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云南斑铜工艺因其独特的材质与肌理、浓郁的民族风格、精湛的艺术技巧、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目前,由于生斑材料的短缺、传承方式的局限及其与现代生产的不适应,生斑工艺面临失传的困境;虽然熟斑工艺由于应用人工技术和化学显斑而有了一定发展,但并没有化解传统斑铜工艺在内容和形式上与现代社会的冲突.要发展和保护云南斑铜工艺,应通过积极宣传、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等来引导人们积极参与保护,通过建立专门学习和研究机构、促进产业化发展来加强技艺传承,通过融入现代审美元素、扩大社会用途、提升文化价值等来增强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2.
主要以云南省会泽县传统斑铜手工艺为主要对象,通过描述其产生与变迁过程,着重阐述传统斑铜手工艺在当代所面临的原材料匮乏等危机和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契机。通过对民间传统斑铜手工艺在应对“现代化”冲击时所表现出来的坚持传统与顺应现实的两难抉择的分析,对“现代化”概念进行反思,并且进一步探讨民间手工艺变迁中的价值冲突以及民间手工艺保护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的应用是当今实验力学发展的最主要热点之一,它是一种新的光测技术,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现代散斑光学测量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其他测试技术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已经成为实验力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测量方法.但是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微小位移和变形的研究,对于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工作比较少.采用C++Builder编程方法编制程序,并通过试验研究了其在桥梁工程检测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宋代铜产量比唐代大幅度提高,经历了神宗以前的上升趋势和以后的下降趋势,主要是由韶州铜矿的发现和铜产量的变动引起的,和技术进步、经营方式演变关系不大。韶州铜矿的发现具有偶然性,但又不完全是偶然的。包括韶州在内的宋代产铜州军中的绝大多数以及宋代最重要的铜矿,都出现于神宗时及其以前,而不是神宗以后。其主要原因是在铜生产成本升高的趋势下,官府收购价不能以相应的幅度提高,引起矿冶户实际收益趋于下降,导致民间找矿动力趋于不足。韶州以及其他铜产地铜产量的变动也与矿冶户实际收益的变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试论藏传佛教铜佛像外部特征与其制作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藏、尼泊尔铜佛坐像的分析,发现整体铸造铜佛像存在尺寸的限制,而这种限制符合西藏现存沙范铸造工艺的实际情况。通过对铜佛像文物和铜佛像作坊内实物的观察,发现不论采用铸造工艺还是采用锻打铜板制作工艺,铜佛像手部多数都采用单独铸造的方法制作。在铜佛像制作中,其形式要求导致了金属工艺的组合方式,金属工艺的组合方式又出于生产效率的考虑,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藏族传统铜佛像制作工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用数字散斑相关技术测定导电胶薄膜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数字散斑相关的方法研究了导电胶薄膜材料的力学性能,测定了不同加载速度、不同温度条件、不同湿度条件时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数字激斑相关的方法对于微电子薄膜材料力学行为的研究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光力学实验技术.  相似文献   

7.
用48个甘薯品种(系),研究了黑斑病抗性鉴定4种不同分级方法的鉴定效果.结果表明,用综合病斑直径分级的效果最好,其次是表面病斑直径 ,而涉及病斑深度的两种分级方法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8.
对于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丹阳铜",学界认为是西汉丹阳县、丹阳郡境内所产铜。其实它是指现代地质学上的自然铜。自然铜颜色为铜红色或浅玫瑰色、纯度非常高、延展性非常好,文献中称之为"纯铜""熟铜""似金""赤金""不出陶冶而生"等,即是根据这些特点而言。自然铜在中国分布于今湖北、云南、甘肃、长江中下游等地含有铜矿床氧化带,西汉丹阳县、丹阳郡即包括在其中,其历史上所产"好铜"也有被称为丹阳铜的记载,但丹阳铜之名并非源于丹阳县、丹阳郡,而是缘于"丹阳"代表的丹赤之色与自然铜的颜色一致。古代中医学把"黄铁矿"称为自然铜,掩盖了丹阳铜的真实面目,是引起丹阳铜问题产生争论及相关观点产生偏差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根据极化SAR图像的特点,针对传统空域滤波方法总存在降低相干斑与有效保持边缘纹理信息这一对矛盾,探讨了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极化SAR图像相干斑抑制技术,研究了两种基于ICA的极化SAR图像相干斑抑制方法,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及应用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方法能有效降低相干斑噪声,较好地保留边缘纹理信息,是一种有效的相干斑抑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美元指数、伦敦期铜价格等这些国际指标及国内宏观经济指标对国内期铜价格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究竟是美元指数、伦敦期铜价格等这些国际指标还是国内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指标在促使我国期铜价格波动中占主导因素.通过协整检验发现美元指数、伦敦期铜价格及国内宏观经济指标与我国期铜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构建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期铜价格的短期变动是如何向长期均衡调整的.  相似文献   

11.
分析电力系统供电电压中存在的电压波动和闪变及其抑制,电压高次谐波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其抑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借鉴现代考古学的方法,以特定的青铜器器型作为定点标准,考证《诗经》中位列第三的《周南.卷耳》篇形成于殷末一周初时段。这一结果,与近年考古发现及传世文献的记录一道,形成坚实的证据网链,确证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起源时间为殷末-周初时期。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积件思想的基本特点和作用,指出了运用XML技术进行积件开发的必要性,选择了Flash作为积件开发平台,分析了基于校园网的积件库的优势,探讨了网格虚拟教学环境实现机制与教学资源的集成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学生提供更为便捷和有效的学习途径,是现代教育应广为拓展的空间。文章从《自学考试〈工程测量〉网络助学课件》项目的研制出发,就网络课件的脚本编写、精炼内容、动画演示、Web页面设计等课件研制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可供借鉴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在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中,通过使用m athem atics软件对数字信号进行傅立叶变换分析,来讲解网络技术的中一些基本概念,强调交叉知识点的融合渗透,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1957年在晋宁石寨山出土了"滇王印",证实了古代"滇国"的存在,古滇国的青铜器种类十分繁杂,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滇"本身就是一个神秘的古国,其艺术的生动真实常常唤起一种经历的记忆与想象。给予我们美的享受。古滇青铜雕刻与图饰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充满了生活气息。生活实践,是古滇国青铜器艺术生动大胆的表现力、强悍灵动风格的基础。在古滇国青铜器中,雕刻图饰与器物是融为一体的,是古滇青铜艺术特有的构成形式。古滇国青铜器的艺术风格是非常写实的,布局上,疏密节奏的安排赋予韵律感与装饰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