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澳大利亚文学是世界上比较年轻的一种文学。在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虽然自古以来就有黑色人种或黑色、棕色混血人种的土著居民,他们也有由各种传说、神话和故事组成的口头文学,但是现在那里的一千二百多万人口中,百分之九十九是以英  相似文献   

2.
亨利·劳森(Henry Lawson 1867-1922)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澳大利亚最伟大的真正具有人民性的小说家和“第一个歌喉嘹亮的真正代表澳大利亚声音的诗人。”他不仅在澳大利亚文学史上地位举足轻重,而且在世界文坛上也赫赫有名。正象普希金被称为“俄罗斯的良心”一样,劳森是“澳大利亚的良心”。劳森的主要成就在于开创了澳大利亚的民族文学。以自己作品的民族性和现实地展示澳大利亚民族精神为持色的内容和风格,为激发民族意识和焕发民族精神作出了不朽  相似文献   

3.
19世纪后半期,澳大利亚民族开始形成并萌发出以抵触英国为特征、以平等主义为精髓的民族意识。但是,澳大利亚原英属殖民地的性质使澳大利亚人的母国情结十分厚重。亨利·劳森立足于澳大利亚独特的民族历史,以《公报》为阵地,以迥异于英国文学的丛林故事等形式塑造出众多与英吉利民族完全不同的澳大利亚人的形象,歌颂他们寓有民族意识的伙伴情谊,最终铸就出澳大利亚民族文学,为国人摆脱母国情结以及普及澳大利亚民族意识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长河中,颜之推既没有象稍前於他的刘勰,著有《文心雕龙》那样体大思精的鸿篇理论巨著;也没有象较后於他的陈子昂,能以自己的理论和创作,登高一呼,“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李阳冰引卢藏用语)。他只是踏踏实实地在当时的文坛上,做着锄草、耘苗的工作。他以质朴的文字、针对时弊:或评骘人物,述其感想;或品议文章,提出见解。他的文论,对丰富我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文学批评的专著还没有产生。但是,在当时诸侯异政,百家争鸣的局面下,文学批评作为“微显阐幽,裁成义类”(晋·杜预:《春秋左传·序》。见《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下同页1706)的准则,实际上已被人们运用到阐述旧记新闻、编修古史典籍的具体实践中,并大量地渗透在诸子各家的著述中。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对当时的人们发生了影响,就是对后代文学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当时的“文学”,实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扬雄、班固等人的文学分类观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共同的特点是依据作品所含政教意义的大小、多少或有无分类,而不是像后世人和现代人一样根据作品的题材、形式、风格等其他标准分类,这表现出儒家诗学对汉代文学分类观念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无常观在造就日本人的精神方面尤其是对日本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感叹世事无常是日本文学永恒的主题。日本中世,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人们笃信末法思想,无常观逐渐渗透到人们的心灵深处。这一特殊时代背景使得中世文学中的无常观表现得淋漓尽致,形成中世独特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8.
东汉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王充(公元27年——97年)站在政治革新派的立场上,针对当时文学领域里儒家的“伪书俗文”风行,复古主义、形式主义泛滥的逆流,提出了“为世用”的文学口号,为文艺史上儒法斗争写下光辉的一页。在普及、深入、持久地开展批林批孔运动的大好形势下,在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历史的今天,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一下王充“为世用”的文学观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对深入批判儒家反动的文艺观,进一步肃清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流毒,自觉地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有益  相似文献   

9.
<正> 一、关于亨利·劳森亨利·劳森(1867—1922)是澳大利亚传统派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起步的年代恰好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当时,澳大利亚采矿业、畜牧业和造船业的发展,不仅壮大了工人队伍,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而且推动了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以民族刊物《公报》为旗帜的民族文学深深植根于队伍,促进了工人民族独立运动的沃土,它不仅成为宣传和鼓动民主共和的战鼓,同时也  相似文献   

10.
与希利斯·米勒一样,哈罗德·布鲁姆也对当前电子媒介时代和后现代社会文化语境下文学以及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命运"危机"给予了理论观照和关注,并表达了与"文学终结"论相类似的理论观点.但与希利斯·米勒不同的是,哈罗德·布鲁姆的"终结"论论述的对象主体--文学--只指高雅/精英文化文学,并奉"崇高"为其惟一或主要的美学内质与特征;而且,布鲁姆认为文学"终结"的原因是多元化的:诱发和导致文学"终结"危机的原因,不仅来自文学外部的社会文化语境(即电子时代的来临,电子文化消费产品的风行),而且还来自文学内部.他指出,文学的衰落与消亡主要指的是高雅文化文学的终结,而大众文化文学在后现代的消费文化社会语境中的急遽繁殖、复制和扩张,和它通过经典化的文学制度以及文学教育体制对高雅文化文学的挤压、替代,尤其是当代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化,是导致高雅文化文学终结的重要原因.而对这些来自文学内外的诱因,他是极力反对的.布鲁姆反后现代美学的"文学终结"论有其局限性,但在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中也有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瞿秋白的文学见解中,最为核心的是他关于文学性质的看法,他认为文学是由生产力状态和阶级关系决定的社会上层建筑中的一种意识形态。由于如此,文学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之后要返回去影响社会生活,所以文学一定具有目的性和功利性,在阶级社会中,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都有倾向性。在文学的各种功利关系、各种社会作用中,瞿秋白特别强调文学同政治的密切关系,政治影响文学,文学也影响政治;文学是宣传,是煽动,但并非一切煽动都是文艺,文艺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由于文学有目的性、功利性和阶级性,所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十分重视发挥文学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使之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有力武器。要能如此,必须实现文学方向的一次转变,即由为地主资产阶级服务的文学转变为为劳动大众服务的文学。这便是文艺大众化问题。瞿秋白关于文艺大众化的一系列论述为毛泽东的文艺工农兵方向、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等思想奠定了基础。为了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我们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原理,瞿秋白文艺观中的基本精神永远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陈子昂主张诗歌应继承现实性传统,反映现实内容,表现出风骨和兴寄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3.
章炳麟在其代表作《文学总略》中,对阮元“沈思翰藻”的文言说进行了尖锐批驳,并从现实出发,从文字学角度对“文学”和“非文学”各类文体作了重新界定。这种文学观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发韧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曹丕的文学观王开国《典论·论文》中所谓“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价值论,是在为文学的独立地位张本呢,还是将文学引向非文学的歧途?围绕这个问题,承续着历史上对丕植二兄弟文学业绩大小的不同说法,文学界断断续续的讨论至今也没有结束。上述论争的焦点集中在对...  相似文献   

15.
两汉以前,我国没有文学理论方面的专门著作,文学思想是包含在整个学术思想之中的.司马迁也没有建立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但是,我们如果细读他的《史记》和《报任安书》,便可以发现司马迁文学思想的丰富性和卓越性.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地总结司马迁的文学思想,对发展我们今天的文学事业,仍然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6.
史铁生以对人本问题的执著关注而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纯文学的典型代表。史铁生的创作特色来源于自己独特的文学观。史铁生的文学观具有鲜明的精神个性,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思想,在文艺理论领域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17.
杨维枚是元末明初文坛领袖,一生主要致力于诗文辞赋等传统文学样式的革新,尤其在诗歌领域倡导古乐府运动,并以他为首形成了一个铁雅诗派,在当时和后世影响深远。本文首次系统地论述了其基本的文学主张:一是以复古为旗帜,力图振衰起弊;二是以“情性”为本原,不受格套束缚;三是以自然为至沈,反对摹拟雕琢。  相似文献   

18.
晉代一百多年(三世紀末至五世紀初)中,出现了不少的文学理论家,如陆机、左思、摯虞、李充、葛洪等渲斜容^重要的当推陆机和葛洪:陆机的《文赋》奠定了古典文学理论史上的创作论的基础,而葛洪则继王充、曹丕之后对批评论有所贡献。目前学术界中对陆机研究較多,而对葛洪的理论则尚少探討,现在我们打算对他在《抱朴子》中所表达的文学观作个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西方现代派文学是在“反传统”的口号声中发展起来的。暂且不论这种“反传统”是否言过其实.但它调实有许多与传统文学通然不同的艺术特征.它的新颖性是人所共知的,因为,它的出现,伴随着一种新的美学观念的崛起。任何作家的创作,都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艺术的把握,或者说是对现实世界的审美的评判。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对丈学必须“真实地后映生活”这一创作原则的否定。我们承认文学是对生活的反映,但这并不仅仅是指认识论意义上的“反映”,更不是机械的反映,而是审美的反映。既然文学是“反映”,就必然有一个真实性问题,因为“真…  相似文献   

20.
伍德罗·威尔逊秉承基督教长老派思想,站在超验主义的立场反思科学主义,他批判结构主义造成的新迷信,坚持传统的文本解读策略。威尔逊的文学经典三原则维护文学的人文属性,体现出世纪之交的美国新保守主义思想,其文学观的时代意义在于用新古典主义重建社会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