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张锁 《小康生活》1995,(12):26-29
仔猪断奶窝重,是衡量母猪生产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仔猪窝重越大,喂养母猪的经济效益就越高。一些喂母猪只追求产仔数,忽视了仔猪全窝的整体重,这是不科  相似文献   

2.
在40日龄和60日龄仔猪饲粮内添加0.5%的开胃助长精,经45d试验,60日龄断奶仔猪试验组日增重544.4g,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料重比2.81:1较对照组3.40:1降低21.0%;40日龄断奶仔猪日增重404.3g,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料重比2.67:1较对照组3.24:1降低21.3%。消化试验测定,仔猪饲粮内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钙、磷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在试验组明显提高,尤以钙磷提高较大。试验结果表明,开胃助长精对仔猪确有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新生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低,消化功能不健全,抗病力弱,生长快。因此为了提高仔猪成活率、断奶窝重,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着重抓好下面几点。(一)仔猪的防寒保温。初生仔猪生长适宜温度为29—35℃,随着日龄增加,体温调节能力逐渐增强,至三周龄时基本完善。为此要堵塞猪舍风眼,  相似文献   

4.
陈远见 《小康生活》1999,(10):21-21
四川省开江县农民张中成,饲养母猪已近四十个年头,摸索了专门用于哺乳仔猪补饲的经验配方,对仔猪提早补饲,60日龄断乳仔猪头平均重19—23公斤,比不补饲的头平均增重4—6公斤,每窝多增收入250元以上,不但增重效果显著,还能大大降低仔猪白痢和贫血病的  相似文献   

5.
提高母猪年产仔窝数是提高母猪繁殖力,增加养猪效益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大多数饲养母猪户多采用仔猪45~60日龄断奶.母猪年平均产仔1.5窝,若采取措施可将母猪年产仔窝数提高到22.5窝。每头母猪一年能多产仔5—10次。现将提高母猪年产仔窝数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哺乳仔猪早期补饲是当前养猪生产中的关键环节,灵活地运用这一技术可以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据我县对某养猪场20窝仔猪的补饲情况看,平均48日龄即可断奶,断奶窝重达107公斤,比常规饲养仔猪增加35公斤,  相似文献   

7.
华国锋同志在视察北京实验猪场时号召我们:“一定要重视科学研究工作,要提高产仔率,成活率,增肉率”。为提高母猪的繁殖力,特开展了本课题的试验研究。 一、研究目的 为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就需要从增加母猪的年平均产仔窝数、每胎产仔数、断乳重等方面着手研究,其中在增加母猪的年平均产仔窝数方面,国际上近年来的主要研究动向是仔猪  相似文献   

8.
高平 《小康生活》1998,(4):27-27
近年仔猪市价的提高,饲喂母猪的农户逐渐增多,如何饲养母猪促使其早发情,多产仔,每个养殖户都很注重关心,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供参考。(一)早期断奶。为使母猪早发情配种,可实行早期断奶。仔猪7日龄后喂9515膨化料,一个月断奶,母猪于断奶后约1周即发情。(二)中草药催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中草药制剂催乳散提高哺乳杜洛克母猪和长白母猪泌乳能力的试验。将13头杜洛克母猪和34头长白母猪随机分为催乳散组和对照组,在催乳散组的母猪饲料中添加1%的健乳散,从分娩第一天起连喂三周,可提高杜洛克仔猪的存活率,提高长白仔猪的三周平均窝重达4.85kg,且每窝猪仔数为8—11头者更为明显,达7.79kg,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用60日龄断奶长×本杂交仔猪进行60天肥育试验,探讨高铜复合添加剂对仔猪增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50ppm高铜复合添加剂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前30天平均日增重0.453kg,料肉比2.63:1,后30天平均日增重0.745kg,料肉比2.96:1,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增重提高14.5%,经济效益较对照组提高50%。  相似文献   

11.
选用罗曼褐壳蛋鸡152只.随机分成4组,基础饲报中添加0.5%、10%和1.5%磷脂为试验组,试验期30d。试验结果表明:各组间平均蛋重天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1.5%磷脂的试验Ⅲ组在产蛋数、产蛋率方面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1):试验Ⅲ组的料蛋比显著低于其他组,但蛋破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长江经济带的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基于PCA-SE-DEA理论的组合模型,对其科技创新效率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影响其发展进程的要素体系,并重点对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收敛检测,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成因.同时,基于C-D生产函数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因素在长江经济带当中的关联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目前未能达到我国平均水准;位于长江边缘地带的各省市在科技创新效率方面呈现出地区差异性,并且这一差异呈现扩大态势;在影响成因当中,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影响最大,科技投资、科技输出以及科技环境对于地区经济的良好发展尤为关键.因此,长江经济带需要整体调整和规划,构建协调机制,形成流域整体创新创业的良好运作系统,全方位提升科技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以含Fe、Cu、Zn、Mn等量的无机微量元素(Ⅱ组)、复合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Ⅲ组)和自制多糖微量元素络合物(Ⅳ组)分别添加于相同的基础日粮中试喂肉鸡。结果表明:Fe、Zn、Mn的吸收利用率以Ⅳ组最高,Ⅱ组最低,而Cu的吸收利用率却与之相反,Ⅳ组与Ⅱ组间差异显著(P<0.05)。肉鸡生长率以Ⅳ组最高,与Ⅱ组差异极显著(P<0.01)。料重比Ⅳ组最低,与Ⅱ组差异显著(P<0.05)。Ⅳ组与Ⅲ组间吸收利用率、生长率、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鸡肝、肾、肌肉中这四种微量元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都合符FDA卫生标准。饲用经济效益,Ⅳ组分别比Ⅱ组和Ⅲ组提高20.22%和3.87%。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政府需要承担起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其解决资金缺乏问题的任务。本文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机制以帮助企业增加自身资本积累,同时建立健全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和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来解决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缺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资源投入、研究成果、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流4个方面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部分“211”及省部共建的108所高校为研究样本,利用熵值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赋权,并对样本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发现:资源投入和研究成果的产出是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综合科研型院校以及部属院校高级创新能力较为突出;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并呈现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在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amei)育苗实验中,以对虾卵黄蛋白中氨基酸的组成比例为参考,将缬氨酸添加到虾片中投喂虾苗15 d后,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虾苗的生长速度基本一致,而投喂5-12 d的实验组虾苗体长明显优于对照组,增重率差异不显著(P=0 18>0 05),成活率差异极显著(P=0 001<0 01),实验组的成活率比对照组高5个百分点.可见在虾片中添加缬氨酸可以提高南美白对虾仔虾的蜕皮速度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保险公司市场竞争越演越烈,保险公司需积极进行技术改革以适应未来的市场环境。研究发现,在保险公司经营过程中,规模效率与技术进步率呈负相关关系,我国保险公司应适度牺牲规模效率以加快技术革新的速度;保险公司的利润增长效率越高,赔付率越低,则能够投入技术革新的资源就越多,技术进步率就越高;保险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比及ROE越高,技术进步率越低,这是由于公司过度重视所有者利益及回避创新风险所致;在我国保险市场中,外国保险公司下属分公司在技术进步率方面显著优于我国保险公司;具有综合经营特点的集团保险公司更能够从较高的市场份额中获得有利的创新环境,从而提高技术进步率。  相似文献   

18.
炳灵寺西秦时期立佛造像的共同特征是从贴体的薄衣内显现出人体解剖结构。炳灵寺第169窟第7龛残存立佛造像的基本风格承袭了秣菟罗系笈多时期佛立像样式,和其它西秦时期的造像一样,也程度不同的受到早期传入新疆地区的犍陀罗、萨尔那特式及当地的特点后形成的龟兹造像样式的影响。同时,在这种西域混合式造像风格的基础上又融合了本地的社会时尚及塑造者本人的一些审美情趣等因素,形成了以秣菟罗——笈多造像样式为主体,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风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日粮添加核苷酸对CCl4染毒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选用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四氯化碳模型组和四氯化碳+核苷酸组.四氯化碳模型组和四氯化碳+核苷酸组大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对照组大鼠注射橄榄油,每周2次,连续12周.对照组和四氯化碳组饲喂大鼠纯化饲料,四氯化碳+核苷酸组饲喂添加有核苷酸的纯化饲料.结果:在试验期内,四氯化碳组大鼠体重增长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第2、4、6、8、10周时差异显著,四氯化碳+核苷酸组大鼠体重增长虽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在整个试验期内大鼠的死亡率,四氯化碳组为20%,而四氯化碳+核苷酸组仅为7%;四氯化碳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MDA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和四氯化碳+核苷酸组高;从肝脏外部形态和色泽看,四氯化碳组表面油腻,有结节,四氯化碳+核苷酸组表面光滑.结论:日粮添加核苷酸对CCl4染毒致大鼠肝纤维化具有一定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