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陆建人 《创新》2011,5(4):5-9,134
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双方的经济合作已开展了20年,形成了一整套机制,领域逐步扩大,取得了显著成果。最近,双方的经济合作又出现了一些新进展。展望未来,在加快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双方还面临着经济和政治安全方面的重大挑战,需要双方携起手来,精诚合作,共同推进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回顾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四年半来的历程进行系统回顾和总结,重点分析早期收获计划、货物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等几个重要方面,最后对其前景及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做出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把"泛北部湾合作"放在东盟及其与中国关系的新发展背景下,作一个多维的审视,泛北部湾合作应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要在实现中国和东盟互利共赢的战略指导下推进。在经济合作的基本制度上,遵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原则和制度安排,借鉴GMS合作的一些做法,突出"泛北部湾"的特点、体现泛北部湾区域独特的合作优势,合作的内容可以尽可能广泛,提出能为东盟接受的行动方案或框架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是一个非常关键而且经济意义甚至政治意义极为重大的战略,它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相关问题并没有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与深刻研究,对它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政策层面上。所谓实际意义上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就是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市场充分对接、产业深度融合、政策有效协调"的自由贸易区。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还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加强国家间产业政策的互联互通、建立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和生产网络、构造多元化的分工"共荣"体系等等,以达到与东盟不同国家的不同产业双向嵌入并在总体上增加产业依赖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容静文 《创新》2012,6(3):76-78,127,128
根据中国与东盟签署的《第二议定书》,2011年1月1日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用新版原产地证(FormE),并对原产地规则项下的签证操作程序进行修正。此次修正的目的是促进贸易便利化,提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关税的利用率。进出口企业应随时关注协议的变化,以便在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中充分享受中国—东盟自贸协定项下的关税优惠待遇和提高通关效率。  相似文献   

6.
廖希林 《创新》2008,2(2):53-56
电子商务正在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新的贸易方式及经济增长点,但它目前还存在发展不大协调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并且结合本地区实际积极构建电子商务的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训和税收等国际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7.
自SARS、禽流感爆发以来,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在多次会议中频频谈及要加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运作实施,将对各合作成员以及区域整体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我们必须以战略的眼光来审视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的构建,创建一套科学、本土化的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新区域主义视野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金梅 《创新》2011,5(3):77-80
1990年代,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新区域主义"应运而生,它作为一种指导思想,推动着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等多方面的合作。通过认识"新区域主义"与"区域治理"的兴起与发展,阐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新区域主义视野下的区域治理模式,呈现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行经济发展建设、区域安全协作、区域治理制度建设,和谐社会关系的同构模式。  相似文献   

9.
10.
曹平杨鹏 《创新》2014,(2):62-65
作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业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支撑系统,是中国—东盟区域经贸发展的推动力。充分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若干法律问题,对于推进中国—东盟物流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彦  王辉 《学术交流》2004,(12):80-8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和东盟各国顺应时代潮流的新举措。但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如亚太经济合作格局的复杂性、东盟区域内部合作的矛盾性、中国与东盟在贸易与吸引外资方面存在的竞争性、双方增强互信的艰巨性以及国际政治及经济格局的复杂性对其的影响等等。在充分认识困难的基础上,中国与东盟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区域合作形式的关系;中国要认识到帮助东盟发展的必要性,实现双方互惠互利;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其经济的互补性;增进沟通和互信,加强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协调域内外国家关系,加强中日韩互助合作,最终顺利完成亚洲的区域整合。  相似文献   

12.
滇桂合作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转变与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铁军 《创新》2009,3(7):25-28
云南与广西同处珠江中上游,同是中国面向东盟的前沿。两地合作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虽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两地相对独立的区域利益、地方利益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及其他因素,很难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和合作关系。但目前云南和广西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变化,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下,两地合作的模式也应随之转变与提升。  相似文献   

13.
杨民 《创新》2007,1(3):29-32
科技合作交流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内容。借助目前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地位的不断上升,广西也应把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作为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已经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其研究大都集中在与东盟密切联系的地区,例如东北亚(中国、日本和韩国)和"东盟+3"。通过加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从中国—东盟发展历程看,"中国+东盟"合作模式为区域经济合作带来诸多的契机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陆峰 《创新》2010,4(4):30-33
中国和东盟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不仅是中国国家整体外交的需要,也是中国金融业可持续发展、金融业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目前,中国与东盟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主要表现为银行边贸结算和互设金融机构。中国应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等机遇,完善合作机制,分三个层次展开与东盟国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  相似文献   

16.
钟启泉 《创新》2007,1(1):56-60
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当前提高地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一轴两翼”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推进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通过对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未来前景、理论及现实依据的分析,“一轴两翼”将对深化中国-东盟合作发展有着重大的政治、经济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蒙丽  廖杨 《创新》2009,3(6)
广西在西部大开发、"9+2"和"10+1"中取得了初步成效。要确保广西民族关系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发展,不仅应该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部及其与广西其他民族地区的协调发展,而且应该避免使其成为泛珠三角经济区、西南经济区、泛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依附区域,才能真正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与龙共舞--评东盟眼中的中国威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 ,中国威胁论在东盟国家内部颇有市场 ,作者认为东盟对中国威胁的理解又可根据东盟各国具体情况而不同 ;同时 ,总体上讲 ,东盟理解的中国威胁也分为现实的、潜在的与经济层面的威胁。作者认为东盟国家应该积极地调整心态 ,走出固定的思维模式 ,积极地迎接来自中国的挑战与竞争 ,在 2 1世纪与龙共舞已经是东盟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周士新 《创新》2012,6(5):122-125,128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济合作近年来呈现出较快发展的态势,正成为东亚地区整合的重要模式。这不仅体现在中国与东盟以及日本、韩国为预防东亚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努力推进清迈倡议多边化的进程中,更体现在双方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促进了双方关系在更多领域的发展,对构建东亚地区整合具有积极意义。中国对支持东盟在地区合作中发挥领导者作用的立场不仅稳定了双方关系,对构建东亚新秩序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杜承秀 《创新》2014,(3):93-97
产生中国涉东盟商贸纠纷的原因有多种。对中国涉东盟商贸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必须秉承协商解决、高效解决、多手段解决、灵活性解决及政府积极主动解决等理念。构建中国涉东盟商贸纠纷解决机制的当务之急是完善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的中国—东盟商贸纠纷解决机制及其配套措施,致力于构建一体化的中国—东盟商贸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