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鄂尔多斯模式"的丰富内涵和新鲜经验,是地方经济崛起的经典和样板,是西部崛起的典型和缩影.学习借鉴"鄂尔多斯模式",对于同样为西部地级市的百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独具魅力的优秀文化和民族风情,使之在鄂尔多斯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爆发力,成为鄂尔多斯经济现象的强大推动力。本文试从文化学的角度对鄂尔多斯经济现象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3.
以鄂尔多斯楼市为例,基于民间资本投资的视角对鄂尔多斯楼市崩盘背后隐藏的原因进行探究。着重分析民间资本涉入房地产行业对房价的推动作用,同时引入“房价收入比”指标对鄂尔多斯楼市泡沫进行测度,衡量民间资本对泡沫的“贡献”,并从政府介入救助、完善当地金融体系、建立多元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对鄂尔多斯楼市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成立了鄂尔多斯学研究会 ,这个研究会的成立 ,标志着“鄂尔多斯学”这门具有独特意义的学问及其命名开始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同 ,这门学问也随之进入一个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建立起一门学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也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它不仅需要认真地科学论证 ,还需要逐步地完善和规范。目前我们还难以十分确切地给“鄂尔多斯学”一个明确的定义 ,不过 ,鄂尔多斯学从形成发展至今 ,其内涵的基本框架已越来越清楚。鄂尔多斯学的应运而生是势在必然。鄂尔多斯学的提出 ,是鄂尔多斯近一二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市是中国西部一座通过资源开发而快速摆脱贫困、取得巨大发展的典型城市,但资源的过度开发可能对产业结构、企业行为以及制度产生影响,以致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基于"资源诅咒"理论,依据所见到的公开材料,对鄂尔多斯发展带来的新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在充分肯定鄂尔多斯发展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指出在持续发展中出现的产业结构单一、固定投资偏多、人力资本投资偏少和社会保障不足等同题,提出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教育投入等建议,并希望这一问题的研究对其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蒙古源流》是1662年鄂尔多斯贵族萨冈彻辰所著的编年史书。作者是鄂尔多斯名门贵族,对鄂尔多斯政治有重要影响,所以对达延汗以后的右翼蒙古①,特别是有关鄂尔多斯历史的记述是比较详细的。此书虽然存在种种问题,但仍是研究元朝在整个中国的统治崩溃到内蒙古归附...  相似文献   

7.
笔者通过现代地理、历史文献、考古资料等方法对西夏时期鄂尔多斯地区的生态与植被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指出西夏时期鄂尔多斯地区生态景观格局与现在基本一致。从夏州城被连续利用的历史事实看,唐代以来这里虽然有了沙化的现象,但还尚未达到失去生存条件的程度。笔者还对西夏时期鄂尔多斯地区东北部和西北部的生态状况进行了蠡测。  相似文献   

8.
1953年初,中共中央发动了一场以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为主要内容的"新三反"运动,中南地区的"新三反"运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中南地区的"新三反"运动基本上是按照中央精神有序开展起来的。本文拟从运动的部署、开展情况及暴露出来的问题等方面,对中南地区"新三反"运动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9.
"就"在古代汉语中常表现为运动动词,包含运动动词所具有的语义要素。随着其语法化进程的发展,"就"所具有的运动动词的语义框架仍然被保留,这成为其转变为时间副词的重要因素。在运动过程中,运动主体和运动目标之间的空间差距投射到时间等领域,导致"就"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0.
现实审度:鄂尔多斯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鄂尔多斯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冲突日渐严重,鄂尔多斯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在操作层面步履维艰,经济落后是协调发展的主要瓶颈,利益驱动导致协调发展失衡;在社会层面上,环境不公正导致协调发展的平台难以建立;制度匮乏失却了协调发展的保障。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关键在于把握一个合适的度,“双赢”是鄂尔多斯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终极目标,针对鄂尔多斯的目前状况,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心是“发展”,是积极主动发展而非消极被动顺应。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以陇山为中心的甘、宁两省区古代戎族社会区域内,发掘清理出了文化内涵相似,具有鲜明区域特征的青铜文化地点.这种文化不同于"北方青铜文化"的典型代表鄂尔多斯青铜文化,透过这些文化可看出当时戎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2.
现代鄂尔多斯地区蒙汉民族文化交流的特征邵方黄河沿鄂尔多斯高原的西部北上,东折然后顺东部南下,使鄂尔多斯正好位于黄河九曲最大一曲之处。其北过黄河就是阴山,逾阴山便是苍茫而雄阔的蒙古高原,南越长城则是中原腹地,那里有五千年灿烂的文明。鄂尔多斯处于冲要之地...  相似文献   

13.
"革命权"与"普选权",既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双重历史选择,又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根据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两难"实践留给其后来者的一个遗嘱性的两难课题。在这一课题的破解过程中,至20世纪初,社会主义运动分化成不共戴天的两大主流运动,即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和民主社会主义运动。"科学"有"科学"的根据,"民主"有"民主"的道理,不存在谁吃掉谁、谁演变谁的问题。时至当代新自由主义必欲主导全球化而又酿成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情势下,二者应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互为模式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14.
蒋介石在设计新生活运动时常常以"外国"作为中国应该仿效的对象。本文分梳蒋介石在外国的经历及其在新生活运动中关于"外国"的言论,指出蒋介石对外国的直接经验有限,而且主要集中在日本,他主要通过间接途径了解外国,并局限于欧美强国。在新生活运动的理论建构中,蒋介石将"外国"的"现代文明"视为反映中国"传统道德"的镜像,从而解决了新生活运动既要求民众行为西化和现代化,又要求复兴民族固有道德的内在张力。而新生活运动中借用了西方殖民话语中"文明"与"野蛮"的对立关系,则将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霸权,内化为国民党政府对国民居高临下的态度。因此,蒋介石在新生活运动中对"外国"的借用和想象,不可避免造成了该运动的内在缺陷,使之无法真正动员民众。  相似文献   

15.
陕甘宁蒙毗邻地区石窟寺的特点及地理环境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甘、宁、蒙毗邻地区石窟寺众多,大多数石窟窟形较小,造像数量多,题材较为复杂。由于地处四省区的交界地带,长期以来未进行综合研究,本文通过对这一地区石窟寺资料的梳理研究,并分析其共性、分布特点,提出"鄂尔多斯模式"的概念,并对于这一地区石窟寺密集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西方现有的原生主义、工具主义和现代主义等理论范式在民族主义的"真实本质为何"以及"如何最好地解释其本质"等问题上并未达成共识。事实上,民族主义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社会政治运动。从社会运动理论的视角来诠释民族主义,可以为其提供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民族主义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可以被解读为一种嵌入在利益、制度和意识形态中的动态力量。借助社会运动理论的"政治过程"学派观点,运用"利益与资源"、"制度与机遇"以及"意识形态与框架建构"三维框架来分析民族主义及其动力,有着将来自社会运动理论和民族主义研究的洞见结合起来的解释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严红 《华人时刊》2012,(Z1):46-47
六月的鄂尔多斯,一场大雨过后,晴空万里。我随着黄天文、王军霞夫妇一行,来到了苏泊罕大草原,他们即将在这里举行一场婚礼体验。内蒙古地域辽阔,蒙古族的婚姻仪式多种多样,其中尤以鄂尔多斯婚礼最为精彩,是迄今保留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蒙古族画卷,已流传了700多年,首批录入了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鄂尔多斯婚礼,以男方娶亲为主线,浓缩了蒙古族娶亲过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优雅三十载,从不曾懈怠。2010春夏,从世界上最优雅的国度——法国走来的国际时尚大师杜福尔,带鄂尔多斯进入一个新的优雅层级——那是最有深度、最恒久、最能打动人心的优雅,那是蕴含童真的优雅、是可以让都市人心灵放假的优雅。让我们携一颗童真的心,随鄂尔多斯春夏新品,向着梦中的童话世界出发吧!  相似文献   

19.
尝试从美学的角度来探析体育休闲运动的美学意蕴和美学形态,揭示出体育休闲运动之美绝非传统审美意义上的客观存在之美,而是一种具有参与性与创造性的社会存在之美。同时阐释了体育休闲运动审美中的"距离"和"参与",休闲体育运动"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及以审美人文精神为导向和内容构建体育休闲运动的审美机制。  相似文献   

20.
韩愈的复古主义运动,是以孔孟正宗的儒家思想为内容、以三代两汉的"古文"为形式的文化运动.他的复古主义思想是通过"古文"来表现的,所以李汉说:"文者,贯道之器也."因此,大力提倡"古文",坚决反对"俗下文字"即沿用已久的骈文,成为韩愈的复古主义运动的中心任务.因此,他的复古主义运动,也可以说,就是"古文"运动."古文"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