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人口增长与粮食问题陈剑一、我国人口增长对粮食的压力人口与粮食的关系,实质上是粮食的供给与需求平衡的问题。一般认为,粮食需求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以下两方面:一是新增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二是现有人口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粮...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口经济增长效应析评毛志锋,米红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既是一个因素,又是一个限制因素,从世界人口发展史来看,由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和生活需求压力加速了工业化过程和技术进步。因为人口增加引起劳动的社会化分工合作和新的生产领域不断得以开发;人口规...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北地区人口增长对土地退化的驱动作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童玉芬 《人口研究》2006,30(3):56-60
文章通过定性定量分析西北地区人口增长与粮食生产系统和土地压力响应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人口的增长主要与耕地面积的扩展有较强相关性,与单位粮食亩产增加等变量指标的关系较弱。进一步分析发现,即便是在人口增长与耕地扩大的关系中,实际的耕地增长和粮食需求也远远大于实际人口增长的需求,由此可以看到在西北地区粮食生产和耕地面积扩大的过程中,人口增长并不如人们一般认为的那样大,人口增长对土地退化只能承担一部分责任,不构成最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增长和人口增长的比较分析,认为由于受耕地资源等因素的限制,粮食增长在经济增长中的短线地位,短时期难以改变,粮食增长的短线效应对人口增长的控制存在着客观的要求,从而回答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为什么仍需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5.
中国未来人口发展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障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封志明 《人口研究》2007,31(2):15-29
中国人口发展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证程度研究表明,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扩张,中国未来的耕地规模和人均耕地面积会进一步下降,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和粮食需求总量将进一步提高;2020年在人均粮食420~435kg的消费水平上,基于18亿亩耕地保证的粮食生产能力可以基本满足14.36亿人口的粮食需求;在人均450kg的消费水平上,中国未来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足以支持人口高锋时间的14.73亿人,但受耕地资源有限约束,人均粮食占有水平很难有进一步提高。从耕地、粮食与人口关系看,中国未来人口的粮食安全必须向食物安全转变,从耕地资源约束的粮食生产与人口增长驱动的食物消费两端着眼:一方面要重视耕地与粮食安全——藏粮于土,全面提高土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一方面要关注食物与消费安全——倡导适度消费,建立动植物并重型食物结构;从生产与消费两方面来认识和解决中国中长期人口发展的食物安全与耕地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6.
试论世界人口增长对耕地、粮食的影响及对策秦品端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作为人口主食的粮食,依赖耕地生产。因而研究人口增长对耕地、粮食的影响及对策,以保障人口有较充足的粮食,使人口得以生存和发展,将是至关直要的世界性课题。一、世界人口增长对耕地的影响为...  相似文献   

7.
一、世界人口饥饿状况及其根源世界人口和粮食产量都在增长,而且粮食增长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但是,粮食与人口的矛盾却十分尖锐。特别是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营养不良人数在增长,粮食自给率在下降,处于饥饿威胁中的人数在膨胀。面对这种情况,世界粮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人口、环境与持续发展李慧明目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争取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世界各国都在寻求相应的发展措施,以保障现代人福利水平的增长不影响后代人的福利水平①。持续发展的出发点是代际平等,即每一代人都要为后代人的利益着想,不干吃子孙粮、造孽子孙后代的事。持...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口死亡水平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死亡率的高低不仅是这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人口自然变动指标,而且也是衡量和评价其居民健康状况、福利水平及社会经济和卫生进步等方面的客观尺度。反过来社会生活条件,尤其是社会经济状况优劣,也会给死亡造成不同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会导致人口死亡率的不同。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省市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必将导致其人口死亡的不同。探讨不同地区影响人口死亡率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对制定未来各地区降低死亡率的措…  相似文献   

10.
未来30年我国粮食、淡水、能源需求的系统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系统动力学为主要方法,对未来我国的人口总量和经济水平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粮食、淡水和能源的需求规模进行了仿真,提炼出人口、经济与粮食、淡水和能源需求的关联模式,并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探讨了为确保粮食、水、能源安全所能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 吉林省作为全国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粮食增长幅度较大。但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膨胀,粮食消费速度也持续加快,粮食增长与需求的矛盾自然很大。因此,分析人口增长与粮食增长的关系,对于控制人口增长,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增加我省粮食对国家的贡献是十分必要的。一、四十年来粮食生产的简要回顾建国以来,吉林省农业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粮食总产量增长了2.7倍。建国初,由于耕作方法落后,吉林省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很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人民通过逐步改良土壤,实行科学种田,增加农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口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世界及中国近20年来的人口发展,根据影响人口增长因素的变化趋势,提出未来中国人口发展的图景及相应政策。  相似文献   

13.
<正> 人口与粮食问题,现已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世界性问题。它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与地区分布不平衡同粮食生产与消费地区分布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较慢,粮食生产发展较快,有的国家从粮食进口国变成粮食输出国。相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急剧增长,粮食生产虽有所增加,但仍落后于人口的增长。有些历史上粮食出口国,现在变成了粮食进口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半数以上的人口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甚至在美国也有1/3的人口感到食物不足。  相似文献   

14.
一、世界人口发展概论 根据联合国2006年的报告,世界人口在未来的43年内增加25亿人,从当前的67亿人增长到2050年的92亿人。这一增量相当于1950年全世界总人口,并且绝大多数来自不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不发达地区的人口将从2007年的54亿人增长到2050年80亿人。相比之下,发达地区的人口将继续保持12亿人。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问题(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充分考虑人口因素,考虑未来人口的变动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20年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可概括为八个方面: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制定科学的就业战略,妥善解决就业问题;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建立一个既能满足老年人口需要,又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力相适应的养老保障体系;谋求人口性别平衡;提高人口质量,科教兴国;增加西部人力资本积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问题(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充分考虑伤口因素,考虑未来人口的变动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20年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可概括为八个方面: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制定科学的就业战略,妥善解决就业问题;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建立一个既能满足老年人口需要,又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力相适应的养老保障体系;谋求人口性别平衡;提高人口质量,科教兴国;增加西部人力资本积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 世界观察所《1986年世界情况报告》指出,自1950年后,有40个发展中国家7亿多人口每人平均粮食生产量下降了。每人平均粮食生产量下降,在大多数国家也是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由于人口政策失败或者根本没有制订人口政策,致使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并且破坏了农业供应体系。事实上,人口增长加速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全球每个国家目前和预测到2050年的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需求进行了比较。通过模拟各国的气候数据、土壤类型、土地使用模式等条件来刺激各种作物的产量,根据目前各国人口与粮食、水资源消耗的数据,估计各国的粮食生产能力。结果表明,即使没有气候变化,人口增长也将引起粮食进口量的增加。该模型显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行制度和政策对农村人口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家庭生育决策为理性行为作为分析前提,阐述了影响生育率的主要因素。认为中国现行的一些政策和制度对生育有刺激作用,如定期根据家庭人口变化重新分配土地、对城乡提供不同的养老保障制度、限制城乡间人口迁移等。本文提出一组替代政策和制度,以克服现行政策的缺陷,并可最终导致生育率水平下降。本文还认为人口规模对人均粮食供应、人均收入,从而对人均福利水平基本上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口增长与粮食供求前景论坛综述楚军红,贺至未来中国能否养活自己,这一直是国人乃至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1995年美国学者布朗著文“谁来养活中国?一唤醒小小的星球”后,这一问题又成为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布朗先生预测下一世纪中国将面临巨大的粮食供给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