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有人说童年是一个宝盒,宝盒里装着五彩缤纷的故事;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画卷,画着他们心中美好的愿望;有人说童年是一朵鲜花,开着孩子们星光闪烁的理想;还有人说童年是一艘船,载着他们驶向宽广的远方。我说童年是一首动听的歌,跳动的音符,欢快的节奏和动人的旋律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作家是为作品而活着”。而我可以这样说:“教师是为学生而活着”。做一名教师,就得爱自己的班级,爱自己的学生,对优生要爱,对后进生也要爱,对全班同学都要爱,要平等的爱,要发自内心的爱。我们的教育急切呼唤着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提倡“平等交往”,教师要带着独特的眼光和不泯的童心去体察和探究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并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只有带着满腔的热情的爱,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感受孩子的纯真心灵。一、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首先应以平等的原则对待学生,要弘扬“俯首甘…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童年是一个宝盒,宝盒里装着五彩绩纷的故事;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画卷,画着他们心中美好的愿望;有人说童年是一朵鲜花,开着孩子们星光闪烁的理想;还有人说童年是一艘船,载着他们驶向宽广的远方。我说童年是一首动听的歌,跳动的音符,欢快的节奏和动人的旋律耐人寻味。一天放学后,邻家的几个孩子结伴到我家玩,只见他们相互耳语几句后就走进了女儿的卧室,然后轻轻地掩上房门。几分钟后,从房间里传出了属于课堂上相互问好的俗语:"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接着,"老师"的讲课声,"孩子"的读书声不绝于耳,一会儿又变得悄无  相似文献   

4.
我喜欢这样一首小诗:“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撒播着希望……”这是园丁辛勤的写照,这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私奉献的写照。  相似文献   

5.
面对职高学生,班主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做一名合格的职高班主任,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对每位学生做到公平、公正,让每位学生感受到老师平等的爱;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用正确的方式爱学生;用爱给学生激励,让他们拥有前进的动力;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老师以身作则做理想人格的典范。而这一切都源于班主任最原始的爱心。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碰触年轻的心灵。作为一个班主任,首先要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除了看到学生的进步会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满足之外,没有任何索取对方的意图,正向一本书上写的师爱“像母亲爱孩子一样无私,像父亲爱子女一样严格,像兄长爱弟弟一样宽厚,像姐姐爱妹妹一样温柔。,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孩子的心灵成长需要尊严、需要肯定……”老师对孩子的关爱,如同冬天里一缕温暖的阳光;老师对孩子的尊重,会重新树立起孩子学习、生活的信心,甚至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学会感恩     
从踏进教育职业的大门开始,耳边总能听到"要给学生无私的爱,要把学生当成朋友"、"要以爱为荣,把爱心当阳光般无私地撒向学生"等声音.眼里也总能看到老师披星戴月,甚至放弃原本属于自己的时间,把爱默默奉献给学生的情景.笔者也和这些优秀的教育者一样时刻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颗草去"的信念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但在最近的教学工作中,笔者越来越发现我们那些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学生则变得更加以我为中心,自私有加.不知道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更不用说感恩社会和回报社会了,更有甚者还会常说一些中伤性的语言,常做一些威胁别人的举动来伤害所有爱他们、关心他们的人.  相似文献   

9.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可怎么爱?怎样表达?怎样让学生感受和信任这份爱?怎样把握“爱”的尺度?说简单却更似高深莫测。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和摸索……孔子说“仁者爱人”,身为教师的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仁者”,真正的更好地爱学生?本文就以上问题对“爱”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0.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儿童在玩的过程中学会认知,养成习惯.绘画作为儿童玩耍的一个重要形式,理应得到每一位家长的重视.有人曾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喜欢画画的,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欢画画,那一定是家长的错.可见家长在儿童的绘画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而家长学会欣赏孩子在幼儿阶段的绘画作品更是重要.对于家长来讲,要评价、欣赏幼儿绘画首先应该了解、理解幼儿的各个方面的特点.不能用成人画的审美观来要求幼儿画,不要以成人画的标准评价幼儿画,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待幼儿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自己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以来,对班级工作的一些认知。作为几十个孩子的班主任,我们所要做的工作不是将孩子们培养成高质量的考生,而是要将他们引导成为高素质的学生,是能够承接社会主义大业的时代接班人。小学班主任无疑是学生在受教育路上遇到的第一个、甚至是影响其终身修为的那么一个导师。班主任就要以平和自然的心态,以教育之道给每一个孩子希望。孩子开心的生活,班主任自己才会真心开心。希望他们身体、身心健康;希望他们在阅读、活动中开心,老师爱他们也希望他们每个人都拥有爱和真心付出自己的爱。  相似文献   

12.
实行“流动照片墙”管理已经一个学期了,在这段时间里,我看到了我一直想拥有的“活泼、积极、有序、灵动”的课堂氛围. “流动照片墙”是一幅画,记录着每一个学生成长的足迹,它又是一首由学生自己演绎的动听的歌,荡激着每一个孩子的心扉.让他们在迷人的画境中寻求真善美,让他们在动听的节奏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3.
一颗孤独的心需要爱的甘泉滋润。一颗冰冷的心需要友谊的温暖。一颗绝望的心需要力量抚慰。一颗苍白的心需要真诚的帮助。一颗充满戒备的心,是多么需要真诚这把钥匙去打开。
  有人说:“孩子和老师之间有一条沟,他们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他们是指挥和被指挥的关系,他们是高与低的关系。”是的,有的老师高高在上,“教导”着他的每一个孩子,他和孩子之间永远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真的有一道“沟”吗?它真的不可逾越吗?回答是NO,即使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一道沟,但一道沟壑、一条河流,只要架设起一座桥梁,从此岸到彼岸就能将两岸连为一体;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呼应和沟通,同样需要筑起一座心灵的桥梁,而真诚便可以构筑起这一神奇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作家是为作品而活着".而我可以这样说:"教师是为学生而活着".做一名教师,就得爱自己的班级,爱自己的学生,对优生要爱,对后进生也要爱,对全班同学都要爱,要平等的爱,要发自内心的爱.  相似文献   

15.
孙云晓先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曾经为难,曾经焦虑,也曾经哭泣,但更多的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有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但是爱别人的孩子却是神圣的,如果始终如一的爱下去,真是如同神话一般了.在自己当班主任的几十年经历中,有过无数的忧伤与无助,也因付出真爱得到过数也数不尽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一位优秀教师的宽容、尊重、理解并真心爱孩子,老师多一点爱心,我们的孩子们也一定会带给你预想不到的惊喜。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应高于友爱、齐于母爱。本文作者就自己多年来教导学生的经验,详细说明了如何“用心引航”教育学生。师德就体现在对学生深深的、不图回报的爱。廉价的爱是要什么给什么、真正的爱,不是你帮他点火取暖,而是给他一把柴刀,让他自己去打柴:给他火柴,让他自己去点燃生命的火焰。  相似文献   

17.
农村中小学班级建设和管理一直是农村学校教育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很多班主任都感到"累"和"烦"。回想起多年来走过的班主任之路,在领导和的同行的悉心帮助下,自己在这条路上留下了一串还算清晰的脚印……一、以法治班,用行动诠释规范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我还认为:这份爱只有以责任为依托才不会成为挂在我们嘴边的一句空话。当我从学校领导信任的目光中接过班主任的担子时,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我觉得自己不仅是一个教书匠,从此还要担负起雕刻学生  相似文献   

18.
可能有人会认为,墙壁文化是表面的东西,是一种噱头,缺乏深度,不值得去研究。而事实上,墙壁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诗仙李白游玩黄鹤楼时,诗兴大发,正欲提笔写诗,突见崔颢写在墙壁上的一首诗,无奈之下,只好搁笔走人,随后作“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上头”二字,即指黄鹤楼的墙壁。墙壁是学校最普遍的空间,是可以充分展示的空间,是环境熏陶的重要阵地,墙壁文化是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学校精神风尚的直接和客观反映,作为一种环境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正以“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软教育功能,而愈来愈显示出其独特和神圣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站在爱的基石上,关注每个生命个体的发展与成长。几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只有教师具有爱心,能蹲下身子,放下架子,真诚地结交孩子,像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学生,尊重、相信孩子,才能真正做到春风化细雨,润物细无声.进而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体验教育的成功。上期开学初,一位名叫张枭的学生阴差阳错的分到了我班。该生打得一手好乒乓球,但又是全校出了名的后进生:上课顶撞老师,下课打架捣乱,迟到逃学,不做作业,而且还很有号召力,一些本来成绩还不错的学生也常被感染成“同路人”。…  相似文献   

20.
“探究”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小学三年级学生是《科学》课初始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极为兴奋的事情。学生对科学教材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愿意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勇跃发言及合作交流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针对很多科学探究都是通过实践来的,教师可以进行如: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等,再通过联系课内所获知识,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顺水推舟,让学生动手做够,动口说够,动口问够,动脑想够,动眼看够。因此说合作交流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一个知道学习需要合作的孩子往往是个幸运的孩子,他会因此而找到探究的的兴趣与共事的伙伴;一个善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能干的孩子,一个乐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成功的孩子,他会因此而学会科学学习乃至科学探究,并且从中享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如我在教学《改变浮和沉》时,为了使一些物体改变浮沉状况更为直观、形象,特意引导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每人都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注意倾听它人的看法,敢于失败,敢于竞争。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20多种不同方案,然后经充分讨论选出最佳探究观察和想象能手。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教师能主动做好事件的引探,并注意到小组各成员的分工与协同作用,使每一小组的同学人人都有事可干。取得了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的喜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