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表征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历史和审美观念。本文就土族服饰发展源流、演变及特征进行分析 ,以期进一步探讨土族服饰中蕴含的原始信仰审美观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两个土族村庄中土族人的名字的调查,分析和介绍了土族命名习俗中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4.
6.
土族是全国56个民族中人数相对较少的民族之一,"班斯纳得那"是土族民间信仰活动的重要内容.目前,在有些土族聚居地,还保有这一古老的文化遗存.几年来,笔者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思考,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班斯纳得那"的文化蕴含进行了分析、整理,认为现在的"班斯纳得那"中尽管有其他民族文化的成分,但仍保留了大量古老的土族文化成分,对土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土族村落的空间结构及土族的空间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落景观是文化观念的物化表现,它受到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本文对土族村落空间结构从村落与村落之间、村落内部、庄廓及其内部三个层次进行分析,最后讨论了村落的同心圆结构。村落空间结构存在的一定意象可以让我们用与其相对应的“语言”来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土族民间团体嘛呢会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嘛呢会普遍存在于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的土族村落,是农村中老年居民自愿组成的民间团体.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嘛呢会的历史、构成、组织活动以及与村落管理系统的关系做了一些探讨.文章认为,嘛呢会是地缘、血缘和神缘关系三者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土族在宗教信仰体系上的多元特征.嘛呢会对于传承土族文化、整合土族社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是土族老年人进行社会参与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浅谈土族民俗中的生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族民间祈求生育的风俗所包容的文化内涵 ,反映了土族人民的良好愿望和民俗心理 ,文章对此研究和探讨 ,有益于革新除旧 ,建立新的生育观念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民间信仰作为本土宗教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域民俗文化的活化样本,具有极强的地方性特点。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任何一个地区与民族的现实发展都需要一个具有开放特质的地域空间,而开放总是他者与本我对其有所了解时方能实现。学术研究作为知识主体对人类共享知识的集结过程,有独立和依附两重特性, 相似文献
11.
2003年7月16日至8月17日笔者在青海省互助县东沟乡大庄村对土族农村经济状况进行了调查.期间采用查阅档案,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座谈会等方式对大庄村经济行业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了解.大庄是一个典型的土族村落,因此其经济行业的变迁对我们了解土族农村经济的过去和现状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土族女性祖母期的宗教行为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行为是宗教奥义的物化形式 ,并以自己的存在诠释和体现着宗教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而研究信仰者的宗教行为 ,有助于充分了解信仰者信仰宗教的程度 ,从而把握信仰者的心理态势和价值取向。祖母期的土族女性 ,由于身心的巨大变化 ,表现为一种比任何时候都更为成熟的宗教信仰者姿态 ,各种丰繁复杂的宗教行为既是这种状态的最好指标 ,同时也显示出宗教信仰和女性年龄之间的某种普遍性关系。本文重点描述了土族女性祖母期的宗教行为 ,也简析了其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15.
大通土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受周边汉族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独特的婚姻习俗,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体现了大通土族婚姻习俗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6.
青海土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封建王朝对中国西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统治制度。土司制度在青海土族地区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本文就青海土族地区的土司制度的渊源、特点、当地土司的概况及其影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论时间制度——以青海民和土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时间制度概念的基础上,考察了青海民和土族农业生产的时间制度及其实践,探讨了时间制度的形成.同时,认为农时、农事及仪式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塑造村落的仪式年度周期,存在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2003年7月16日—8月17日笔者参与了云南大学211工程重点科研课题———第二次全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中的土族村寨调查。通过对调查点———青海省互助县东沟乡大庄村这一土族村庄人口状况的深入调查,清晰折射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土族人口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