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可[k‘■35]"句法分布的分析描写,认为贵池方言的"可[k‘■35]"有否定副词和否定动词两种用法:作为否定副词时,适用范围非常窄,只用于"可+好+A"格式中否定程度,语义近似于普通话"没多A"、"不很(太)A",其中的形容词多为"大、长、高、多、厚、深、重"等积极性形容词;最普遍、最常见的用法是作否定动词,与"有"相对,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没(有)"。结合安徽其他地区"可"表否定的用法,认为贵池方言否定词"可"可能来源于疑问副词"可"。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探讨<儿女英雄传>一书中副词"索性"的用法,从"索性"所修饰的结构与句式看,"索性"常用于动宾结构,多用于"把"字句,其谓语部分必是一个复杂成分;从语义特征看,"索性"所修饰的句子,其主语NP具有[+人,+施事]的特征,谓语VP多数有[+述人,一心理,+及物]的特征,"索性"本身语义特征为[+人的主观意愿,干干净利落,+做某种动作行为].该书中"索性"可修饰否定式的述能结构,又可修饰被动句,这是近代汉语副词"索性"不同于现代汉语之处,其余的用法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3.
形容词,副词作为一个语法项目是每年高考关注的重点。主要体现在对形容词、副词比较级,倍数表达法,so/such的用法及形容词、副词的辨析上。其中形容词、副词的辨析占很大比重,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多积累,注意做题时结合语境,习惯用法和固定搭配,并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相似文献   

4.
当代海峡两岸通用词“比较”的用法大体相同,但也表现出不少差异性。都能做一般动词以及构成动词性比较句,但各有一些独特的搭配和结构形式;“比较”的介词用法仅存于台湾书面语,大陆则无此用法;“比较”做副词修饰形容词、动词以及否定结构等在海峡两岸体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差异。两岸通用词“比较”的共时差异是民国时期汉语在不同言语社区分化和变异的结果,台湾“比较”的用法更多地沿袭了半文半白的民国时期汉语的特点,并受到汉语南方方言尤其是闽南方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辨别、分析汉语中最常见的两个否定副词"不"和"没"的用法与分工。首先从一般语言学基础理论的角度对否定形式的表达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其次对否定副词"不"和"没"进行了辨析,其中不仅对它们各自的用法,也对他们相对于对方的分工进行了辨析;最后就这个议题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应用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探讨《儿女英雄传》一书中副词“索性”的用法,从“索性”所修饰的结构与句式看,“索性”常用于动宾结构,多用于“把”字句,其谓语部分必是一个复杂成分;从语义特征看,“索性”所修饰的句子,其主语NP具有[十人,十施事]的特征,谓语VP多数有[十述人,一心理,十及物]的特征,“索性”本身语义特征为[十人的主观意愿,十干净利落,十做某种动作行为]。该书中“索性”可修饰否定式的述能结构,又可修饰被动句,这是近代汉语副词“索性”不同于现代汉语之处,其余的用法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7.
程度副词与比较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度副词是现代汉语中程度量的标记词。根据对“比”字句及特指问句的适应能力 ,程度副词可分为三类 :主要用于程度比较的“更”类、程度确认的“很”类以及兼具二者特点的“最”类。“很”类程度副词所依据的常识标准或心理标准在句法上无须出现 ,这是它们的无标记用法 ;此类程度副词也可以出现于某些有明确比较对象的比较结构中 ,这是它们的有标记用法。程度副词的历时发展表明 ,相对程度副词与绝对程度副词的区分并非历来如此 ,《红楼梦》中“最”与“极”功能的相通性 ,正反映了历史上这两个程度副词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河南商城县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方言中具有一系列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的过渡性特征。其体助词"带"用于句尾,表示动作的进行和状态的持续,这一用法更接近江淮官话黄孝片的"在"而非中原官话的"里";体助词"倒"居于动词之后,与"带"或副词"在"配合使用,表示状态持续,该用法也和江淮官话黄孝片的"倒"相似。周边方言比较结果显示,大别山北麓河南各县的句尾体标记属于"里"型和"在"型用法的过渡地区,而商城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处在中原官话"里"型用法的扩张区域之外。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否定副词"不"、"没(有)"进行比较,指出"不"是表示句中主语的主动否定或说话者的主观否定;"没"是用于客观叙述,陈述动作没有完成和事件没有发生。同时,考察了"不"、"没"与时间词语的搭配情况,揭示了时间差异性是二者不同的否定意义在时间上的表现。并且还讨论了"不"、"没"与动词的搭配情况。  相似文献   

10.
程度副词可分为"绝对程度副词"和"相对程度副词"两类.本文对辽宁省黑山县方言中几个"很"类(绝对程度)副词的用法进行了分析讨论,内容包括副词的语法特征,如句法功能、组合能力与重叠形式等;副词所表程度义的等级性及其对所修饰成分的选择性;该副词与其他方言中相关、相类词的用法的异同辨析.  相似文献   

11.
刘丹青《实词的叹词化和叹词的去叹词化》一文(载《汉语研究》2012年第3期,以下简称刘文),在分析否定副词"不"由非叹词转化为叹词实例中,提出"否定副词‘不’,独立用作否定应答语时,不再是否定副词,已经叹词化",且把它看作与英语作否定应答语的No相当。笔者就这一问题,结合现代汉语口语实际,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2.
壮语和泰语同属汉藏语系侗台语族语言。壮语■jou5和泰语ju■5虽是同源,都能用做动词或介词,与汉语"在"意义相当,但是二者的语法化趋势却截然不同,即泰语ju■5具有"进行体"、"持续体"的语法化特征,壮语■jou5则没有。而泰语ju■5的语法化特征又能从中古汉语"在"的助词用法中得以反映。泰语ju■5的语法化特征应是包括壮语■jou5在内的早期侗台语的语法特征之一。只因壮语■jou5深受汉语影响,被迫与汉语"在"的语法趋同,远离汉语影响的泰语ju■5则仍保留着古侗台语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13.
"都"是中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副词,但对其具体用法的归类以及产生时间的先后,却是观点不一。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义指向的角度重点探讨了典型总括范围副词"都"与典型语气副词"都"的认定标准,并就述补结构和歧解句中"都"的归属作了深入分析,认为中古汉语中副词"都"多为具有明显形式标志的语气副词,但它作为总括范围副词的用法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14.
以<骆驼祥子>两种英文译本为语言材料的翻译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表明(1)句尾助词"了"并非"体"的标志;(2)在"状态的变化"解释不充分的语境中,必须考虑句尾助词"了"前的谓词的时间特征.谓词的起始性意义可能会促使译者选用具有"开始"意义的词进行显性翻译;终结性意义可能会促使译者选用完成体表达;(3)在对句尾助词"了"的"状态的变化"阐释中可以发现译者选用"now"等词汇手段,通过前后的对比突出状态的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15.
湖南茶陵方言"叽"尾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陵方言中的"叽"尾词极为丰富,属于词干加词后缀构成的一类新词,分别可作为名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词尾,具有成词及修饰等语法作用和附加性的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6.
“眼看着”是表短时义的时间副词,具有短时义、主观判断性、不如意性等语义特征。在时体特征上,“眼看着”既能用于现在完成体,也能用于将来完成体;只能跟“了”共现,不能跟“着”“过”共现;主要跟表示时间频率的副词共现。“眼看着”在清代词汇化为副词,句法位置的变化、“看”的语义虚化与隐喻是其词汇化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7.
"河湟花儿"异彩纷呈的衬词运用是非常具有特点的。因此常有:"无‘花’不有衬,无衬不成‘花’"的提法。不难看出衬词在"河湟花儿"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衬字、衬词、衬句的应用体现了"河湟花儿"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其浓郁的地方色彩和语言特征也构成了"花儿"独特的艺术风格、手段和艺术特征。根据衬词在"河湟花儿"中的应用,可把它们分为虚衬字、词,句首呼唤性衬词衬腔,句中衬词,句尾衬词几类。  相似文献   

18.
程度副词修饰动词性成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动词从性状量级的角度,可以分为强性状量级、弱性状量级和无性状量级三类,能修饰无性状量级动词的主要有"更""太""有点"。这时的程度副词并不表性状的程度,而是一种虚化的用法,带有主观色彩。另外,"程度副词+是"这一结构的出现是为了满足汉语韵律词的节奏单位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莫由否定副词发展成为测度副词。许多语言中的事实都表明:否定性语素在语音上缺乏独立性,常需要其他词汇性成分的支持。因此,从整个否定词系统来看,莫发展为测度副词应是语言发展中个体特殊性的体现。莫不、莫不是与莫非‘的形成过程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0.
"万一"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而且用法较为复杂的一个词,但学界对其用法和功能的解释较为模糊且看法不一。因此,区分"万一"作为语气副词和连词的语义和功能,应追溯其语法化和消极取向的产生过程。语义内部制约、语境频率效应和交际互动策略是其演变的内在动因,其语法化和主观化进程有着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