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税收法律关系、公共财政与纳税人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税收法律关系,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属于单方面的权利或义务性质,纳税人的权利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中规定的权利。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的不强与纳税人对权利问题认识的不清,有着一定的关系。按照基本法理和市场经济基本原则,纳税人不仅仅是义务主体,纳税人的权利也不仅仅局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规定的权利。“公共财政”既然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财政的基本选择,就应该在“公共财政理论”而不是传统“国家分配理论”的框架下来认识纳税人的权利问题。  相似文献   

2.
税款“自核自缴”塔指纳税人自行计算税款,自己填写缴款书和纳税申报表,自己到银行或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税,然后持法定的完税凭据连同纳税申报表一起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的纳税制度。建立“自核目缴”纳税申报制度,既是今后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依法治税的重要保障。一、建立“自核目缴”纳税申报制度的理论依据(一)“自核目缴”纳税申报制度的建立,是《宪法》和《税收征管法》内涵的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税收征管法》第四条规定:“…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法学专家张友渔同志在本文中指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不可分离”,这是我国过去的宪法没有这样明确规定的,它对于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切实保证公民正确地行使民主自由权利,为四化建设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权利和义务是不能分离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这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处理公民权利义务问题的出发点。如何认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不可分离呢”?首先,任何一个公民,有权利就有义务,行使权利,就要履行义务。作为一个公民,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它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或者说,它既是权利的行使者,又是义务的承担者,是“一身二任”。对于宪法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都不能例外。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公民,都要履行。只有在权利和义务上坚持平等,才能彻底实现权利和义务。其次,民主自由权利的行使,也不是漫无限制的,而必须无损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必须履行不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的义务。  相似文献   

4.
税收立法权是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与公民财产权保护的一种重要国家权力。但是我国当前税收立法权在运行中处于不断膨胀之势,对公民财产权构成了潜在威胁。税收立法权的失控与膨胀,需要进一步探讨我国税收立法权制约的法理,重构税收立法权的制约机制。在重释《宪法》第56条的基础上,税收立法权运行归位成为宪法基本要求,而完善税收立法备案审查制度与建立税收立法违宪审查制度,无疑对制约我国税收立法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现代宪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制度民主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世界各国宪法(包括资本主义类型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对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都比早期宪法更为重视。所谓公民权利是指受宪法和法律保护的公民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享受的权益和行使某种行为的可能性,公民义务则是法律规定的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该履行的一种责任。由宪法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被称为基本权利和义务,它对于其他各项权利和义务说来,具有首要的意  相似文献   

6.
"制度化的权利"才是真实的权利。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纳税人保护基本法,纳税人的基本权利主要依据《税收征管法》,虽然其在纳税人权利保护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对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制度设计与实施都难尽人意。在《税收征管法》修改酝酿之际,纳税人权利保护成为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课题。立基于纳税人权利保护理念,着眼于修改纳税人的概念条款;系统规定纳税人权利体系;增强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可操作性;以责任法治来规制相关机构的权力;完善税收征管法中的纳税服务法律体系建设;改善税务行政复议与税务诉讼条款等等系列化、层次化的建设性变革,有利于以权利义务为核心构筑我国的《税收征管法》,提高税收法治程度。  相似文献   

7.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本文以下简称“现行宪法”)第九条指出:“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生活资料的所有权。”这一规定所涉及的,从所有权的权利主体而言,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公民;从所有权的权利客体而言,包括了一切生活资料。这条规定,与现行宪法第八条指出的:“国家禁止任何人利用任何手段,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破坏国家经济计划,侵吞、挥霍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危害公共利益。”以及现  相似文献   

8.
诚实纳税推定权是纳税人的基本权利之一,对于税收法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被法治发达国家广为接纳。而我国对此还处于一片空白,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比较国内外有关诚实纳税推定权的理论与实践可见,要完善我国诚实纳税推定权立法,重点应当放在对《税收征收管理法》的修改上,并对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公告》等税收规章作出相应的修改。  相似文献   

9.
我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未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该规定表明:第一,我国的逮捕制度也是作为人人享有不受任意逮捕的保障而存在的,侧重的是逮捕制度的限权功能.在我国宪法中,关于逮捕制度的内容规定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章题之下,从条文结构看,像许多国家以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规定一样,它也是作为公民人身自由不受国家权力侵犯的保障机制而存在的.因而,对我国逮捕程序的研究必须从宪法的高度着眼,强调其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不受任意剥夺的价值侧面,并以此为着眼点,对我国现行逮捕程序进行检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宪法权利一般条款用以表示国家对于宪法权利的态度,对于公民宪法权利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我国的宪法权利体系中一般条款的规定内容缺乏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国际人权公约的实施和公民宪法权利的实际享有.因此,借鉴国际人权公约和有关国家宪法的相关规定,可以从增补国家促进人权实现的义务、改善我国现行宪法权利设定的方式和明确宪法权利限制的目的与界限等三个方面对宪法的一般条款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1.
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宪法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这表明公民同国家的关系,指出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意义是重大的。宪法怎样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由一国的性质决定  相似文献   

12.
新的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通过宪法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是法治国家的标志。而公民基本权利中最重要的是涉及保障公民人身自由和生命安全的权利,即公民在刑事司法程序中的权利。借鉴各国宪法和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我国应当修改宪法加强和完善公民刑事司法程序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一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经济活动的频繁以及法律意识的增强,新闻自由和舆论监督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得到空前的强化,随之而来的,新闻官司层出不穷,新闻侵权时有发生,法律对于公民权利的保护和对新闻自由、舆论监督的保护常常发生矛盾。 新闻自由、舆论监督和保护公民的人格权都是宪法赋予的权利。我国宪法第3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宪法第38条同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51条规定“…  相似文献   

14.
秦强 《兰州学刊》2007,(4):89-92,138
从本质上讲,宪法体现的是一种控制权力的理念,但控制权力并不是宪法的根本目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公民权利.宪法规范必须以控制权力和保障权利为宗旨,合理安排好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公民权利与公民义务和国家权力与国家权力之间的价值关系,最终通过对宪法规范的价值定位,来实现我国宪法的价值转变.  相似文献   

15.
论宪法规定中的程序性条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将宪法中的程序性条款分为弹性程序条款和羁束程序条款两大类.具体包括总则性的“程序正义”条款,国家机构及其负责人的产生程序,权力运行程序,宪法监督程序,宪法修改程序。宪法中的程序性条款规定是宪法精神以及权利实现的保障。我国1982年宪法在赋予公民实体权利方面较过去有巨大的进步,但程序性条款数量过少,规定粗疏,存在着较大的缺陷,直接影响到宪法的实施。在以后修宪时应当补充、细化宪法的程序性条款,增设“程序正义”条款,增加有关政党参与国家权力的程序规定,设立宪法监督程序。  相似文献   

16.
围绕我国宪法文本是否应当规定公民的义务,学术界出现了赞成说和反对说两种对立观点.分析两种对立观点的立论依据,可以揭示出宪法文本中规定公民(人民)义务的另一种原因:即为了防止国家(政府)暴政,在宪法中规定公民义务的目的是避免国家毫无限度地通过立法对人民科处义务.我国现行宪法关于公民义务的规定背离了近代宪法规定公民(人民)义务的这一初衷,导致这种思路主要是宪法的泛政治化以及将宪法混同于普通法律.  相似文献   

17.
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是宪法修改中应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制度就是要保证占人口绝大多数人民充分享有自己的民主权利和合法利益,从而对危害绝大多数人利益的极少数人实行专政。宪法上应规定所有公民权益中的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基本的权利和义务,一经宪法固定下来就取得宪法保障而不受侵  相似文献   

18.
从南非格鲁特姆案看积极权利对立法者的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义务主体是国家,需要国家履行相应的义务.立法机关在公民这类权利的实现中扮演积极的角色.首先,其负有履行最低限度的核心义务,以确保使积极权利的实现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水平;其次,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是逐渐实现的权利,但这并非意味着其解除了立法者的责任,立法者负有即刻实现的义务.  相似文献   

19.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税收的现金支出刚性、税法的不完善性和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客观上允许纳税人采用税收筹划减少或消除税收负担。税收筹划最基本的特征是合法性,允许纳税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采用免税、减税、分割等技术方法,事先进行税务活动规划,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东岳论丛》2021,(2):70-80
随着我国财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保障纳税人的权利,有必要制定“纳税人权利保护法”,而基于财税法体系的价值转变、利益认同以及制度体系接纳,制定“纳税人权利保护法”存在现实的可行性基础。制定“纳税人权利保护法”,应当遵循税收法定、税收平等、税收公平的指导思想。“纳税人权利保护法”具有财税基本法的功能,其应涵盖纳税人的税前权利、税中权利和税后权利,具体应当以立法目的、立法原则、基本权利、基本义务、纳税人权利保护机构作为基本的立法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