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关于劳动关系的法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实际上是一个合作竞争的经济团体,劳动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从身份到契约和从契约到身份、契约的综合的过程。劳动关系之中应该包括劳动合同关系、企业内部行政管理关系以及劳动者权益保护关系。劳动法应该是调整上述关系的综合性的法律而不是劳动者权益保护法。  相似文献   

2.
员工主导型劳动关系下的员工通常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稀缺状态的企业核心员工,他们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宝贵资源。如何针对员工主导型劳动关系下的员工特点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达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已成为当前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心理契约在员工主导型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和特征,并提出了员工主导型劳动关系中心理契约管理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前企业大多重视通过与员工建立劳动契约关系来确定员工与企业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利益关系,而对于以心理契约作为调节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重视不够,不能与员工一起建立共同的愿景,在共同愿景基础上就核心价值观达成共识,使员工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不能与企业同心同德。本文重点论述了企业与员工之间应如何建立以心理契约为纽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劳动权力,同时还要提升其地位,从而使得在公司中劳动权力与资本权力处于对应的位置。在面临公司制企业劳动和资本调节机制的路径选择时,我们可以从立法和政策机制着手作为切入点,在这两个层面上完善职工参与制度和职工持股制度,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与预警机制,进一步规范劳动行为机制,以及研究和建立企业劳动合作机制,从而最终实现劳资双方的和谐双赢。  相似文献   

5.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经纳入“十二五”规划.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劳动关系调整的目的具有一致性,二者存在的主要问题大体是一致的.推进这项改革的路径在于,按照“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调整劳动关系,理顺初次分配、再分配关系,逐步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6.
劳动争议的处理对于有效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劳动争议的重要类别,权利争议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基于稳定劳动关系的目的,权利争议的处理应遵循协商调解原则和公平、平衡以及简便、廉价、快速原则,着重于构建化解争议的调解机制和简便、迅速处理争议的劳动仲裁与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我国劳动关系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是改善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重要途径.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确定了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力要素;根据Schwartz的三圆模型,从经济、道德、法律制度三方面探讨了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力来源;通过相关动力要素与来源的特点,构建了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模型,并对动力机制模型的运行及调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组织行为领域中心理契约问题的研究,探讨和谐社会、和谐劳动关系与心理契约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并提出心理契约管理的方法和途径,希望能够对提高组织管理绩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实现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选取滴滴出行典型案例,基于心理契约理论,采用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探索现代分享经济平台型灵活就业劳动关系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灵活就业劳动关系受内外部因素双重影响。就外部因素而言,宏观环境、消费者态度与行为通过影响平台管理与劳动者获得,间接调节灵活就业劳动关系;就内部因素而言,现代分享经济平台与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心理契约直接影响灵活就业劳动关系,交易型契约的遵守是灵活就业劳动关系正常发展的“奠基石”,关系型契约的遵守是灵活就业劳动关系良性发展的“润滑剂”,发展型契约的遵守是灵活就业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长效药”。研究可为平台型灵活就业劳动关系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企业劳动关系的系统性决定了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整体性。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存在许多不足,我国企业劳动关系面临的形势严峻。虽然,国内学者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某一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系统思考的少,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又不宜直接照搬照抄,因此,需要研究我国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整体改革思路。劳资自治和多方联动是我国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未来发展的两种主要形式,对它们的整体改革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进程和发展目标,在劳资自治、工会民主协商、政府有限干预、社会组织参与、劳动法律法规和多方协调方面制定合理的改革举措,不断完善我国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1.
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10年上半年发生的职工群体性事件来看,职工若处在不稳定的劳动关系临界点上,遇到某种影响就会产生不满、愤怒甚至过激行为的反应。工会应该通过测量管理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5个影响劳动关系临界点的指数,做好预警维护,降低劳动关系风险。工会必须采取具体的措施来增强劳动者劳动感受,提升劳动者心理承受力,平衡劳动者优越感,回应劳动者需求和满足劳动者再生产预期。  相似文献   

12.
根据273家企业调查数据,构建由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组成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程度的判断标准,最后以9家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为样本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社会保障方面和谐程度最高,在工资报酬分配方面和谐程度最低,在培训教育与工作环境、劳动合同评价、工会建设与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和谐程度一般,因此,中国企业劳动关系仍需进一步调整和改善.  相似文献   

13.
小微企业劳动关系的非规范化运行是指小微企业在劳动法的覆盖之外进行经营生产,其危害性较为明显。导致小微企业劳动关系非规范化运行的原因很多,既可以从企业、劳动者自身找原因,也可以从社会管理方面探究根源。为使小微企业劳动关系走向正规化,必须从财税制度、劳动保障监察制度、集体协商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等方面完善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构建我国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建立和谐社会,必须要有和谐的劳资关系作基础。从西方劳资关系由激烈对抗趋于制度化、法律化的历史演变的启示,对转型期我国企业劳资矛盾的突出表现及其原因进行剖析,提出构建我国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的每一次变革与发展都深刻影响着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演变也呈现出一定的历史规律。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的变更始终是劳动关系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劳动者主体作用的发挥始终是劳动关系演变中的决定力量,劳资关系从对立对抗走向互利共生是其发展的基本走向,劳动关系主体诉求的多元化是其演变中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劳动者的价值创造能力以激发劳动者主体作用,健全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处理好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充分发挥工会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是新中国劳动关系演变的历史实践所带给我们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6.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在施行过程中,企业与劳动者之间还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文章从企业内部劳动规章制度制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范围和劳务派遣的规范三个重要方面,探讨企业如何与劳动者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劳资关系发展的历史.以工业化为标志的产业革命,同时产生了劳动问题,劳动问题的实质就是劳资关系问题.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乃至凯恩斯,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致力于劳资关系问题的研究,推动了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的理论发展.回顾与梳理近代劳动关系理论的历史发展,对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论"是讨论商品生产者之间利益比较关系如何决定的理论.财产权利是利益比较的基础,而各种财产权利在商品生产中的使用效率确定了商品生产者之间利益比较的数量关系.所以"价值"本质上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劳动价值论将劳动视为价值的唯一源泉,一方面将生产关系的丰富内涵简单化了,另一方面也混淆了财富生产与价值创造的区别.这正是劳动价值论没能给出"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准确划分标准,并无法准确解释多元利益分配格局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9.
劳动关系管理对于协调组织内部关系、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理论研究的角度,跨学科地阐释与剖析劳动关系管理基础,从管理学、经济学、法学以及社会学等领域探寻影响劳动关系的内在因素,从而为管理实践提供广域性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