的研究人员,深知云锦与“红学”的渊源关系。 曹雪芹出生在清朝康、乾时期江南三织造之一的江宁织造世家,祖上曾三代四人曹玺、曹寅、曹颙、曹頫任江宁织造大臣65年之久。因此,曹雪芹对江宁、苏州、杭  相似文献   

2.
曹雪芹的作者身份,时常被人质疑。究其原因,主要是《红楼梦》的素材来源以及成书过程比较复杂。《红楼梦》的素材来源,既有曹雪芹本人的切身经历,又有他目睹的诸多社会现实,还有他听说的一些"故事"。我们认为,《红楼梦》在其创作过程中,既有"作者",又有"说者",而且还有"评者"。此三"者"各有所长,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3.
4.
伏漫戈 《南都学坛》2004,24(3):37-42
"实录"精神、典型化原则、春秋笔法、史传手法显示了曹雪芹的良史之才;渗透在意境营造、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环节中浓郁的诗意,使《红楼梦》堪称诗化小说;精辟、独到的议论反映了作者的创作理念,展现了人物个性,揭示了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可见史才、诗笔、议论构成了《红楼梦》文备众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的文本语符是极为复杂的.其话语范式具有多义性、开放性、隐喻性等突出特点.这类话语总是同时兼具诗性、史性与思性三个向度,与追求话语单义性、闭合性、体系性的西方理性主义哲学话语有着相异的形态,是诗、史、思完美融合的话语范式,表征的是与理性哲学不同的诗性哲学.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好的政治历史小说,它不仅对当时的政治制度的本质作了无情的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而且对这种政治制度的最高代表者皇帝,也作了无情的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不过这种反映是“曲笔”多于直写,没有直接把皇帝推到前台罢了。作者如此  相似文献   

7.
封建和反封建的斗争是红楼梦的主题。当然,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并不曾意识地去写这个主题。但是,由於作者忠实於生活的实践,由於作者深入的观察和高度的表现能力,所以,一部红楼梦能够概括出十八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历史转折点的基本特徵。我们理解曹雪芹及其作品红楼梦,固然一方面必须从作者当时的社会背景的探求去获得反封建思想的现实根据;而另一方面,必须从作者的写作本身去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得出这部作品的客观存在的应有内容。因为红楼梦作者笔下所塑造出来的形象,毫无疑义的远远大过了他的思想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的新发现谭立刚《红楼梦社经面面观》、《红楼梦诗曲新评》、《谁解红楼梦中梦》、《清代金融话红楼}.共870万字,先后在台湾新文丰公司出版。首先用经济学观点分析,在东南亚有一定的影响。我国红学二百多年来,第一次系统地从经济方面论述红楼梦,也是首次从...  相似文献   

9.
张广天认为,《红楼梦》是一本高干子弟的书,它描述的是人的生存尴尬,他说自己的这部戏恰恰在精神气质上是和原著最接近的我对张广天不熟,他的戏我从前没看过;他的歌我倒是听过,不怎么喜欢,那不是我的style;他早年间招呼的"汉藏和声"我从来没有倒腾清楚,我对于左派右派之类的公知都不感冒。然而这些都不耽误我看张广天的新戏《红楼梦》,在开场半小时之后,我发现开始喜欢这部戏了。  相似文献   

10.
11.
文章从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出发,针对《红楼梦.桃花行》中杨宪益与霍克斯的两种英译文,比较研究两者不同的审美差异。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是一个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本旨 ,寄托中华文化之精魂的文本。《红楼梦》走向世界与世界走向《红楼梦》是一个充满辩证性和悖论性机趣的话题。“人间红学”与专业研究者、翻译者等的相对专门性的工作应该有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现在决定把《红楼梦》这部著名的古典小说,改编成电视系列剧,搬上屏幕,让更多的人从中懂得中国在十八世纪中叶是怎样的一个社会。这对振兴中华,建设精神文明,无疑会起有积极作用。当然,要把这样一部内容丰富、思想深邃的作品改编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红楼梦》传世以来,便有戏曲家把它改编为杂剧、  相似文献   

14.
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所交待的“因空见色 ,由色生情 ,传情入色 ,自色悟空” ,是全书总体构思的纲领。他为自己的著作设计了一个由“空”、“色”、“情”三个子世界建构起来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世界。作品中的全部人物、事件和整个情节都是以“空的世界”为起点和归宿 ,以“色的世界”为基础 ,以“情的世界”为中心。这三个子世界有各自具体的内涵及思想意义 ,三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生灭转化的相互关系 ,从而为《红楼梦》文本解读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从《西厢记》到《牡丹亭》再到《红楼梦》,中国古代爱情取向与婚恋观念发生了由情到欲再到爱的演变。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人们逐渐舍弃了两貌相取的失之肤浅和两性相悦的流于庸俗,而最终肯定了两心相知的臻于完美。这与人们对爱情婚姻的认识从简单到深刻,由浅显至深入,自现象达本质的规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的光辉巨著,鲁迅先生对《红楼梦》曾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是我们研究这部古典名作时极有价值的启示。本文就学习鲁迅的有关论述,择要谈几点认识。《红楼梦》是人情小说《红楼梦》到底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小说,自该书问世以来,就众说纷纭,争论不休。鲁迅先生是一目了然,在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明确地把《红楼梦》作为“清代人情小说”(下引见此书者不再注明)的代表作。他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一文中,谈到清小说四派中的人情派时,也指出:“此派小说,即可以著名的《红楼梦》作代表。”什么是人情小说呢?鲁迅在介绍明代的“人情”小说时解释说:“大率为离合悲欢及发迹变达之事,间杂因果报应,而不甚言灵怪,又缘描摹世态,见其炎凉,故或亦谓之‘世  相似文献   

17.
鲁迅在《论睁了眼看》、《怎么写》、《<绛洞花主>小引》、《<草鞋脚>小引》,以及《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对我国古代小说《红楼梦》曾作过多次评论,对小说的高度现实主义成就十分赞赏。  相似文献   

18.
19.
《红楼梦》是用古白话写成的。当初活在人民口头的方言俗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的变迁,而今有些已鲜为人知了,尤其是青年读者。这就影响了人们对于《红楼梦》思想内容的理解。本文仅就已经出版的《红楼梦》注本以及专门性的《红楼梦词典》所漏收的词语或虽有注释,但明显有误的;或虽有义项,但无例证的,例释如下: (挤发)读如“起发”。《小说词语汇释》释之为“哄骗”,不妥。其它辞书典籍,未见录释。《红楼梦》中的“挤发”,绝非哄骗之意。试看《红楼梦·第八十回》:“我不怕人笑话!你的老婆治我害我,我倒怕人笑话了!……嫌我不好,谁叫你们瞎了眼,三求四告的跑了我们家作什么去了!这会子人也来了,金的银的也赔了,略有个眼睛鼻子的也霸占去  相似文献   

20.
一、说“末世”与“无可奈何” 人们或认为《红楼梦》写的是封建末世,其实不然。我们且看作者自己及其知情人脂砚斋怎么说的。 《红楼梦》第一回说贾雨村“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 第二回,冷子兴对贾雨村道:“如今这荣国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脂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