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法效益的方法论思考——以审判资源的成本配置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活动受到成本与效益原则支配,降低个案处理的公共成本,促使法院审理更多的案件,才更为符合司法正义精神。应合理配置司法职权,而不是根据案件数量增加司法资源的总量。在理念层面,成本效益原则要求改变对司法公正与司法成本关系的认识;诉讼制度的设计应当更加便利当事人提起诉讼;要通过程序机制解决纠纷,保障诉讼效率。在审判管理层面,要建立纠纷解决分流和案件繁简分流机制,通过精细化管理,促进案件规模化处理,从而节约诉讼资源,实现司法效益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小额诉讼制度的改革探索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总体上循着"试点——修法——再试点——再修法"的改革逻辑不断推进。改革突出了应对法院"案多人少"审判压力的问题意识,较少基于当事人立场考虑程序设计问题;突出了小额诉讼程序作为"繁简分流"司法改革一环的定位,较少对小额诉讼程序独特的功能定位和当事人必要的程序保障进行深度思考,导致制度设计的理想与现实效果发生较大偏离。我国在民事诉讼制度改革中,应当赋予小额诉讼制度新的功能定位,不宜将其作为应对"案多人少"问题的举措,也不宜继续将其纳入"繁简分流"的改革逻辑,而应回归保障基层民众接受司法裁判权的功能定位。小额诉讼也不应是一种司法制度供给的"残次品",应从程序选择权、公正审判权和程序救济权等方面加强对当事人的程序保障,通过保障小额案件审判公正的底线,促进小额诉讼制度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由人民群众的代表与法院的审判员共同审判案件 ,行使国家审判权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把人民群众提到法官的地位 ,分享国家和法律赋予的审判权力 ,是吸收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建立和完善 ,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实施中及与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存在一些矛盾 ,难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 ,健全、完善有中国特色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民主和法治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应当引起我们…  相似文献   

4.
法院作为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安定的前沿阵地,理应承担更高的治理之责。然而近年来,基层法院出台大量应景式措施,出现解纷功能异化、资源分配不均、角色定位模糊的问题。究其原因,除了制度规则供应不足、考核机制固化、司法的谦抑性等多方面的制约,根源仍在于基层法院在治理格局中的职能定位不清。在回应型司法的语境下,为破解当前困境,应从司法谦抑和司法能动的关系出发,以个案裁判为基本引领,确认法院参与社会治理的应然定位是司法裁判。基层法院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应遵循适度性、适时性和适格性的原则。基层法院应从源头预防、类案引领、诉内防治、风险管控四个维度打造“判决导向型”的协同化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陈伟健 《南方论刊》2022,(2):59-61,69
近年来立法机关通过积极进行刑事立法来应对风险社会背景下公共安全的需求并回应社会对公共秩序的担忧与关切.伴随着刑事立法的扩张及犯罪圈的扩大,司法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而构建认罪认罚从宽及刑事速裁等相关制度是实现案件繁简分流、提高司法效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院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受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影响,诉讼维权日益寻常化,法院收结案数日益攀升而步入“诉讼社会”。法院审判压力增加,民众认可度却未同步上升,司法呈现出二律背反难题,原因之一便在于司法公信力不足。司法公信力的提升应以民众的司法需求为出发点,以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为突破口,尊重并遵循司法规律,从裁判公正公开与权威、提升法官素质、构筑社会诚信体系、完善市场机制等方面,逐步提高法院在国家治理架构中的地位,通过加快法治中国进程来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欣 《东岳论丛》2007,(5):172-174
被告人口供对于公正和效率,秩序和自由等价值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必须通过合理的诉讼程序才能得以实现。如果不分有无被告人口供,一律适用同样的审理程序,则起不到案件繁简分流,节省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确立了统一的简易程序,这对于促进案件繁简分流,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成本有重大意义。然而,简易程序在被告人自愿性保障、量刑优惠、程序的转化、公诉人出庭的规定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应当进一步完善被告人自愿性的保障机制,明确选择简易程序的量刑标准,具体规定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的情形,充分发挥庭前会议的作用,有效衔接简易案件的开庭审理。  相似文献   

9.
刘萍 《齐鲁学刊》2012,(5):100-106
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价值目标是建设法治社会。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需要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水平。应以保障人权、公平正义、民主参与和权力制约的法治理念为导引,进一步完善民生民权保障的法制;加强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法制模式;强化公众民主参与机制;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健全多元化的公民权利救济机制,拓展法院的司法功能。  相似文献   

10.
司法改革是近年来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与中国司法改革的现实需要密切相关。司法腐败现象比较突出;法院审理案件效率低下,甚至有些已经到了使案件当事人无法容忍的地步;简单裁判的现象严重,案结而事不了,申诉案件激增,人民群众对法院的不信任日渐加深。适应中国实情的司法改革应注意要正确认识司法在社会中的地位;要慎重运用司法裁判权;推行"阳光司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法治中国的建设绘就了新的蓝图,就如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破除改革的难题和阻力,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举措。本文在分析总结十八届四中全会赋予法院的新使命的基础上,结合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推动法院工作科学发展中的已有探索,思考在依法治国背景下法院工作如何不断改革创新提升司法公信。  相似文献   

12.
法院调解是我国一项优秀的法律文化与司法传统,但目前法院调解工作中未能充分展现调解的价值所在.基于人大代表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邀请人大代表协助法官开展调解工作成为一种有益的司法尝试与探索.这不仅在我国宪法、民事诉讼法及代表法中能找到直接的法律依据,而且有利于提高纠纷的解决效率、拓展人大代表履职方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监督以及推动民主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3.
从法治的角度看,我国法院管辖范围的欠缺是:法院不管辖宪法案件和抽象行政行为。法院不管辖宪法案件,宪法中的民主、公民基本权利、国家法制的尊严和统一性等就得不到充分的司法保障;仅仅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的实施困难很多,监督难以落到实处。法院不管辖抽象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就成为法律灰区,枉法行政和腐败现象也从而滋长。实际上我国宪法已经为法院管辖宪法案件和抽象行政行为提供了足够的依据,为了弥补我国法院管辖范围的欠缺,可采取以下两项措施:一、由全国人大通过专门立法,授权法院管辖宪法案件,同时确立法院管辖宪法案件的具体形式和程序;二、由全国人大修改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废除其中有关排除法院管辖抽象行政行为的规定,转而明确规定一切行政行为均应接受司法管辖。这对于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7,(5):211-218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修改应当定位于厘清检察权的内涵和外延,进而合理配置其各项权能并理顺运行模式。在梳理检察机关组织架构和权能配置过程中,给予派驻基层、社区检察室必要的"名分"极其重要,同时,赋予派驻基层检察组织全部的检察权能,尤其是以公诉权为代表的诉讼权能,有利于推进深化检警一体化司法改革。派驻基层检察诉讼权能需从三个层面进行配置:一是行使各项诉讼权能要以法律授权为前提,《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修改为此带来契机;二是基层检察诉讼权能的行使遵循繁简分流原则,以轻微案件的诉讼为起点,循序渐进地配置完整诉权;三是通过试点先行的改革方式逐步实施基层检察诉讼权能。  相似文献   

15.
<正>8月23日,湖南省廉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张慧在光明日报撰文: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文章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法治不仅要求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善的执法机制、普遍的  相似文献   

16.
案件质量评查,又被称为案件质量监督管理或案件质量内部监督,是人民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在实现“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中的创新与突破,是审判监督改革的产物。案件质量评查是我国司法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新现象,良好的制度设计与良性的制度运行,必然会给我国司法现代化进程增加有益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我国的司法权威还需进一步完善,民众的法治意识尚需进一步提高,不能正确理解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差别,法院的裁判文书显然没有产生应有的信服力,民众渐渐依赖于信访、上访,导致集体访、越级访、缠访、闹访等现象不断增多,处理稍有不慎,不仅影响到法院正常的工作秩序,更有损司法权威,人民法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访压力。在这些信访案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交通肇事案件引起的,笔者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此类犯罪引发的涉诉信访案件的困境及成因,并提出了粗浅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在文明司法和女性解放运动的推动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离婚案件日渐增多。以南京国民政府为主体的治下法院虽对此类案件进行了具体审判,但其运作却暴露出中国近代社会司法转型之艰难。表面上,南京国民政府治下法院坚守了"依法审判"的原则,但实际上,它却视女性维权能力之高下,作出了不同判决。  相似文献   

19.
一个城市能否实现跨越发展,文化和法治将起到主要作用。经济和社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法治文化,追求"治以法尊"的管理目标,依靠法律、法治才能让社会更加有序、和谐,才能让民众感觉到稳定安心。近年来,各级法院积极探索法院文化建设的新路子,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努力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企业刑事合规改革是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开展的,人民法院正积极探索参与改革。企业犯罪暂缓起诉制度作为我国改革的借鉴对象,可以分为法院程序审查模式和法院实质审查模式,二者均以法院司法审查权制约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司法为民是我国法院审判权的本质属性,为了实现公诉权与审判权的平衡,应当赋予人民法院对企业合规案件开展实质性审查的权力。构建适用于非轻微经济类企业犯罪案件的“企业合规撤回起诉程序”,由法院进行实质审查,在通过检察机关的延期审理申请并决定中止审理后,合规考察才正式启动,相关工作以“检察主导+法院监督”的方式开展,最终由法院对“真合规”的案件裁定准许撤回起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