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像"不是简单的视觉形象,它是与人类同在的"存在者",是"语言"的始祖,并同语言一起共同构成了符号系统。从古希腊起就形成了视觉在场的形而上学,但它指向的是"思"。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将"思"转向"看",从而完成了视觉哲学的转向。拉康的"镜像理论"揭示了图像文化"看"的本质。福柯的全景敞式理论揭示了图像文化的最深层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海德格尔的"世界的图像化"是使物从不可见转为可见运作的总体系。德波的"景观理论"涉及到图像文化的本质和特征。这些理论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看的方式",它们构成了图像文化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对现有群众文化概念的反思目前,理论工作者给群众文化所下的定义颇多。这与“群众文化”本身是一个含混的、泛指的和抽象的概念有关,也与“文化”概念的多义性有关。本文所认同的文化定义为“文化为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并将文化的两个方面,称作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在目前众多的群众文化定义中,普遍受到人们认同的是“业余文化”说,亦即“非职业  相似文献   

3.
当代审美文化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审美文化的哲学基础姚文放任何文化形式都以一定的哲学作为根基,哪怕这种文化形式本身还没有清楚地意识到它。哲学为文化建立起一套阐释系统,为文化行为提供依据和标准。当代审美文化也不例外。正如人们所目睹的那样,当代审美文化正在从生产本位走向消费本位而成为...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视角,分析道德需要的文化心理基础;从中国现实生活的角度,窥探道德沦丧与道德回归的原因,从而得出在社会变革的时代,虽然存在困惑,但道德需要仍根植于人的社会本性之中的事实,最终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改普通的“你必须”为“你意欲”。  相似文献   

5.
古文经虽出刘歆之前,但力主表彰者实始于刘歆;至王莽柄政,乃使刘歆典文章,刘歆亦终借王莽之力立古文诸经于学官。此诸事与后来刘歆蒙伪造古文经佐助王莽篡汉之恶名,皆不为关系。宋以来已颇启此论之端①。至近代今文经学家为“尊今抑古”②,其论乃大倡,王莽利用古文经学夺取西汉政权之说亦由此颇有影响。稽诸史实并非如此。王莽改制,实当经学大盛之时,其所设制度兼取今、古文经义为议论根据;立古文诸经于学官,仅为王莽制礼作乐活动的内容之一③。 把古代制度充分理想化,以为现实政治提供一个说教模式,此乃儒家经学的本质所在。无论汉代今、古…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当前文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极强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地区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分支。它从来就不是独立的 ,在与台湾分裂势力进行政治、军事斗争的同时 ,也要与台独文化作斗争。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实现两岸统一 ,可以跨越目前的政治障碍 ,也可以有力地打击台湾分裂势力 ,更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中华文化的腾飞。  相似文献   

8.
杨锐 《唐都学刊》2007,23(5):66-68
古典哲学乃基督教赖以生根发芽之精神沃土。从思想渊源来讲,脱胎于犹太教的基督教的兴起和古典哲学的发展趋向息息相关,从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到斯多葛学派,古典哲学的内向化发展为基督教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和铺垫。  相似文献   

9.
10.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和"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加荣 《社科纵横》2006,21(6):110-111
“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围绕着“和”的内涵、意义及如何建立和维持“和”的秩序,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内容博大精深,是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认真研究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平衡各种关系,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增强民族和社会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尽管一定的文化基础不是实现现代化的充分条件,但却是一个必要条件。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经济现代化是难以启动的,即令经济方面发生了指向现代化的某种变动,也是难以巩固、难以为继的。因为经济发展是人的行动的结果,而人的行动是受其思想、价值观,也即文化制约的。文化通过为人们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判断行动是否可为提供标准,影响着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着经济发展。1经济现代化对文化基础有什么要求?或者说,什么样的文化有利于经济现代化的启动,促进经济发展?首先,归根到底,经济现代化的启动,经济发展是通过人们经济行动的扩…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正式制度安排,任何一种社会管理体制,都是信念、价值和习惯等文化精神的表达方式。任何一种社会管理体制都需要一种内在精神的支撑,需要社会管理各方对于社会管理体制的一种深厚的、持久的承诺。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不仅是一套与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的社会管理体制,而且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建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社会管理体制,客观上要求文化精神的重构。其中,尤其重要的是主体意识和公共精神的孕育。  相似文献   

13.
文化哲学一直是当代中国哲学界关注的重要领域.在关于文化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即关于文化哲学的形而上学问题的思考中,一些学者提出了文化存在论的设想.文章从文化存在论是文化哲学的基础理论这一基点出发,探讨了文化存在论的观念、先验基础和内在逻辑等三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金太军 《阅江学刊》2012,4(4):12-18
社会问题的存在是社会管理的逻辑起点。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些问题的存在可以从文化层面找到根源:一是信仰体系缺失;二是传统文化被破坏、被解构;三是市场经济的畸形发展对精神层面造成冲击。今后,应建立弹性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恢复主流意识形态,重塑适应21世纪的现代文明,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相似文献   

15.
中国21世纪的文化建构及其思想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虽然已经来临,但是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的文化转型历程还远远没有结束。也许就是由于进入了新世纪,我国新的文化价值转型与重建显得比上个世纪末更为必要。如果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形成通常是建立在特定的传播技术、民主制度、教育方式等社会条件和社会要求上,那么,中国目前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及世界传媒技术革命无疑已为中国在21世纪重建新文化提供了可能。只有抓住这一机遇,方能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  一、新文化建构的价值本位与层次性1.新文化建构的价值本位任何文化都是以人类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为基础的。关于文化的解…  相似文献   

16.
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的书刊、录像等“黄色文艺思潮”为什么会泛滥成灾?“扫黄”已经多年了,为什么屡禁不绝,且愈演愈烈?“扫黄”为什么这么艰难?有人认为“黄”是随着改革开放引进资本主义先进文明的同时,也带来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意识;有人认为是拜金主义对作家的腐蚀;有人认  相似文献   

17.
蒋述卓  陈伟军 《探求》2011,(3):32-39
经过多年的文化大省建设,广东已经具备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现实基础。近年来,广东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精神文明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化产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具备向文化强省迈进的有利条件。然而,广东建设文化强省也面临不少现实矛盾。建设文化强省,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其战略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包涵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整体目标。  相似文献   

18.
家元是日本特有的社会制度。从字面上理解,家元即“家之根本”。但这里的“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家庭,而是专指有某种特殊技艺者的家庭或家族。家元是指那些在传统技艺领域里负责传承正统技艺、管理一个流派事务、发放有关该流派技艺许可证、处于本家地位的家庭或家族。以这样的家庭或家族为首,常常形成庞大的组织。 根据日本学者的研究,家元组织主要存在于下述3个领域:  相似文献   

19.
张国新 《创新》2012,6(5):16-20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时期创造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新理念、新精神风貌、强大的团结奋进力、强大的凝聚力、巨大的鼓舞力以及文化发展的科学方向。这种文化形态具有不可否认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深厚根源和直接基础。因此,应该正确认识、解读以及科学地理解红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系,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理想之中,社会公平的价值追求是其精神内核,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当今中国社会公平理想是一个十分庞杂的体系,既有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核心价值内核,也有传统社会公平思想观念的"遗存".当代中国社会公平思想是对中国传统社会理想的提升和转化,要以传统伦理价值为底蕴和支撑,实现对传统社会公平文化心理的接续和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