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主持话语:明清以来东南地区的族群关系、族群文化发生了一系列历史性的变化,学界已有不少论述,本期两篇文章对此作了有益的新探讨。麻建敏副研究员的《福建畲族妈祖信仰调查》,结合自己的田野考察和前人的文献资料,针对福建畲族族群在明代以后大规模迁移到汉族地  相似文献   

2.
妈祖本是一个巫女,死后成神,这种由巫到神的嬗变,推动了妈祖神灵信仰的最初兴起。妈祖由巫到神嬗变的实现,首先源于中国古老的巫觋信仰,其次得力于宋代福建地域社会浓郁的巫风。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妈祖由巫到神的嬗变并非个案,而是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在北宋宣和年间,以路允迪为首的宋朝使团来到了高丽国,向高丽人谈到了妈祖信仰.到了高丽末期,高丽人对妈祖的信仰变得更为积极.郑梦周、李崇仁、权近、朴宜中等高丽使臣们渡过渤海湾,找到了在北方最早被分派的沙门岛天妃庙,在那儿向妈祖神致祭或是留下了吟咏妈祖信仰之灵验的作品,可以作为在高丽末期妈祖信仰曾流传过的一个很好的证据.而当时往来渤海湾的高丽渔民曾非常虔诚地信奉妈祖.  相似文献   

4.
畲族的民族特性是艰苦奋斗、热爱自由、豁达坦荡、善于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畲族民族特性的形成主要是山居环境、盘瓠信仰、汉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条中外贸易的线路,也是一条宗教文化传播交流的通道。早期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文化都曾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中国的宗教文化如儒教、佛教、道教也沿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了朝鲜、日本等国,以妈祖信仰为代表的中国民间神也随着中国移民传入到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6.
美国人类学家詹姆斯.沃森(James L.Watson)在上世纪80年代基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妈祖信仰的研究,曾经提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概念——神的标准化。在中国最北海疆的妈祖信仰调查中,证实该地近代历史上曾出现过同样的"神的标准化"过程。且在当代史中,由于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意涵,妈祖信仰在沉寂数十年后,仍然继续"标准化"着当地的信仰空间。在当代中国方兴未艾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着"民间文化的标准化和再标准化"的现象。为应对"民间文化标准化"带来的"双刃剑"效应,必须不断探索民间文化的整体性保护之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福建地区畲族、汉族健康人群2424例骨密度测定,分析本地区峰值骨量、骨密度以及骨质疏松发病率.为本地区骨质疏松诊断、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OsteometerMedi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挠尺骨远端三分之一处的骨密度.获得骨密度均值、T评分值及Z值.按汉族、畲族、性别、每10岁为一年龄段进行分组,进行统计学的分析.结果 汉族的骨密度峰值男性女性均在30~39岁之间;畲族的骨密度峰值男性、女性都在40~49岁之间.与国内同类型仪器检测报道不同.女性的骨密度在19岁之前均高于男性,女性在50岁以后不管是汉族还是畲族都迅速下降,到80岁以后缓慢下降.畲族的男性骨密度在50岁达到高峰,到70岁以后才逐渐下降,与汉族的骨密度峰值在40岁之前不同.总体汉族男女性骨密度均高于畲族,尤其在19岁之前的汉族女性骨密度明显高于畲族女性,统计学有明显差异.结论 本次调查骨密度汉族与畲族的峰值出现时间有所不同,可能与生活习惯、种族、生活条件不同有关,但骨密度峰值高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低,提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临水夫人是福建省第二大民间信仰女神,她堪称与妈祖齐名的闽地内陆女神,其信仰产生具有鲜明的闽地历史背景,造神与传播过程也独有特色。  相似文献   

9.
藉由妈祖神像雕刻的外在形式特征,作内涵深入的探索。莆田妈祖神像的艺术性在于它具象地承载了妈祖精神美学,而且比较完整地反映出各个时期妈祖形象的审美观,秉承了我国传统造像艺术传统,又融入地区精湛的雕刻工艺手法,生动地展示了莆田神像雕刻工艺的发展水平,真实记载了莆田民众的审美文化和艺术追求,成为莆田妈祖信仰文化中重要的艺术文化资产。  相似文献   

10.
妈祖信仰在海峡两岸及世界华人间维系着相互认同的神缘关系,作为民间宗教现象,妈祖信仰归属俗信的范畴,它不仅对宗教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同时在实践的层面上具有和平统一、卫国守土、世界和谐、繁荣发展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航海是带有极大冒险性的事业,在难以抗拒的大自然力量面前和科学技术不够昌明的年代,人们只能把身家性命的平安寄托于神明的保佑.传说有个天妃能够拯救航海者于狂风怒涛之中,增强他们从事海上航行的勇气,这个神话是促使妈祖由一个普通民女演变为天妃、天后神的原因.对妈祖的信仰和崇拜,到元代臻于极盛.  相似文献   

12.
一、元代漕运对妈祖信仰传播所起的作用妈祖信仰起源于北宋雍熙四年(987年)林氏巫女死后被莆田湄洲屿岛民神化立祠奉祀,而到元祐元年(1086年)以前,她还只是湄洲岛民的信仰对象,元祐以后才传出岛外,但北宋时期,其传播范围只限于莆仙地区,到了南宋才传到了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沿海地区。元代的妈祖信仰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就其传播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道教以多神信仰为特征。除三清、四御、八仙等为道教所专有的神与仙人之外,道教还把许多民间俗神纳入自己的神谱和信仰体系。主要有雷公、城隍、土地、门神、灶君、财神、文昌、关帝、妈祖等。随着民间信仰的流行,在口头文学中也伴生出关于他们的种种传说故事。其中以对土地爷和灶君的信仰最为流行,几乎在中国达到家喻户晓的地步,因而有关这两位俗神的传说故事也格外丰富生动,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4.
妈祖信仰普遍存在于清代台湾社会,其庙宇不乏与佛教关连者.台南大天后宫自竣工时至日据时代皆有僧住持,其宫内存碑、牌记二件.乾隆重修“碑记”保存妈祖宗教归属二说:其一,视其行迹近“仙道”,实则杂糅佛道以佛为多.其二,将其视为佛、菩萨“化身”;咸丰铸钟“牌记”从佛教角度解释宫内“佛像”(含“妈祖像”)尤其是“大钟”的佛教功用,赋予更多佛教内涵.因僧住持庙宇使民间神的妈祖信仰被赋予佛教内涵与色彩,谓之“佛教化”.此类现象在台湾鹿耳门妈祖庙、北港朝天宫、鹿港天后宫等皆有.台湾妈祖信仰“佛教化”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可远溯至宋代南方.  相似文献   

15.
妈祖信仰的民俗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妈祖信仰起源于福建莆田,后来传播到闽台各地,成为闽台人民的主要宗教信仰,也成为闽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妈祖信仰还传播到大陆沿海各地,甚至到东南亚各国,以至世界各国。妈祖信仰之广,可见一斑。妈祖是一个从人到神的民间神祗,她姓林名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日,父亲林愿(一说名惟悫),宋初官都巡检,母亲王氏,有一男(名洪毅)、六女。林默是这家庭中最小女儿。从林默出生前,到她在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日逝世止,在短短的27年中(虚岁28岁),民间充满了对她尊崇敬仰的传说故事。就在她逝世后,一千多年来,在民俗学上也有不少宝贵的材料,值得我们去调查、发掘、探讨。林默去世时,由于她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性情和顺,热心助人;熟悉水情,拯救海难;预测天气,指导航海。因此,人们称她为“神女”、“龙女”。在她逝世后,由于她屡次被民间传说显圣,  相似文献   

16.
妈祖是中国民间信仰中著名的海神,在中国沿海及东南亚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运用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分析天津妈祖信仰所表现出的地方性特征,指出妈祖信仰群体的力量促进了这一信仰的丰富化与本土化,并形成了独特的场域,而信仰群体惯习的改变也是造成今天妈祖信仰功能转变与地位衰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自宋以降,妈祖信仰圈与祭祀圈逐渐扩大,对东亚历史与现实均有重要的影响。与此相关,学界对妈祖信仰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除了传统文献资料的整理汇编以及由此展开对妈祖身世、起源的考证外,近年来新兴学科不断介入,其研究主旨在于以妈祖信仰为媒介,分析妈祖信仰在国家认同中的作用,进而透视国家力量和民间社会的关系。文章从妈祖信仰的文献资料编撰、妈祖信仰研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以及权力话语在妈祖信仰中的在场三个方面入手,梳理妈祖信仰研究的历史,并对未来妈祖信仰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郎名"是古代畲族和客家先民中常见的一种命名方式.长期以来,"郎名"被认为是源于畲族,或者是闽粤赣边畲族和客家先民所特有的一种命名习俗.本文从史料的考证出发,结合对谱牒资料的分析,提出"郎名"系由数字名转化而来.唐宋时期,"郎名"曾在汉族中盛行.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这一命名方式被传播到了闽粤赣边的畲族地区.畲民在接受郎名之后,又根据自身的文化传统进行了部分改造,使郎名的使用更加规范,从而形成了畲族的郎名文化.  相似文献   

19.
潮汕地区不仅继承了福建莆田原有的妈祖崇拜,并且创造了更为独特的信仰文化。妈祖信仰在潮汕地区传播并流行有其具体缘由,潮汕颇具特色的妈祖信仰文化也给潮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带来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畲族民俗信仰的道教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畲族民俗信仰的道教色彩李健民马克思主义认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①畲族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历代封建王朝和周围汉族的强烈影响,与周边汉族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基本上是同步的。因此,作为社会意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