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当安徒生童话是典型的儿童文学类型,尤其是《海的女儿》在其所有作品中有着最强的代表性,历来以其艺术之美、生命之美为人所品嚼。在这个给孩子们讲述的故事里,他塑造了"小美人鱼"的鲜明形象。小人鱼最后饱含悲情的人生结局是一种崇高的美和爱的奉献精神的体现。作者以这种"生命之痛"的方式使儿童加深了对世界和人的理解,并达到了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国内"医享网"癌症社区"肺癌圈"中33篇精华帖的叙事分析,探究其中生命故事的主体对自我身份的建构路径及其对生命价值的意义探寻,并尝试性地提出一些反思。研究发现,在自述和他述生命故事中,叙事者在信息寻求过程中改善自我印象,并运用"写作疗法""阅读疗法"和叙事隐喻理解疾病,帮助患者重塑自身角色。通过社群互动,患者形塑了对自身的身份认同,并形成了集体层面的生命价值观。从本研究的结论看,疾病叙事是癌症网络社区患者建构个体身份、形成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叙事或可成为未来增进社会对癌症乃至其他疾病的理解、推进治疗与康复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3.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中国美学史上一篇影响深远的重要论文。音乐的"自然之理"是音乐美的来源,"和声无象"涤尽了音乐中的情感、政教伦理内容,"自然之和"是最高的音乐境界。至此,音乐真正的走向了艺术的自觉,从而唤起了人的自觉,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人开始重新关照自我,理解自我,渴望回到自由生命的本真,即:无限自由的生命状态。  相似文献   

4.
在医学人文教育重视医学技术的同时兼顾生命文化的现况下,课题组提出通过导读、讲授、讨论疾痛主题英语文学的方法改善医学本科教育中感受力割离的窘况。通过遴选兼顾文类与主题、注重文本内涵普惠性的疾痛主题英语文学文本,编订了涵盖九个疾痛类型的二十四篇文学选读,并创设了具有“突出身份担当”、“重视双重倾听”、“构筑正向情绪”三大功能的导问,帮助医学生在接受人文教育时更好地营建具有理性实践力的“介入意识”。  相似文献   

5.
疾病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经由病人的解释、叙说完成。明清女性在文化传统、社会礼仪、公众期待等因素作用下,构建了属于她们的“疾病”空间。具体而言,疾病催生其审美和创作的潜能,疾病之殇化作文学艺术化的“意趣”之物,彰显了善病工愁的“闺阁风流”。这种闲赏品味疾病的方式,暗含着书写的疗愈功能。一方面,她们视诗歌为具有“悬置”与“净化”功效,驱除疢疾的灵药;另一方面,她们以病骨锻造诗骨,在奇险或清恬的诗境中缓释疾痛。此外,疾痛的语言亦诠释着广泛的社会意义。她们将婚姻生活和道德规训转化为关于身体障碍的话语,晚清的医疗卫生观念、强国保种之说亦成为病体的生理感觉,昭示着疾病书写模式的转换及新旧文化的裂变。  相似文献   

6.
"荒野"或"自然的野性"创造并赋予了生命世界多样性的美。这一点是"荒野"极可宝贵的品性,关键在于学会体验和欣赏"自然"或"荒野"之美。哲学走向荒野,在荒野中体验生命或自然的宁静、神秘、广阔与美;在感悟自然之美的同时,学会回归自然、敬畏生命的真理。  相似文献   

7.
《死火》不是从单一的"生命"的视角,而是从"生命"与"死亡"的双向视角去想象火。这几乎是独一无二的。鲁迅对生命存在本质的独特发现,明显地注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可以说,这是一种"个性化"的想象与发现。《雪》确实是一个仅属于鲁迅的"新颖的形象",而且包含着他对宇宙基本元素的独特把握与想象。《腊叶》是最具鲁迅个人性的一个文本,他所感到的,是自我的生命与自然生命("木叶")的同构与融合。因死亡而证实了生命的意义;反过来死之绚斓正是出于生命的爱与美。———这同样属于鲁迅对生命本质的一个独特的发现。  相似文献   

8.
“心本体”论是唐君毅美学思想最重要的哲学基础。这种观点以人类的心灵活动为“体”,以各种文化意识为心灵活动之“用”。唐君毅认为心灵和精神的求美活动是生命的意义所在,对自然美、文艺美、人格美的追求是心灵自我超越的上升历程,也是完善道德自我的重要途径。同时,他还论述并分析了美的本质、中国艺术的精神、中国悲剧的特点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劳伦斯和郁达夫同为现代主义作家,在创作重心上,都把反映外部物质世界的小说传统转向反映个人的内心世界,即重在表现人的"自我".他们把对生命与生活的敏锐感觉溶于各自生命文学的创作之中,以揭示人在意识层次中的"潜意识"部分为主线,大胆而直率地解释人性,表达了两位作家对其所处时代自然美与理性美的理念感悟和理解;在否定假、恶、丑的同时,注重灵与肉的结合,进而达到真、善、美伦理道德的理想追求.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不同民族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影响,出于对"美"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在他们创作的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不尽相同,甚至表现出美学意识上的极大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人们很早就思考"美是什么"这个问题,美学史上也有众多的答案。但现在这依然是美学研究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难回答的问题。美的意味非常丰富深刻。美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源于人的本质特性;美引导人们追求理想的生活,体现生命的力量;美是生命快感的升华,给人们全身心的愉悦;美让人们体验人生,感受自我;美是心灵的觉醒,带有神圣的意味。应以高度综合的方法,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去理解有机统一的美的整体,体会无限丰富的人生意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乳腺癌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社会支持的测量发现,接受系统的个体化和集体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的社会支持状况有显著性提高,而仅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的对照组的社会支持没有显著改变。表明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  相似文献   

12.
13世纪中叶,一批西方使者进入蒙古地区活动,并收集了大量材料,其中不乏一些生活习俗资料。采章对这些习俗资料进行了整理研究,以期有助于对蒙古族古今民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基于微阵列的癌症分类中,由于变量(基因表达)较多,而实验条件较少,因此特征选择和分类方法非常重要。对于疾病诊断,分类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最终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因选择和分类方法,这种方法使用基于递归特征排除(RFE)的非线性核支持向量机(SVM)。实验表明本文方法比其它线性分类方法具有更好的整体表现,如线性核支持向量机和Fisher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同样本文方法也比一些非线性分类方法更好,如采用非线性核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实验除了使用测试集,还使用留一校验算法(leave-one-out)用于测试分类器的泛化性能。实验采用可通过互联网获得的AML/ALL数据集和遗传性乳腺癌数据集。  相似文献   

14.
曾繁仁以西方美学为基础,重视脑科学发展的成果,并从中国传统思想出发,把美育的学理性探究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提出了美育中介论、中和美育论和生活艺术家等命题。他认为美育在各育中起到一种"中介"作用,协调主体的心理功能诸要素的关系,显示出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特征。美育是劳动实践的成果,是人类掌握现实的特殊形式之一,它将人原始本能的冲动升华为更高境界。他的中和美育论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关系到人类生存状态的改善和文明的创造。曾繁仁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提出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生活艺术家",使人们以审美的世界观对待自身,避免精神疾病和心理缺损,从而实现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自然和人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旨在探寻提高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入住临沂市老年公寓的74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年龄、慢性病及是否参加锻炼或娱乐活动与ADL评分均呈负相关,差异具有显著性;生存质量量表各领域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均呈负相关,差异具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ADL高评分组与低评分组的生存质量比较(除Q1和心理领域外),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年龄大、慢性病患病率高、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生存质量处于一般偏下水平。生活自理能力与生存质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希罗达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0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并已进行6~8周期一线治疗,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0例,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天,连用14天+希罗达800~1000mg/(m2·d)分2次口服,对照组20例,单药希罗达800~1000mg/(m2· d)分2次口服.结果 总有效率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变化、胃肠道反应率、卡氏评分改善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希罗达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可减轻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使患者化疗依从性更好,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举凡人们的生死观念、灵魂观念、他界观念、巫术禁忌等等文化观念构成了"魂魄信仰"的实质内容,这种意识形态的东西,并非游离于仪式之外的某种"文化"之内,而是藉以特定的仪式00譬如丧葬、超度、过关、冲傩、还愿、祭祖、追魂招魂、打替身等而存在于或展现于种种民俗活动之中,并且被认为与人们的生老病死、吉凶祸福密切相关,从而在百姓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贵州湄潭汉族的儿童过关仪式为个案探讨了贵州民间的魂魄信仰问题,从而揭示出百姓对疾病、生死、他界、灵魂的认知与信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欧洲五维度健康评定量表(EQ-5D量表),对209例食管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探讨食管癌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 结果:食管癌患者行动?自我照顾?日常活动?疼痛/不适?焦虑/抑郁五个维度存在问题的比例分别为18.2%?12.0%?22.0%?38.3%?25.4%;自评健康得分(VAS评分)为(75.20 ± 11.00)分;综合健康指数得分(Index得分)为(0.84 ± 0.22)分?患者的性别?家庭年收入?文化程度是VAS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患者的年龄?治疗方式?肿瘤分期?医保类型是Index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实施心理干预?早诊早治?大病医疗保险有助于提高食管癌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现今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由 1 963年 61 .7岁、1 981年 67.9岁到 1 991年 70岁。但知识分子阶层平均寿命增长幅度低于平均值 ,英年早逝及患病比例增大的现象日益突出。通过对我院全体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和健身活动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有 64 .9%人患有 73种不同疾病 ,死亡原因中癌症死亡率过高 ,健身活动过少。一方面降低了教职工的生活质量 ,同时又严重的影响教学和其它工作 ,还需要国家和家庭大量医疗费用的支出。通过分析其中的原因 ,使我们找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