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公共政策的执行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策网络"不同,中国的政策执行结构具有转型国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中国"有限分权"的正式执行结构和"关系主导"的非正式执行结构时分时合,时而相互促进,时而彼此抵突.因此,中国公共政策的执行结构会有不同的模式,从而影响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2.
高建华 《河北学刊》2007,27(6):83-86
消除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提高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程度,是公共政策执行学者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公共政策执行主体角度思考,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主要源于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理性逐利"的结果。消除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产生之政策执行主体因素,应加强行政伦理建设,培育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公共"精神;加强对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正面的利益激励,增强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有效执行公共政策的诱因;加强对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政策执行活动的监督和控制,防止公共政策执行变形和走样等。  相似文献   

3.
已有的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研究强调理性和规范性,遵循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对我国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复杂状况解释略有不足。将政策执行中的执行主体多元协调活动补充到已有研究思路中,构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修正型框架,可以有效解释因为执行过程中的协调不确定性带来的公共政策执行问题。相应地,推进执行主体的多方对话的常态化,构建基于"协同治理"的利益表达机制,在强化信息收集和监督的前提下,适当给予执行主体自主权会有效改进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协调效果,提高政策执行质量。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执行成效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现象,表现为选择性执行、机械性执行和替换性执行等。政策执行偏差存在的原因有政策本身存在缺陷、政策执行者素质不高等。为了提高公共政策执行的效果,应该采取多种措施防治政策执行偏差。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学新  杨芳 《理论界》2007,(12):44-45
政策能否顺利执行在整个政策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内容。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主要包括:1.公共政策本身。2.政策执行主体。3.政策目标群体。4.政策执行资源。研究这些因素,对更好地执行政策、发挥政策的功效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西方公共政策执行模式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公共政策执行模式主要有以下七种:过程模式、互适模式、循环模式、博弈模式、系统模式、综合模式、组织模式.上述公共政策执行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主要按照以下四个构建标准来建构政策执行模式:一是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二是政策执行遵循的原则;三是政策执行的过程;四是政策执行的途径.上述公共政策执行模式也有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几种主要政策执行模式所涉及的影响因素过多和繁杂;二是几种主要政策执行模式缺乏对现实政策执行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可行性;三是几种主要政策执行模式均忽视了政策执行者在政策执行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公共政策执行研究正成为公共政策研究的显学.公共政策执行研究在理论渊源上经历了从政治学到行政学到公共政策学再到公共政策执行的历史转变.开展公共政策执行的不同学科视野研究对进一步深化对公共政策执行研究历史缘起的认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执行体制是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根本性因素。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体制性原因主要是官僚制公共政策执行体制、公共政策执行参与体制和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与责任追究制度存在问题所致。公共政策有效执行需要公共政策执行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9.
浅谈公共政策执行中自由裁量权的必要性及其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自由裁量权作为现代国家公共政策决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政策执行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已成为法治原则不可或缺的补充形式而广泛存在。一方面,公共政策执行中的自由裁量权有其不可争的存在基础和必要性。现代国家公共政策决策过程中缺失自由裁量权是不可能的,亦是不切实际的。另一方面,公共政策执行中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又迫使对自由裁量权进行有效的监控。  相似文献   

10.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一个有机、协调、动态、整体的政策执行系统,将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效果有机联系起来,进而更好地实现政策目标。因此,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研究须跳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二元思维,采用"整合式"的视角,统筹考虑政策阶段间的相互关系,辩证地、系统地分析执行环境、结构、行动者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为提升公共政策执行力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立法的结束就是法律适用的开始。在《行政强制法》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模糊问题需要澄清,实务中具有代表性的争议问题主要有:何种法律规范形态可以设定或规定行政强制措施、强制执行方式;不同行政强制行为之间如何合并适用;执行罚和代履行费用等公法之债如何实现。对这些问题的辨析和解决,关系到行政强制法律制度的适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法总则》第9条确立的绿色原则属于限制性原则,是民法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的积极回应。《农村土地承包法》作为民事单行法,应当贯彻绿色原则。农村土地流转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要实现方式,贯彻绿色原则是其重要任务。《农村土地承包法》应在目的条款中增加规定绿色发展理念,创设农民生态环境权;明确规定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农村土地流转合同无效,增加农村土地流转的环境保护附随义务,限制流转合同的履行方式;在农村土地流转的侵权责任方面,增加规定惩罚性赔偿制度,拓展恢复原状的责任承担方式。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去年年初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了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在同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又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纲要》的印发,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主要内容、实践活动、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都作了明确而具体的界定,必将有力地指导和推动全民的道德建设,从而更好地发挥法治在提高公民素质方面的作用,在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方面的作用,做到德治与法治并举、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浙江省政府颁布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对非公有制经济加大金融支持、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支持以及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等有关条文规定及其在落实中面临的困难,阐述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农民农业生产质量效益较低,是导致其农业经营增收乏力的重要原因。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对提高农民的农业经营质量效益有积极作用,有助于破解生产成本高企、同质化低价竞争、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不足、生产经营风险高的困局。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促进农民增收,会遇到小农户较难直接对接"三品一标"行动且与"三品一标"的要求不够适应、规模农户投资"三品一标"的成本压力和收益风险较大、农产品"优质不优价"等难点问题。为此,要构建小农户与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有效衔接机制,适应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要求提升小农户发展能力,降低规模农户投资"三品一标"的成本压力和收益风险,建立健全农产品优质优价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家庭政策作为社会政策的一种,正在逐渐受到重视,但社会政策中的家庭概念却非常模糊,以至于在政策执行中遇到困难和有失公平.本研究反思中国的"家庭"定义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脱离,以世博大礼包这一政策为个案,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力图描绘世博大礼包这一政策从政策制定到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有关家庭、家庭户的讨论和争议,展示在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家庭概念的不稳定与冲突,尤其是居住、户口与家庭认同三者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分析家庭政策中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可能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和最大特色就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稳定承包权,把经营权从承包经营权中独立出来使之放活,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然而,放活农地经营权,涉及承包权与经营权的权利关系、土地经营权是否可以抵押、土地流转方式对抵押的影响、实践中可能产生的抵押风险等一系列政策、法律和实践操作难题,只有采取有力措施破解这些难题,才能推进"三权分置"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三权分置已成为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既定政策选择,理论研究不应仅停留在政策认知层面,而应进行执行效果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当前传统农区三权分置政策执行面临一系列的风险,并受到政策执行受众、政策执行制度环境、政策自身特征、政策执行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传统农区三权分置政策执行亟须进一步配置和完善"三权"权能,实现立法与政策相衔接,剥离土地的附加功能,重视政策群的系统效用。  相似文献   

19.
党政关系是党的执政方式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党政不分在历史实践中已经被证明不成功,而党政分开也存在弊端和局限。本文从党政分开的维度探析了村级党政"一肩挑"模式推行的背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证了其推行的可行性就完善村级党政"一肩挑"模式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反思我国紧急权的行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宪法上的紧急状态条款 在2004年<宪法>修改之前,我国宪法上并无紧急状态的字样,但相关的制度是存在的.以1982年<宪法>为例,该法第66条第18、19、20项分别规定了战争状态、动员和戒严,其中动员就是战备状态或紧张状态,戒严主要针对内乱.由此可见,紧急状态的四种典型类型中,除灾害状态外,战争状态(国防状态)、紧张状态、内乱状态其实在我国宪法上都有体现.2004年<宪法>修改以后,戒严在宪法上虽不存在,但仍然有<戒严法>的调整.①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