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教育权与基本生活保障权不能满足的现状,上述问题的产生与我国财政法相关的财政支持薄弱有关。在保障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方面,我国政府应当积极承担义务,设置专门的教育经费预算,加快财政转移支付并且明确教育经费的操作与监管。在保障留守儿童的基本生存权方面,我国政府应当增加国家财政投入,吸纳社会各界资金支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源于社会分工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影响着社会团结,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法则有助于化解社会团结风险。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法不仅能比较好地维护强调横向团结精神的合作共济理念与强调纵向团结精神的社会权理念,还可为促进各类社会团结提供规范的制度路径。相异社会团结的有机组合形成特定的社会团结结构。为应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法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制度调整。而这种制度转型将在多个方面推进社会团结结构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非政府组织与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需求具有广泛性、个性化、专业化及外部依赖性强等诸多特点.非政府组织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权益保障具有契合性,是实现该群体权益保障的适格主体.在针对该群体的权益保障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非政府组织是具体服务的重要提供者.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权利保护已经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亲权、受教育权以及安全权益的保护不足构成留守儿童权利缺失的三种主要类型。农村留守儿童权利保护不力的根源在于两次现代化转型使传统社会保护体系遭到破坏,无法有效隔离社会风险。强化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必须走"双轨制"道路:一方面,国家应当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保障制度;另一方面,国家应当构建系统的保护家庭的服务体系,重塑家庭保障在农村留守儿童权利保护体系中的基础性功能。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受教育的关键期。需要依靠学校这一教育主渠道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负其责、协调合作,才能促进和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得以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阜新市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突出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实地调研与图示结合的方法,总结了阜新市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现状,描述了阜新市妇联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采取的措施,提出了进一步做好阜新市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建议.实践证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更好解决,需要由政府牵头,多个部门协同配合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步严峻,受到社会高度重视.文章通过文献分析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出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成长、品行塑造、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根据公共治理理论的思想,提出了从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四个层面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系统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留守妇女问题日渐突出.婚姻家庭幸福度作为影响农村留守妇女幸福感的重要指标之一,近来巳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农村留守妇女按其所属的地域不同,可分为偏远农村留守妇女、城郊农村留守妇女和风景区农村留守妇女三类.她们各自在经济生活与家庭生活方面遇到不同程度和性质的困难,包括承担繁重的生产劳动和家庭劳动,婚姻缺乏安全感,受到性骚扰等,切实强化政府作为,争取学者专家们的智力支持,对薄弱农村因地制宜应是当前保障农村留守妇女权益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不容忽视.文章研究了留守儿童现阶段的心理问题,并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五方面提出建议,期望可以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一些依据,从而促进留守儿童问题的更好解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前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比较广泛,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特殊的产物,其家庭环境的缺失引发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致使农村留守儿童被称为潜在的问题儿童,因此在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的健康心理的养成教育过程中,教育研究工作者应该对其特殊性,以及引发问题的根源性有一个认识。即,首先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各层次的需要看我们作为一个人的需要,然后,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现实性,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需要:从生理上缺乏型的需要到心理上成长型的需要,在一一分析的过程中体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过程中应该要注意的问题,从而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留守儿童尤其是其教育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究其原因,从政策角度考虑,是由于二元体制下的户籍制度,教育政策的偏差,以及政策法规的执行不力等因素的影响。为此,国家应该通过消除户籍壁垒,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建设寄宿学校等政策措施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为了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从而形成了庞大的民工潮队伍,这就意味着留守儿童问题将长时期存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不容乐观,它是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相互协力,共同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借用情境认知理论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养老保障政策,可以发现,情境切换引致政府情境认知的变化,最终导致农村养老保障政策的“格式塔”转换。当前,我国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障的情境认知表现为“以人为本”的政策价值和“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政策目标,但需要在情境认知的牵引下对农村养老保障政策进行优化,即在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和提高待遇水平的同时,发挥政府、社会、市场三方的作用,积极发展农村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中,为了平衡农民的生存利益和农地规模经营的经济效益,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非农就业的预期稳定性,准确把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地适度集中的规模和范围以及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地适度集中的时机。为此,可以通过发展经济,解决农民的非农就业问题,弱化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和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为了平衡国家的粮食安全利益和流入方的经济利益,必须严格管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耕地用途。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中,还应该平衡兼顾农村土地所有者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入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农村养老所依赖的土地、家庭和集体经济等方面功能均在弱化,传统农村养老模式备受挑战。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中应承担主导责任是生存权保障基本原则的要求,也是平等性原则的要求。对比国外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我国政府在社会养老,包括农村社会养老的财政投入还是太少,根据我国财政收支状况,增加农村社会养老的财政投入是可行的。政府责任法制化应包括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方面的财政责任、政府财政责任监督实施、宣传责任、增值保值责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土地保障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明显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项目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外,其理由是农民已获得了土地提供的保障。事实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保障作用一方面在弱化,另一方面也阻滞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政府有义务根据国家财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建设,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构建与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替代土地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乡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非对称性特征及其后果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在城乡呈现出非对称性的特征。在农村,这种非对称性表现为投资收益外溢城市,而在城市则没有形成投资收益对农村的外溢,只表现为投资收益内溢城市区域自身,其结果则是农村的发展因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本而受到限制,致使中国城乡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应该发挥政府作用,大力加强对农村各种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18.
农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现行农地制度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于对陕西600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和对相关部门的访谈调查,认为现行农地制度的基本矛盾在于农地的生产要素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之间的矛盾。农地的生产要素功能要求对农地进行规模经营,要求农地产权稳定、可交易,但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却要求平均分配和定期调整农地,并限制农地的自由交易。据此,文章主张赋予农户永久的农地使用权,并允许已经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农户出售农地使用权,但在交易中政府征收社会保障金,以逐步将农户纳入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其目的是在充分实现土地的生产要素功能的同时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服务的差距分析与体系建构——以福建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福建为例,在分析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差距的基础上,认为差距产生的原因除了农村公共服务自身的公共性与无形性外,更为关键的是政府体制因素,并从城乡经济社会系统的角度,对农村就业、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以及科技信息等公共服务的体系建设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20.
日本农村振兴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对于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日本农村振兴运动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启示。我国新农村建设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发展农业产业化、重视农民的教育、重视立法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