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约及其散曲宁恢(一)八○年,隋树森先生《全元散曲·续补遗》中,据罗振玉旧藏本《阳春白雪》,辑得王大学士[仙昌·点绛唇]套数两首,未能考知其人。八四年,先生编《全元散曲简编》时,录其中一首云:“王学士,名氏生增不详。元散曲家姓王而授翰林学士的,仅见王...  相似文献   

2.
元代罗宗信说:“世人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①这“大元乐府”就是人们常说的“元曲”。罗烈在《元曲、散曲的本义》中说:“大元乐府(元曲),以小令为主,不是套数,更非杂剧。”②羊春秋说:“要正名,要为散曲争得其固有的地位,使之无可争议的与唐诗...  相似文献   

3.
关汉卿散曲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关汉卿的散曲,所得的印象与读他的杂剧迥然不同。在杂剧里,他咒天骂地,挥斥方遒;在散曲里,却自暴自弃,忧思百结,一股浓烈的狂放之气扑面而来。从内容上看,关汉卿的散曲相当大一部分写的是纵酒行乐。《全元散曲》所辑关汉卿的散曲开篇第一首便是:“四时春富贵,万物酒风流,澄澄水如蓝,灼灼花如绣。”把酒列为万物风流之首,可见他对酒的嗜好。在《闲适》四首中,前两首都是写的饮酒。其一:“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  相似文献   

4.
<正> 元代曲家钟嗣成,字继先,号丑斋,汴梁(今河南开封)人,约生于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卒于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或略后,因撰有《录鬼簿》而对我国戏曲史学有着开创性的贡献。据《录鬼簿续编》载,除《录鬼簿}外,他创作过七本杂剧,所编小令、套曲极多。可惜杂剧均已不存,现传世的仅有小令五十九首和套数一套。在他的散曲作品中,《吊宫大用》等十九首(凌波仙)曲因原附在《录鬼簿》各曲家小传之后,很少被单独论及。其实,它们独树一帜,在以曲写史和艺术审美方面具有很高价值,是元人散曲中一束别具风姿的奇葩,值得我们细加品味。  相似文献   

5.
重评乔吉杂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吉,字梦符,太原人,约生于1280年,死于1345年,是元代后期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他一生沦落“江湖间四十年”,晚年“欲刊所作”,但未成,后病死在家。元明时有人将他的散曲编辑成集,有《惺惺道人乐府》、《文湖州集词》和《乔梦符小令》三种;部分杂剧也被明人收入一些杂剧选本。乔吉对这样一位在元代后期颇有影响的杂剧家,不少学者已有评论,这里笔者拟再作探论,以助于对乔吉的剧作进行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选人新编初中第五册语文课本中的小令是元代散曲大家马致远最负盛名的作品,它以短短的二十八个字,描绘了一幅萧瑟悲凉的深秋晚景图,抒写了沦落天涯者的访但苦闷之情,确实是“深得唐人绝句妙境”(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佳作。然而,人们在分析这首小令的时候,往往把小令中的主人公“断肠人“理解为一般远游在外,思念家乡的旅人形象。这未免降低了作品的思想意义。其实,只要我们把元代社会现实和马致远本人的遭际同这首小令联系起来考察,就不难理解,小令所…  相似文献   

7.
杨镰 《殷都学刊》2002,(3):56-58
20世纪的元代文学研究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元代文学文献的发现与研究。元曲是 2 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显学。元曲文献陆续复现于世 ,又是学科人才辈出、成果卓著的推动因素。《孤本元明杂剧》、《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录鬼簿》(天一阁蓝格抄本 )、《笔花集》、《小山乐府》……这一系列珍本秘籍的发现 ,以及大型文献集成《古本戏曲丛刊》等的影印出版 ,是《宋元戏曲考》、《元曲家考略》、《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元代文学史》等著作的催生剂。隋树林《全元散曲》是第一部元人作品的全集 ,而《元曲选外编》则接续了明人臧懋循的工…  相似文献   

8.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会稽人。他是宋末元初的著名词人,有《碧山乐府》(又名《花外集》)传世。《全宋词》在孙人和《花外集》校本外,增辑十三首(其中据《阳春白雪》辑得六首,据《绝妙好词》辑得七首),共得词六十四首。除此之外,碧山的作品几无可见。这对考证他的生平,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近几十年来,不少学者致力于王氏生平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清初词人朱彝尊辑《词综》二十六卷,汪森增补十卷,合共三十六卷。收录唐、五代、宋、金、元词2253首,作者659人。为一部著名词选。该书卷二十“周密”名下注云: “有《草窗词》二卷,一名《蘋洲渔笛谱》,”此说一出,相沿成习,讹误传承,无人细究,几成定论,贻误非浅。 修订本《辞源》四册“蘋洲渔笛谱”条云;“元·周密撰。二卷。密,南宋末人,号草窗,故其词集又名《草窗词》。” 1989年版《辞海》再订本上册草部“蘋洲渔笛谱”条释文云:“又名《草窗词》。词集名。宋末周密(号草窗)作。二卷。朱孝臧《疆村丛书》本,于二卷外,收有清·江昱所辑《集外词》一卷及考证,附朱氏所撰校记一卷。”而“草窗词”条更直注为:“即《蘋洲渔笛谱》”。 以上三书同执一词,皆以《蘋洲渔笛谱》与《草窗词》为异名同书。而考校实际则不然。看来,颇有考辨以正视听之必要了。 两书皆收入《丛书集成》初编,《草窗词》编号  相似文献   

10.
唐圭璋先生编《金金元词》中,据明注砢玉《珊瑚网名画题跋》卷八,收入元人题《碧梧苍石图》“清平调”词十六首。1983年11月,我在故宫见到《碧梧苍石图》真迹,录下画中可见之题词。今将其中可资补正的材料略述于下: (一)此图为元人陆行直作,水墨立轴,画两株梧桐与一块顽石,故名《碧梧苍石图》。 (二)图上方有明代刘稽(绥轩)跋语:“……《碧梧苍石>一幅,姑苏汾湖湖天居士陆行直甫之  相似文献   

11.
金亡至南宋灭亡(1234-1279)前的蒙元时代,就词曲嬗递过程的文学生态而言,“乐府文学”流衍的含义系指存在着一个“亦词亦曲”的阶段;其次则指在曲体体式形成、确立后,仍复有一个词曲并行而同被目为“乐府文学”的时期。词曲的合流为“乐府”而并行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又因其所属音乐体系并非同一个,这种“并行”、“合流”也必然是阶段性的。元人广义的“乐府”观中是包含着那部分在蒙元特定时期仍然可歌的词体文学的,元人明确区分词曲的自觉意识乃萌生、形成于元代中后期。元人“乐府文学”观的建构的一个基本导向就是严雅俗之辨及其下的尊体意识,元人“乐府观”中的尊体意识最终结出的是“大元乐府”与唐诗、宋词有同等文学史地位的“鼎足论”。  相似文献   

12.
一诗学之影响于宋代词学,最突出表现在以诗言志歌咏言的古老观念说明词的起源和产生。张侃说:“陆务观自制近体乐府,叙云:倚声起于唐之季世。后见周文忠题潭该乐府云:世谓乐府起于汉魏,盖由惠帝有乐府令,武帝立乐府,采诗夜诵也。唐元稹则以仲尼《文王操》,伯牙《水仙操》、齐牧犊《雉朝飞》、卫女《思归引》为乐府之始。以予考之,乃赓载歌,薰兮解愠,在虞舜时,此体固已萌芽,岂止三代遗韵而已。二公之言尽矣。然乐府之坏,始于玉合杂体。而《后庭花》等曲流歌淫侈,极而变为倚声,则李太自、温飞卿、白乐天所作〔清平调〕、〔菩萨蛮〕、〔长相思〕。我朝之士晁补之取〔渔家傲〕、〔御街行〕、〔豆叶黄〕作五七字句,东莱吕伯恭编入《文鉴》,为后人矜式。”张氏论“乐府”词之起源,忽略了古赓歌与今曲子的区别,谓其源远流长,萌芽于虞舜之时,其尊体探本之  相似文献   

13.
由潘慎、孙安邦、胡懿安等编撰的《词律辞典》,近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集唐宋以来词调之大成。共收词调1150个、词体3000个,比康熙时编纂的《钦定词谱》多三分之一左右。凡常用调、僻调,无分雅俚,兼收并蓄。在采集词调上,本着“宁溯其源,不逐其流”的原则,扩大了唐声诗的收集范围,剔除《词谱》中的元人小令,同时纠正了《词律》、《词谱》沿袭之误。澄清、辨伪之外,重新校勘了词律中的可平可  相似文献   

14.
宋词的抒情和比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词为诗体之一。一般说来,诗长于抒情,文胜于事理。但是,如同文主事理而不排斥咏景抒情一样,诗主抒情也不摒弃叙事说理。以叙事论,《诗经》中的《生民》、《公刘》、《出车》、《六月》诸篇,就有“周的史诗”之称;汉魏乐府民歌也不乏《孔雀东南飞》、《木兰诗》、《陌上桑》等名作;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新乐府》、《秦中吟》、《琵琶行》、《长恨歌》,也都是叙事诗或叙事成分很浓的抒情诗。以说理言,魏晋有“玄言诗”盛行,唐有杜、韩的以议论为诗,宋诗则以议论化为其主要艺术特色之一。相比之下,词作为一种新兴诗体,一诞生就带有近乎纯粹抒情的特性,即以抒情为其“当行本色”。从西蜀的《花间》到南唐的《阳春》,几乎一色抒情小令。入宋以后,  相似文献   

15.
思伴之情真真念家之意浓浓──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有感黄剑朋被人们誉为元曲状元的马致远,在散曲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一首小令《秋思》响彻六百多年至今不衰,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其中洋溢着的思伴之情真真,念家之意浓浓,尤为突出。小令全文如下:枯藤老树昏鸦,...  相似文献   

16.
《中州乐府》,金元好问编,共收人词人三十六家,辑入词作一百二十四首。虽然仅为全部金词中的一部分,①不过作为现存唯一的一部金人词集,却有着较高的文献与词学价值。一首先,探索一下《中州乐府》的编撰宗旨及其原则。《中州乐府》原附于《中州集》后,故先得了解《中州集》的编撰过程,对此元氏《中州集序》言之颇详:商右司平叔衡,尝手钞《国朝百家诗略》,云是魏邢州元道道明所集,平叔为附益之者,然独其家有之,而世未之知也。岁壬辰,予掾东曹。冯内翰子骏延登,刘邓州光甫祖谦,约予为此集。时京师方受围,危急存亡之际,不暇…  相似文献   

17.
元曲中屡屡提及“稍瓜” ,为元人常食之物。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王留说 :“俺虽是庄农田叟 ,闲游北疃南庄。新捞的水饭镇心凉 ,半截稍瓜蘸酱。”又如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 :“秋收已罢 ,赛社迎神。开筵在葫芦蓬下 ,酒酿在瓦钵磁盆。茄子连皮咽 ,稍瓜带子吞。萝卜蘸生酱 ,村酒大碗敦。”对此食物 ,今有研究者认为 :“元人作品中所说之‘稍瓜’ ,可能即今之丝瓜。”(林昭德编著 :《诗词曲词语杂释》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理由有三 :一是从季节看 ,“秋季 ,吃茄子的时期 ,也有丝瓜可吃” ;二是从形状看 ,元人说“半截稍瓜”而不说…  相似文献   

18.
<正>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赵万里辑《漱玉词》说:“案汲古阁未刻本《漱玉词》收之,‘染’作‘点’,词意浅显,亦不似他作。”王学初《李清照集校注》:“按以词意判断真伪,恐不甚妥,兹仍作清照词,不列入存疑词内。”《全宋词》收入李清照词,注见《花草粹编》卷二。《四库总目提要》称《花草粹编》为明陈耀文编:“耀文于明代诸人中犹讲考证之学”,有“衷辑之功”。现仍作为清照词。这首词语言浅近,写得生动活泼,富有想象力。一开头写在卖花担上买得一枝花,但不说买得一枝花,却说“买得一枝春欲放”,就写得有  相似文献   

19.
一、对乐府是否“立”于汉武帝时期有关争论的简单回顾  汉武帝“立乐府”之说 ,最早源于班固。他在《汉书·礼乐志》中说 :“至武帝定郊祀之礼 ,祠太一于甘泉 ,就乾位也。祭后土于汾阴 ,泽中方丘也。乃立乐府 ,采诗夜诵 ,有赵、代、秦、楚之讴。”在《汉书·艺文志》和《两都赋序》中也有相似的说法。其后刘勰在《文心雕龙·乐府》中也说 :“暨武帝崇礼 ,始立乐府。”郭茂倩在《乐府诗集·新乐府辞》中亦曰 :“乐府之名 ,起于汉魏 ,自孝惠帝时 ,夏侯宽为乐府令 ,始以名官。至武帝 ,乃立乐府。”直至 2 0世纪七十年代之前 ,学者们多取此说…  相似文献   

20.
王世贞之于乐府诗的批评,主要反映在《艺苑卮言》一书中.此书的“乐府诗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乐府艺术论”、“乐府诗人论”、“具体作品论”,且各具成就与特点.王世贞对李东阳《拟古乐府》所进行的评价,早期与晚年之所以截然不同者,主要是因其内因与外因所导致,使得王世贞晚年不仅“自悔其少壮之误”,而且还“于论西涯乐府”,乃“三致意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