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文字运用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教师的教学感到难,而学生的学习更感到难。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必须抓好作文教学,突破这一难点,培养写作能力。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给自己的作文教学定了三条原则:紧密联系阅读教材,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体验;多读、多写;改革作文教学方法和改革批改方法。  相似文献   

2.
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犹如一对孪生兄妹.阅读好象蜜蜂采花,作文好象蜜蜂酿蜜.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读,让读带动作文教学中的写,是很多语文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我充分挖掘教材中"读写的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并加强课外读物的阅读训练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以读悟写,以读带写.  相似文献   

3.
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犹如一对孪生兄妹。阅读好象蜜蜂采花,作文好象蜜蜂酿蜜。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读,让读带动作文教学中的写,是很多语文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我充分挖掘教材中读写的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并加强课外读物的阅读训练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以读  相似文献   

4.
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犹如一对孪生兄妹。阅读好象蜜蜂采花,作文好象蜜蜂酿蜜。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读,让读带动作文教学中的写,是很多语文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我充分挖掘教材中“读写的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并加强课外读物的阅读训练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以读  相似文献   

5.
在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几十年的工作中,作文教学一直是我感到头疼的问题。虽然采取了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但效果都不大。在日常教学观察中我也发现,不少学生对作文较缺乏兴趣,没有表达欲望,语言干涩,内容虚假,没有真情实感。交上来的作文要么干巴空洞,言之无物;要么东拉西扯,白话连篇;要么是《作文选》、《新编作文训练》的翻版,尽是套路套话,没有一点生气和活力。甚至还有部分学生连句子都不能写通顺,习作内容条理不清,东拉西扯。目前进入高段,习作要求再次提高,我希望习作能力差的学生能在习作中达到语句通顺、言之有物,好的学生能在此基础上力争做到立意深刻。作为语文教师,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专门的辅导。怎么办?得到别人启示:把课堂小练笔挤进课堂,这何不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效果好等特点。课堂小练笔安排得合理,落实得有效,不仅能让语文课变得更加灵动和亮丽,更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句话:“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不胜枚举。作者在创作时,对于文章的谴词造句、布局谋篇等都细细推敲,反复斟酌。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载体,而且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我觉得语文老师应立足课堂,利用好手头的教材,带领学生揣摩作者谋篇布局的文思,体会各种各样表情达意的方式,为学生写作抓“典型”、挖“泉眼”、触“心动”、促“手动”,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喜读乐写,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是培养学生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能为高年级的篇章训练打下坚实基础,对学生今后发展影响极大。所以,低年级看图写话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其实,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涉及到看图写话,但每个年段对看图写话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何写好看图写话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写话训练。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包括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大内容。一般的语文教学方法是将讲读课与作文课完全分开来进行教学,认为两者联系并不十分密切,而且也很难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于是在讲读课上只进行范文教学,不搞作文教学,关于作文教学的内容或存在的问题则放到作文课上去教授、解决。其结果,无形中留给学生一个错觉,似乎讲读课文与写作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学生甚至更错误地认为不上语文课照样能写好作文。根据这些情况,多年来,我在讲读课上努力探索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大胆实践,除结合讲读课进行改写、缩写、扩写、补写(想象片段)、写作读后感等多种作文的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  相似文献   

8.
付祥 《科学咨询》2009,(12):48-48
语文本身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旨在让学牛"会语会文"."会语",就是会说,那"会文"呢,自然就是会写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觉得作文教学应该从孩子一进校门就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作文起步训练.在对低段学生的作文训练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学生缺乏写作兴趣、语言运用能力低,作文虚构多矫情枉作。作丈命题睨离实际不切合学生心理、批改不科学。那该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和学生作文能力呢?笔者提出了一些浅见:加强阅读训练,增加课外阅读量;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加强口头作文训练,注重平时练笔,加强片段训练。  相似文献   

10.
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潜心对作文教学进行了“阶梯式作文训练模式”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我觉得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 一、随意性大 作文教学没有系统的教学设想、清楚的教学要求,有效的检验手段等,整体日标大都清楚,但各阶段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训练目的,并不十分明了.往往是教师"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感觉该写一篇作文了,便临时布置一篇了事,即使是重视作文及练笔,布置学生写周记之类,也是由着学牛的马儿跑,写到哪里算哪里.这样的训练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效果,教师本身心里恐怕并不是十分明确.  相似文献   

12.
胡涛 《科学咨询》2013,(6):80-81
一、整合教材的缘由众所周知,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只有篇目内容,没有细化的教学内容。"教材即内容""教师即内容"而实际上,篇目教学不等同于语文教学内容,它只是教学内容的一个凭借。这样教材内容的虚化必然导致考试内容的虚化。平时学生从篇目教学中所学到的东西与考试内容完全脱节,学生容易陷入语文学习有效性的质疑中。同时教材里也没有作文教学的系列训练,老师的作文教学随意化、边缘化严重,这就使学生的写作进一步走向低效化。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内容的建构?我进行  相似文献   

13.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是语文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目前的作文教学中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强调“从高从难从严”,使作文训练成人化、技术化、创作化,没有建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作文训练序列;强调“大密度训练”,造成学生害怕作文,厌学作文。曾听学生这样说“作文难,作文难,作文难于上青天。”学生对作文的害怕程度可想而知。传统的中国语文教育讲究“阅读要早,开笔要迟”。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想出各种方法,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明白作文并不高深,作文是眼,把看到的写在纸上;作文是耳,把听到的写在纸上;作文是手,把做过的写在纸上;作文是心,把感受到的写在纸上。下面,我就把这些年作文教学的一些小方法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15.
语文能力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终合体现.作为最高层次的写作能力,不仅要学生多积累与训练,还需要老师做好穿针引线的领路人.对学生作文的讲评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那么,语文老师怎样才能上好作文讲评课呢?从我参加工作以来,我在作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就如何上好作文讲评课进行了一些尝试与探索,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一、整合教材的缘由
  众所周知,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只有篇目内容,没有细化的教学内容。“教材即内容”“教师即内容”而实际上,篇目教学不等同于语文教学内容,它只是教学内容的一个凭借。这样教材内容的虚化必然导致考试内容的虚化。平时学生从篇目教学中所学到的东西与考试内容完全脱节,学生容易陷入语文学习有效性的质疑中。同时教材里也没有作文教学的系列训练,老师的作文教学随意化、边缘化严重,这就使学生的写作进一步走向低效化。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内容的建构?我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写",历来是同行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指导者,首先应当树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  相似文献   

18.
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潜心对作文教学进行了"阶梯式作文训练模式"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和训练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处境:教师能不教就尽量不教,学生能不写就尽量不写,学生和教师对作文都采取一种逃避态度。老师和学生如何才能从作文教学与作文训练的困惑中解脱出来,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快乐作文的理念,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作深入细致的反思。  相似文献   

20.
王友国 《科学咨询》2007,(16):29-29
语文教学包括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大内容。一般的语文教学方法是将讲读课与作文课完全分开来进行教学,认为两者联系并不十分密切,而且也很难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于是在讲读课上只进行范文教学,不搞作文教学,关于作文教学的内容或存在的问题则放到作文课上去教授、解决。其结果,无形中留给学生一个错觉,似乎讲读课文与写作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学生甚至更错误地认为不上语文课照样能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