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鲁迅的小说《孤独者》有着极为丰赡的蕴含。该文从《孤独者》讲述了谁的故事,孤独者的形成过程与原因,以及孤独者的结局三个方面,对《孤独者》进行重读。文章认为,《孤独者》讲述了魏连殳、“我”以及魏连殳祖母的故事,而又统一于鲁迅的生命体验之中,孤独者的形成来自于社会的压迫,更与庸众有着复杂的纠缠,而包括魏连殳和“我”在内的孤独者,都是在孤独中反抗以至于绝望的知识分子,“我”最后对“受伤的狼”的嗥叫声的确认,标志着“我”会继续魏连殳未竞的反抗绝望的艰辛历程。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小说<孤独者>有着极为丰赡的蕴含.该文从<孤独者>讲述了谁的故事,孤独者的形成过程与原因,以及孤独者的结局三个方面,对<孤独者>进行重读.文章认为,<孤独者>讲述了魏连殳、"我"以及魏连殳祖母的故事,而又统一于鲁迅的生命体验之中,孤独者的形成来自于社会的压迫,更与庸众有着复杂的纠缠,而包括魏连殳和"我"在内的孤独者,都是在孤独中反抗以至于绝望的知识分子,"我"最后对"受伤的狼"的嗥叫声的确认,标志着"我"会继续魏连殳未竟的反抗绝望的艰辛历程.  相似文献   

3.
在《呐喊》和《傍徨》中,主人公以知识分子为主。而这些知识者又几乎无例外地具有“孤独”的精神特征,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引人注目的“孤独者”形象系列。魏连殳、吕纬甫、涓生、子君、狂人、夏瑜、孔乙己……都是读者所热爱、同情、评论界所热衷评说的形象。综观几十年众说纷纭的 评价,对这类形象的认识,虽然褒贬程度不一,但认识的焦点多集中在对“孤独者”的“孤独感”的分析上,并对此形成了一些代表观点,如“孤独感”是因脱离群众造成;“孤独感”表现了小资产阶级参加革命的局限性;鲁迅对此是持“批判”态度的。等等。  相似文献   

4.
<正>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鲁迅《孤独者》写毕于一九二五年十月,是《彷徨》里篇幅最长的小说。它以送殓开始,又以送殓告终。主人公魏连殳强烈的生存欲望与有意识的死亡动机对立而并存。小说通过“我”,目击了整个过程并做了见证。小说不单纯是“我”的自叙,它夹着魏连殳的自叙和独白,两个层次的自叙互相阐明。这不仅是为  相似文献   

5.
熟悉鲁迅的读者,不会忘记他对狼的偏爱,他看重的是它的野性,也就是不驯与反叛。许钦文说鲁迅看重连殳,对他有相当热烈的同情,茅盾说连殳是以毁灭自己来复仇(《鲁迅论》),那么,魏连殳应该是一个复仇者,一个孤独的复仇者的形象了。 《孤独者》在鲁迅小说中,是最冷峻深沉,也是作者的个性气质介入最深的一篇,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内心情绪的传达,从这一角度看,可以视为《伤逝》的姐妹篇。这两篇小说的完成相  相似文献   

6.
《孤独者》是一篇内涵很丰富的小说,在“互文”的研读视野中,文本内三个人物的“孤独”命运形成互文式循环;魏连殳与鲁迅其他小说的人物构成了互文式“孤独者”谱系;《孤独者》对“魏晋名士”、“零余者”这两个前文本进行了互文利用;文本中关于“孩子”话题的讨论与鲁迅“孩童观”发生了互文引证。在共时和历时的网络体系中,在此文本与他文本、文本和文化语境的相互指涉和映射下,建构起多维度的语言形象、文本语义结构、互文符号范式。  相似文献   

7.
酒神精神教人超脱生命,正视人生痛苦,在痛苦中获得悲剧性陶醉。魏连殳是在“五四”新化运动的春之来临和启蒙主义之催眠药中觉醒的知识分子。其反叛精神在当时的中国被视为异类而被攻击和驱逐。他只能凭借酒神的方式,挣扎长嚎、倒戈反击,最后用灵魂的自我毁灭判定了世界的不可救赎性质。这源于鲁迅灵魏深处的“鬼气”:一种混杂着清醒、失望、惶惑、痛苦的孤立感。这便注定了一场命运悲剧:绝对的孤独,徒劳的挣扎。  相似文献   

8.
鲁迅写作<孤独者>的深层原因,是"兄弟失和"造成的刻骨铭心的创伤."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是兄弟失和带给鲁迅的巨大创痛,也是鲁迅对这巨大创痛的形象概括.鲁迅通过魏连殳把自己的矛盾表述出来,既是一种自省自剖,也是对自己内心承担的矛盾与紧张的缓解和摆脱.  相似文献   

9.
<孤独者>是一篇内涵很丰富的小说,在"互文"的研读视野中,文本内三个人物的"孤独"命运形成互文式循环:魏连殳与鲁迅其他小说的人物构成了互文式"孤独者"谱系;<孤独者>对"魏晋名士"、"零余者"这两个前文本进行了互文利用;文本中关于"孩子"话题的讨论与鲁迅"孩童现"发生了互文引证.在共时和历时的网络体系中,在此文本与他文本、文本和文化语境的相互指涉和映射下,建构起多雏度的语言形象、文本语义结构、互文符号范式.  相似文献   

10.
阎真兼有鲁迅研究者和作家双重身份,其小说《沧浪之水》中的主人公池大为作为当代的知识分子,再次演绎了鲁迅笔下知识分子的生存悲剧,从池大为的精神成长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狂人、夏瑜、吕纬甫、魏连殳等精神基因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人们普遍认为《变形记》表现了人类的异化,但其实《变形记》还暗含有一种更深的意蕴:人类需要语言来相互沟通,而已经变成甲虫的主人公格里高尔却失落了人类的语言,无法与他人沟通,最后在孤独中死去。因此卡夫卡在《变形记》中实际上还表现了一个具有现代性和哲理意味的主题:语言的焦虑。而主人公异化为甲虫则使得读者能够转换一种新的体验角度,从而更真切地体会那种语言的焦虑及其折射出的人类的沟通困境。  相似文献   

12.
唐诗《凉州词》首句异文久辩难决,是由于诗篇抒情人及其视点问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黄河远上”句,清人吴乔按作品中人物(抒情人)的有限视点质疑“何得为景”,而不少评论者则按诗篇作者的全知视点为之辩护。其实,《凉州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作品中前来边塞访问的旅客(作者化身),作者是以旅客的有限视点写景抒情的。因此,首句所描写的应是“黄沙远上”,而非争辩中的“黄河远上”或“黄沙直上”。而“黄河远上”论者影响较大的“征人”说和“倒望”说,以及在美感、意境和环境等问题上的一些辩词,皆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3.
盖尔·戈德温的短篇小说《一个悲伤的女人》的女主人公因不满于自己贤妻良母的角色,试图逃避丈夫和孩子。然而,由于习惯于这一特定的性别角色,她发现自己已无法胜任其他的角色。她陷入忧郁,最终自杀身亡。然而造成女主人公悲剧的主要原因是父权制度社会。  相似文献   

14.
从《圣经》中"慈悲"意义出发,通过分析莫里森新作《慈悲》中主人公雅各布从一个具有慈悲心肠的人到贪婪的奴隶主的蜕变过程,阐述"慈悲"在小说中的含义,指出莫里森用"慈悲"为这部小说命名的创作动机:唤醒人们心底的善良本性,消除歧视,共创宁静和谐。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绛洞花主〉小引》,是“睁了眼看”的。七十余年来,常为红学家所引用,大都是关于《红楼梦》之“命意”的。鲁迅所看见的“命意”,是贾宝玉所“看见”的“许多死亡”之悲剧。这种观点,基本上是“写实主义”的。今天,我们也应当更多地研究中国式“忘象得意”的美学意趣,方能通过多重否定,深一层再深一层地去假悟真。  相似文献   

16.
“有两种精神居在我们心胸,一个想要同别一个分离。”甄贾(真假)宝玉是同一个人物思想矛盾的两个方面。这是一种很独特的塑造“矛盾人”的典型化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的中外艺术中,已经很普遍了。曹氏写甄宝玉是用模糊法,高鹗则用了明朗法。这是倾向的不同。真假宝玉也是曹雪芹思想矛盾的某种反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十七年"家族小说文本的详细解读,梳理出了这一特别的社会现象在小说中的表现:传统的家族观念正在被新鲜的集体主义理想所淡化,家族主题小说主人公之间血缘关系的作用被大大降低,家族文化的维系力被减弱。  相似文献   

18.
李运启长篇小说《迷途》的主人公陈文秀,其心路历程集中体现了人性与魔性的斗争,其"迷途"和"识途"不仅是对人生的困惑追问,更是对当下知识分子存在境况的深刻反思;在《迷途》的文本世界中,作者提醒所有身处迷惑状态的知识分子们,如何站在历史纵深角度去思考出路、寻找药方和获得拯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是研究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男主人公查尔斯对本真欲望的追寻。通过分析查尔斯对自我的认知、在自我的认知过程中所遭遇的一系列冲突和最终他对自我、对社会的超越来探讨他对本真欲望的追寻。  相似文献   

20.
孤独意识在毛泽东诗词中早已有之,到了晚年,大跃进失败,三面红旗受挫,诗思更加沉郁,一些咏史诗词描述的大都是志大才高、命运多舛的孤独寂寞的人物。从诗之角度看,晚年的毛泽东,犹如一位孤独的拾穗者,为我们拾取人生最后的辉煌,作为一名不倦的探索者,其脚步敲击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大路上,苍凉的诗行是永恒的印记。诗人又像鲁迅在《野草》中描述的不倦跋涉的“过客”。捧读毛泽东诗词,面对毛泽东遗体,令人生出无限的感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