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共同发力。要引导广大人民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认同,营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良好氛围;要搞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内在根基;要加大改善民生的力度,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民众基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内生动力;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方面的榜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静在《理论探讨》2020年第6期撰文认为,"人民至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巩固和完善的价值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至上"的价值根基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将"人民至上"作为一切工作的价值立场和原则;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制度探索和创造中始终把更好地保障人民根本权益、激发人民群众创造活力和满足人民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每一项具体制度都毫无例外、一以贯之地体现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原则.不断强化"人民至上"的价值自觉,就是要在制度实践中自觉强化"人民至上"的制度立场,自觉强化实现人民福祉的制度追求,自觉尊重人民群众制度建设的主体地位.不断强化"人民至上"的价值自信,需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高效运行的内在机理就在于其"人民至上"性,需要理性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动力源泉归根结底在于人民的拥护和支持;需要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在制度优势的创造性转化中筑牢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制度根基,彰显中国之治的人民智慧和人民力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已经聚焦于国有经济的改革与进退,国外维护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道路的势力一直极力推动中国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国内一些推崇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学者和势力提出国有企业必须从盈利领域退出,企图使中国走全盘西化的资本主义道路。对国有经济性质、功能的不同界定决定着国有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不同方向,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要纠正贫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在大力惩治腐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使权利得到有效监督、杜绝权力资本化的同时,坚持发展和壮大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决不可重蹈资本主义覆辙。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他从制度的属性、内涵、价值目标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总体设计,从基本制度、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三个层面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系架构,通过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强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当今中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理论创新带动制度创新,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和开放,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系统性和协调性,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4,(7):16-22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制度创新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从制度层面深刻反思"文革"教训,恢复和创新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制度建设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以全面改革为动力推动制度创新;把"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作为评判制度优劣的标准,在"南方谈话"中,系统总结制度建设经验,科学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相似文献   

6.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提供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科学性、优越性,所具有的文化底蕴、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根本理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要坚持守正创新,有方向、有原则、有目标地向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培养人们的制度认同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尊崇制度、敬畏制度、执行制度、创新制度的意识,为提升制度执行力和治理效能提供文化心理支撑和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每个重大场合都始终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并对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进行了较为充分的阐述和解读。习近平对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解读遵循了独立自主探索中国道路的基本精神,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形势对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统一上;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中国的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习近平对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解读,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有利于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有利于树立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有利于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正确方向,有利于指导构建与中国大国地位匹配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要靠发展实践证明的思想.他认为对中国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在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构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靠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来证明和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得到拓展.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反映出他对待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态度:社会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伟大的实践;社会主义不是已经成熟的制度和既定的规范,而是需要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社会主义的活力和生命力来自社会主义的改革创新.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演变和政策主张来看,现代民主社会主义是打着"民主"和"社会主义"旗号的、实质上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改良主义思潮;从民主社会主义在西欧一些国家的实践来看,民主社会主义不能全盘否定,其某些理论主张和实践经验值得社会主义借鉴;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成就以及苏联解体的教训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民主社会主义,中国不能走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群众经过90多年的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框架。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需要我们从学理层面,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道路、理论、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重维度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重维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重维度之间相互关联,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新时期要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中国共产党90年的伟业作了新概括,其中最重要的新内容就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已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和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历史和现实都明确昭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设者。  相似文献   

13.
制度伦理的内生性包括空间上的内生性和内容上的内生性两个方面:其空间上的内生性指的是制度伦理内生于特定社会形态或者特定国家;其内容上的内生性指的是制度伦理内生于制度,表明特定制度与其相应制度伦理具有内在一体性。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同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践的创新,共同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伦理必须内生,不可照搬任何国家的制度伦理。由于制度既包括内容又包括形式,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伦理应该是同时有关二者的伦理。制度与公共生活具有内在相关性,表明公共生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伦理内生的根基。由于公共生活包括"为了什么"或者"做什么"和"如何做"两大方面,前者与公共生活的实质价值有关,后者则与公共生活的程序价值有关,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伦理应该既有实质伦理又有程序伦理。该制度伦理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生活实践的需要而内生的,必定具有相应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取得的、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三大成就之一,并对其内涵作出明晰地概括,这在党的文献中还是第一次.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学界主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建立和发展、特征、面临的问题及其完善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研究,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经验研究、国外社会制度建设研究、多学科研究、比较研究等方面加强和深入.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理论反复强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要搞清这两个问题,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当代中国的最大实际是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江泽民同志十五大报告科学地阐发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突破。 一 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都是坚定的社会主义者。而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阐述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社会主义观则表现出不同的理论视角和时代特色。毛泽东关注社会主义制度问题,主要从公有制、按劳分配、共产党领导等制度方面论述社会主义;邓小平把社会主义制度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并且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江泽民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具体定位,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从社会主义制度论到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从要搞清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制度体系"重要概念的提出,丰富并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逻辑结构包括"制度体系"的灵魂、核心、目标和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具体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重要的是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全面把握制度优势和制度优越性的关系,积极创造制度优势转化为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18.
刘西山 《学术论坛》2013,36(1):58-62
文章以胡锦涛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为指导,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着力破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难题,重点论述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应树立的制度意识:制度自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念;制度自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动意识;制度自醒——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清醒态度;制度自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9.
社会因法治而文明,时代因法治而进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道路选择至关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核心要义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从历史经验、现实需要、未来要求、国际进程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客观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20.
刘东  徐成芳 《晋阳学刊》2014,(6):105-113
制度与伦理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源于制度所具有的伦理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具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的伦理优势,它还拥有作为中国社会发展探索的制度选择所具有的特殊的伦理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伦理优势发端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伦理源头,契合于中国文明的优秀传统和现实需要,发展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进程。要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就必须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制度化法制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实践三个方面下功夫,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