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初胡乔木同志有一篇很大的文章①讲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文章阐明了 为什么我们反对人道主义的抽象宣传,反对人道主义的唯心主义,而我们又要求对的人道主义。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解决 了许多问题。后来又读了邓朴方同志在1984年10月10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全体工作人员会议上的讲话②,对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历史实际,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但在此期间,也听到一些不同的看法:如有人说历史唯物主义讲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那现在我们社会主 义中国,推动我们社会发展的是什么?不会是阶级斗争,那是…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提出反对和清除精神污染,这对理论战线是具有十分重大现实意义的。我们理论战线确实存在精神污染的现象,特别是近年来在探讨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过程中,有些文章宣扬资产阶级的人性、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异化,在思想和理论上制  相似文献   

3.
社会学在我国恢复以来,许多同志在不懈地为完善社会学在我国的学科体系而作努力,其中有部分同志始终在致力于研究恢复或重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探讨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关系问题。他们认为这是重建、恢复与发展中国社会学体系的出发点,这些同志所作的努力,当然是十分可贵的。还有一部分同志在不倦地研究近代西方社会学发  相似文献   

4.
社会学理论体系新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我国要创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学,以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问题,笔者断断续续地探讨了十年。其间,较早地提出了要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学问题,认为社会学的学科体系由社会主义社会学、资本主义社会学、社会管理、分支社会学(不包括与其他母体学科交叉的分支,如教育社会学等)、社会学史等构成;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学是以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社会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初期,深入地研究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与社会问题,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邓小平同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结合起来,丰富了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社会主义社会矛 盾进行再认识 毛泽东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正是这两对矛盾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毛泽东同志认为,要解决这两对矛盾最根本的办法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但在“大跃进”等特殊时期,又试图通过改革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变革到超越生产力水平的程度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样不仅在理论上造成了混乱,而且在实践上带来了极大的失误。邓小平同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社会学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拂下恢复研究以来,尤其是近两年来,我们上海社会学界面临的形势和全国社会学界一样,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这就是从视为禁区到提倡研究,从一般号召到列入国家计划,从摸索到蓬勃发展。先是从视为禁区到提倡研究。社会学研究在我国已经中断了近三十年,1979年3月胡乔木同志在社会学座谈会上讲话以后,提倡研究社会学,建立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会,从此  相似文献   

7.
杨丹娜 《探求》2013,(1):16-21,30
中国实现现代化为什么要选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什么,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关乎中国共产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探索民族复兴的历程中不断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全党对上述三个问题作了全面科学的阐述和回答,提出很多新思想、新概括。  相似文献   

8.
略论邓小平“两手抓”的战略思想陈修文“两手抓”是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问题上一贯倡导的重要思想,是他在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认真学习和把握这一思...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社会蓬勃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此问题上,我党的认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艰辛的路。令人振奋的是邓小平高瞻远瞩,他精辟地科学地论述了生产力标准问题,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沙夫通过对人的问题和人类个体问题的深入研究,厘清了青年马克思与成年马克思之间的理论联系,形成了对马克思思想的整体理解,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本质.在20世纪背景下,沙夫建构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理论体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主要有三种理论形态,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特征.沙夫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思想在理论上具有创新性,在社会批判和实践策略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沙夫的人道主义思想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民主,是一个古老的政治概念,也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主问题有过多方面的描述。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在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民主问题以及民主政治建设问题作了阐述,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经验,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新的实践,立足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这些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公共社会学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万里  赵超 《探求》2008,(5):8-13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为新时期社会学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以此为背景,结合社会学的发展现状和历史使命,对新时期社会学自身的学科定位进行系统反思。通过引入“公共社会学”这一概念,对以往社会学取得的成就进行分析,并对社会学在公共政策和区域发展研究中所能够扮演的角色进行展望,从而进一步探讨了社会学中国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它是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是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先决条件,也是形成和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曹勇进 《探求》2008,(5):14-15
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都对党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新贡献,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们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新中国这块土地上研究社会学的,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上决不能跟着外国走,一定要洋为中用。但是,究竟怎样洋为中用,才不致于使我们的社会学研究走弯路,我看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解决。中国的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新中国的社会学也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现实实际结合的产物。乔木同志于1979年3月代表党中央提出要把社会学的研究恢复起来。他说,否认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并且用一种非常粗暴的方法来禁止这门科学在中国存在、发展、传授,是完全错误的。他还说,认为因为有了历史唯物主义就不需要有关社会科学的研究,完全不能这  相似文献   

17.
谢殿波 《社科纵横》2010,25(6):127-128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英、法等西欧国家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指导无产阶级斗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的实际重大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于解决中国重大的现实问题。新民主主义胜利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的最初实践成果。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8.
李烨红 《探求》2012,(6):36-41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历史观的一个核心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探索,实质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历史与现实的把握。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视角,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矛盾有不同的特点,解决方式和途径也有独特之处,主体性因素地位和作用的发挥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我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宫佳常科学社会主义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而真理又是在实践中发展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廓清了某些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在我国,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过去一直...  相似文献   

20.
异化是马克思一生理论思考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在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视角转换,即从青年马克思的“道德评价优先”转向成熟时期马克思的“历史评价优先”,而这一视角转换的前提则是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由于这一实质性的视角转换未被揭示,把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等同于整个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误解则不可避免,从而埋没了成熟时期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大价值。本文认为,惟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认真地解读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著作,才能发现其异化概念发展中出现的这一视角转换,从而全面地、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以及它在整个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