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民族志(1998~2000)的理解,在贵州东部村寨两性共享的家屋空间与两性分工的脉络里,由布的物性与生命史,描述苗族当家女人与布之间的亲密及经由布的生产、消费及交换所建立与再现的亲属世界。其中,母亲与女儿经由贴身物的传承,展现与父系结群理想的对话性。作为主体民族志的实作与反思,在交织着民族志田野与书写者主体经验的人类学理解过程里,布之于母亲与我,融入布之于苗族村寨当家女人与女儿,成为探索与阐述的中介与焦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理清摄影艺术与技术的关系,阐明人文素养是摄影艺术的灵魂,并针对目前摄影教学课程结构中人文学科与摄影专业学科割裂的现状,尝试将摄影艺术与人文素养在教学中实现有机结合,通过举出美学与摄影、消费心理学与摄影、社会学与摄影、哲学与摄影的四个方面结合的实例,初步建构了摄影艺术与人文学科结合的理论框架,为摄影艺术与人文素养更广泛、更深入的结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文献资料与媒体报道材料入手,对体育发展与民族团结的关系进行了概述与探讨,并对两者的作用与反作用进行了剖析,以研究体育发展与民族团结的关系,并展望了两者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清代以来,蒙古族与汉族在蒙古高原开拓了广泛的商贸空间,并创立了具有特点的商贸运作模式,促成文化耦合。这是清代蒙古高原的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交融与互动的标识之一。这一时期蒙古族与汉族商贸文化的交融与互动是在面对世界资本主义挑战的背景下发生的。其不仅推动了内蒙古地域商贸文化的发展,成为今日实现城镇化的前奏,而且说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在全世界造成的强势冲击草原民族与农耕民族已形成一个强大的合力,蒙古族与汉族在商贸文化的互动与合作中实现了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即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她始终既存在于广大穆斯林群众的精神领域,也与社会政治密切关联着,由此亦导致宗教与政治之间的巨大张力与冲突。伊斯兰教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而言,总体上正在无可逆转地实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如何在传统与现代、宗教与民主政治之间找到平衡成为维护稳定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明朝与蒙藏地区政治互动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啸 《西藏研究》2008,108(2):15-26
文章运用政治互动的概念与模式,对明代中央政府与蒙藏地区政治互动的状态重新进行剖析与解释,认为明朝与蒙古之间形成了武力对抗的互动模式,与藏区形成了政治招抚的互动模式,并对这些模式产生的背景、双方的动因、互动的内容进行了探究,尤其注意蒙古和西藏方面对中央政府治理蒙藏政策的反应与回应,以期探查相关政策实施的效果,探索和总结明代治理西、北边疆民族地区的成败与得失.  相似文献   

7.
全面和准确地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认识和处理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关系,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社会矛盾与社会和谐的辩证关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艺术人生与审美生境的并生与对生,是其重要的审美特质与生态规律。艺术人生与审美生境是少数民族现实生存与审美创造的构成要素,由适应阶段的相吸相引、相适相宜、相聚相和,到调整阶段的聚形对生、同构对生、耦合对生,既显示了少数民族审美生境与艺术人生的逻辑展开与层次递进,也是促成少数民族生态艺术系统整生的重要法则。  相似文献   

9.
维吾尔族在人生礼俗与节日习俗方面创造了形形色色的规约和仪式,并以异质同构的属性联系起二者,使物质民俗与非物质民俗获得有机的融合,保证了文化生态链的完整与统一.在维吾尔族人生礼俗与节日习俗中,无论是诞生礼与诺鲁孜节中同构的生态属性,成人礼与巴拉提节中同构的生态主题,还是婚嫁礼俗与肉孜节中同构的生态形式,丧葬礼俗与古尔邦节中同构的生态意蕴,其文化生态的支点都是快乐的教化和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民族高等教育之文化发展的本质是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宏观背景下,民族高等教育在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过程中,时常面临文化发展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多样性与统一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理论性与实践性、封闭性与开放性,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冲突与调适,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等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问题,以及民族高等教育如何实施多元文化整合和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深入剖析这十大关系,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职能.  相似文献   

11.
赵丽琴  卫崇文 《民族论坛》2015,(2):74-76,84
山西上党地区的赛社活动源于对土地神的自然崇拜与祭祀仪式,与古代国家祭祀礼法同源,具有多神崇拜、地域性与民间娱乐性的特点。在历代国家礼法制度下,赛社活动也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礼仪规则与习俗文化,不仅反映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也表现了差序等级的传统礼法秩序与特殊的乡土文化与乡村治理模式,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民间法样态,对民众的内在价值与外在行为取向起到规范、引领与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不断嵌入到边缘地带,将孤立封闭的地方社会纳入外部社会体系之中,改造着传统的习俗、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作为现代性的承担者,民族教育在传统与现代、进步与落后、中心与边缘、经济与文化、同一与差异之间,面临着内在的矛盾.因而,需要在教育空间编织现代性与地方性的关系,从国家、地方与个人三个层面推进多元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的理念,分析和研究了青藏高原游牧区教育的现代性变迁与适应,认为从事藏族教育的工作者,他们的文化自觉对于明确自身的文化处境以及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与发展目标,反思自身的文化责任与文化选择起着重要的影响,是文化紧迫感与使命感的来源和发展动力。只有当人处于文化自觉状态才能真正的、有意识的推动藏族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文化自觉使人明确自身的文化使命与教育职责,在跨文化语境下做出明智的文化选择,从而实现教育自觉,实质性的推进藏族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相似文献   

14.
文学与文化是人文科学的两大研究领域,在现代社会中,文学与文化二者常常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不可分.文学文化研究意味着文化在人们的日常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审美模式,本文通过对文学文化的兴起与对象功能的研究,使文学与文化的本质与价值意义得以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5.
庄乔 《民族学刊》2014,5(2):72-79,128
民族艺术设计与品牌化战略的结合是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苦荞茶、5100矿泉水的包装设计及《民族学刊》的装帧设计都证明了民族艺术设计品牌化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民族艺术设计品牌化战略构想包括民族艺术设计与品牌战略的结合,民族艺术设计与市场营销相结合,民族艺术设计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民族艺术设计与文化创意相结合,民族艺术设计与国际化战略接轨。  相似文献   

16.
在调研的基础上,对黔东南村寨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中存在问题与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开发与保护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早期本教斯巴本与释比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同美 《民族学刊》2010,1(2):59-66,162
通过对早期本教斯巴本与释比文化在称谓与器物、神灵与经典等领域的比较研究认为,释比文化深受斯巴本的影响,同时斯巴本与释比文化之间存在许多不同之处,斯巴本与释比文化比较研究对重构斯巴本,阐释释比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肃南是甘肃省重要的牧业基地之一,但近年来伴随着生态环境恶化,西部裕固族生产与生活面临困难与问题,生态移民成为政策选择的重点。文章以从莲花乡黄土坡村到明花农业开发区双海子村移民为个案,对移民的过程及文化适应与整合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对移民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对策进行了一定思考。  相似文献   

19.
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领导干部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我国的文化传承与发扬上有着重要意义.领导干部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不仅有利于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不断传承和发展,更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意识,增强中华的文化凝聚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文章通过对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涵义阐述,探讨领导干部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重要性,提出实现领导干部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家族思想在我国有根深蒂固的历史,从家族特征的角度来说,民家与汉族具有极高的一致性特征,但在主体身份认同方面却有地域性高于家族性的情况。鉴于儒家思想的传播与族群形成同步发展,民家文化是汉文化与土著文化的融合体,汉文化的家族特征在民家文化中大量呈现实属正常,但就此推演的"白汉一体"结论与族群的动态发展过程并不相符。对此问题的探讨,本文一方面通过分析早期民家的研究成果,探讨不同政治背景的主位民家观及白族观,包括主位的群体认同观念与作为民族的身份建构与转变。另一方面,基于作为原生纽带的家族体系与族群认同之间的张力,探讨作为共同体的家族与族群在政治意识形态影响下的工具理性与纯意识形态的非理性意义取向下的民家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