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传统语言学即广义的“小学”包括文字、音韵和训诂三个部门。训诂学的观念经历了从古代、现代到当代三个发展阶段。训诂学不是字义学或词义学, 也不是语义学, 从本质上说, 训诂学就是注释学, 当代训诂学应该属于文献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跟现代语言学各分支学科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当前的训诂学应该破除门户之见, 正确认识其学科性质, 致力于训诂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论黄侃的训诂学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旁征博引,对种种传统训诂学定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着重阐述了黄侃训诂学的定义。从而认为黄侃的训诂学定义实现了观念的更新,摆脱了训诂作为经学附庸的旧观念的束缚,特别是既要继承传统训诂的实用性,又要强调应具系统性和理论性,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黄侃对训诂学的定义,无疑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训诂学是一门训释词义、注解古书的学问。通过训诂学对师范院校文史专业师生及其在日常生活和中学语文教学中作用的分析,认为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正确理解古代文献和深刻了解历史文化的工具,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力先生四十年代提出要建立新训诂学。其实,新训诂学本世纪初就诞生了,它的创始人就是章太炎和黄侃二先生。特别是黄侃先生,作为章氏弟子,后出转精,用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把训诂学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王力先生认为,新训诂学应纳入语义学的范畴,成为语言学的分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词义发展作历史的研究。他说:“从历史上去观察语义的变迁,然后训诂学才有新的价值。”“等到训诂脱离了经学而归入了史的领域之后,新的训诂学才算成立。到了那时节。训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语言学在近代的自我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经世之学的复兴和西学的双重冲击中,以考据为主的传统语言学渐已衰微,期待与现代语义科学的沟通和对话。章炳麟、黄侃受近代观念的影响,在传统语言学自身的学术规范中开拓前行。从“词源”“说文”“训诂理论”三大方面,通过对传统语言学的深刻理解和再造,推动了传统超越自我。使传统学科具有独立的意义和系统的体系,并由此发展出一个具有汉语特点和中国语言学传统特点的近代化的学理系统  相似文献   

6.
《广雅.释诂》以前代文献材料为基础,通过语词间纵横交错的意义关系,在“宏观词义系统”中多层次、多侧面地展现了“微观词义”。了解其词义研究模式,对科学认识古代“雅书”的价值,发掘整理古人的学术观念和研究方法,进而丰富现代汉语词汇学和语义学理论内容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训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古代文献中的字和词,而辞书编纂工作,从根本上说,也就是解释词义,不言而喻,训诂学与辞书编纂的关系是至为密切的,辞书编纂要以训诂学为指导,而训诂学则应该在辞书编纂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训诂学对辞书编纂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训诂学是以古汉语词义训释实践及其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在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中有着许多学科无法替代的功用:有助于研究现代汉语的词义系统和词义演变;有助于深化现代汉语词汇语源的研究;有助于研究现代汉语词语的语素义;有助于分析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相似文献   

9.
建设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文体学,必须继承中国文体学传统范式和经典方法,并探寻具有当代学术高度,有思想内涵、文化视野、科技文明与现实关怀的独特路径。文体学研究必须建立在扎实可靠的文献收集与文献阐释基础上,对文献有所“发现”又有所“发明”,“察诸语境”以把握文体的复杂性、丰富性。中国文体学与礼乐和政治制度关系密切,文体研究需要以“活”的观念与眼光,考察文体实际的“运作”与“过程”,还原其制度、仪式、程序等历史语境。对文体的物质形态研究,需要把文体学与考古学、出土文献学、图像学等学科结合起来,通过实物—图像—文体的研究方法,连接实物与纸上文献。文体学研究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同时要超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局限,凸现人文学术的独特价值。新一代学者应该兼具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具有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要立足本土文化,回到本土理论传统与古代文章文体语境来“发现”中国文学自身的历史,同时,超越中西畛域,打通古今鸿沟,突破学科的樊篱,创造出超越古代文体学的新辉煌。这是当今人文学者所追寻的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向上一路。  相似文献   

10.
训诂学是一门训释词义、注解古书的学问.通过训诂学对师范院校文史专业师生及其在日常生活和中学语文教学中作用的分析,认为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正确理解古代文献和深刻了解历史文化的工具,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黄侃日记》及相关文献中可知,黄侃主发明之学,以“保全本来”为旨归;他恪守师承、博学多闻而又谨于立说;他敦古求是,以目录之学为起点,“谨而守之,触类而发明之”,叉治学有定程,不轻改恒度。凡此,构成其颇具特色的治学方法,可资后学取鉴。  相似文献   

12.
训诂学的性质是该学科领域的重大问题。尽管在数千年历史中训诂学性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从其产生、目的、主体、对象和地位等方面可以确定,其基本性质应当还是对以儒家经典著作为主的古代文献的解释。中国的训诂学与西方的释经学在产生的背景、目的、直接原因和基本方法等方面都是一致的。因此训诂学的基本性质是中国古代释经学。  相似文献   

13.
传统训诂学如何继承与发展?如何建立科学的现代训诂学?这是众多的语言学者一直在孜孜探索的课题。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文化诸学科研究的繁荣,这古老学科的“破旧创新”就更为迫切。现在,蔚为大观的古代口语词的训释与研究,正在日益填补传统训诂的空白;琳琅满目的对传统训诂之专题、专书、专人的理论总结与探讨,正在不断揭开古老“小学”扑朔迷离的面纱。这是当今训信领域两股可喜的时代浪潮。然而,探索还要继续。首先是训释对象问题。古代口语词方面的训释成果表明:这方面是现代训诂的新领域、新路径。但如果以为唯此才是当今…  相似文献   

14.
略论荀子的词义“说”、“辨”及其对后世训诂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荀子的词义“说”、“辨”问题进行了探讨。荀子的词义“说”、“辨”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对后世训诂学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在研究中国训诂学史的时候,必须给它以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两汉经学中的语言哲学思想在经今文学派表现为名实关系的探讨,正名思想的阐发;在经古文学派体现在训诂体例和方法之中。唐代经学中的语言哲学思想则主要表现为“疏不破注”的解释学原则和训诂学学科观念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6.
训诂学与现代汉语词汇学在词汇词义研究方面有本质不同,但二者有一定的内同性和互补性.训诂学至少在以下五个方面可以应用于现代汉语词义研究:有助于理解现代汉语合成词的语素义;有助于了解现代汉语词汇的词源意义,从而有助于辨析词义尤其是同义词、类义词的含义;有助于研究现代汉语词汇的词义演变和词义系统;有助于正确理解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成及其意义;有助于正确理解现代汉语成语等固定结构.  相似文献   

17.
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是语义场中的两种基本关系。传统训诂学对类聚观念有所认识,但对组合关系重视不够。很多词的词义不是在聚合关系中发生变化的,而是在组合关系中变化的。在组合关系中分析词义在某些方面确实比传统的训诂方法解释力更强。传统训诂学在发展中可借鉴现代语义学的有关理论。  相似文献   

18.
谈“问鼎”     
分析了历代文献中“问鼎”的丰富词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问鼎”的演变机制,由此认为,“问鼎”的现代用法很大程度上是对古代用法的承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英语“communication”与中国古代汉语“传”字的词义体现了现代西方与古代中国的传播观念。两词词义相同之处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都认识到信息传播的两个普遍规律 :“传信息”与“传物质”的密切关系 ;“传递”信息可以“共享”信息。两词词义不同之处反映了中西方传播观的各自特色 :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的西方传播观具有“空间倾向”性 ,重视“横向传播” ;产生于东方农业社会的中国传统传播观具有“时间倾向”性 ,重视“纵向传播”。  相似文献   

20.
英语“communication”与中国古代汉语“传”字的词义体现了现代西方与古代中国的传播观念。两词词义相同之处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都认识到信息传播的两个普遍规律“传信息”与“传物质”的密切关系;“传递”信息可以“共享”信息。两词词义不同之处反映了中西方传播观的各自特色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的西方传播观具有“空间倾向”性,重视“横向传播”;产生于东方农业社会的中国传统传播观具有“时间倾向”性,重视“纵向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