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国60年来,中国一直重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翻译和研究。建国伊始,就开始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经典作家的文艺论著,但前30年主要翻译前苏联学者辑录的马恩论文艺、列宁论文艺的相关著作,改革开放新时期才开始有中国学者自主选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论著出版。这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另一特点是从对前苏联文论的单纯借鉴,转移到全方位地研究全球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重点研究长期被忽视的欧美国家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这对正在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和文艺理论的新中国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翟月琴 《晋阳学刊》2012,(4):136-139
胡适的《白话文学史》于1928年出版,至今一直处于不断地被阐释之中,然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呈现出不同的研究形态。关于《白话文学史》的研究可分为4个阶段:1949年前杂音交织的白话文学观念论争;1949年至文革结束期间官方话语规训下的"形式主义"批判;1979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新启蒙思潮下的文学史反思;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百态横生的跨学科交叉渗透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史研究5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5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经历了1949—1965年的走向繁荣阶段,1966~1976年的扭曲和停滞阶段,1977年以来的复兴、开拓和繁荣阶段。在第一阶段中,最主要的成就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以“三次革命高潮”和八大事件为主体的研究体系。在第二阶段中,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儒法斗争”史几乎代替了整个近代史,本学科的学术研究处于基本停滞和严重扭曲的状态。在第三阶段中,最主要的成就是学科创新,发展和开拓了文化史、社会史、早期现代化(近代化)和区域史的研究,呈现出整体性研究、中外融合、多学科交叉和反思创新的趋向。今后学术研究的取向,应按照本身的发展逻辑循序渐进,弥补以往研究中的薄弱领域,并根据中国和世界的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开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
197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不断取得突破,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时限已经确定为1840-1949,现代化史成为与革命史同样重要的研究主题,研究内容上发展出时期史、阶段史和年代史,研究方法上也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正迎来更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后,屈原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学者们力图用马列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对屈原的思想和艺术作出新的总结和评价。前三十年的屈学尤为偏重屈原的思想研究。这种状况虽至八十年代有所改变,但由于拨乱反正与深入阐述的需要,学术界也普遍重视关于屈原思想的讨论。这里,为了较详细和较客观地回顾四十年来屈原思想研究的方方面面,乃据我国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以及政治生活对学术研究的影响状况,分作三个阶段试述之。建国至反右斗争前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结束了受压迫、被奴役的历史。历史上曾被推崇为爱国爱民之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转换研究视角、更新研究理论、开拓研究方法,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研究的学术园地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运用现代化的视角、理论和方法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大量涌现。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这一目前已经稳固地居于中国近代史研究主流地位的“现代化取向”(有文章称为“新范式”“现代化范式”或“现代化史观”),一直以来却不断地受到了一些以捍卫“革命史取向”(有文章称为“旧范式”“革命史范式”或“革命史观”)自居和以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自居的学者、学术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移民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批中青年学者发表了许多富有价值的论著,1997年,著名学者葛剑雄先生主编的六卷本《中国移民史》出版,标志着移民史研究的最新成就,它问世以来,受到学术界广泛好评与关注。比较而言,国外学术界对移民问题研究的切入点往往在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迁徙活动,而就中国历史地理演变的客观情况而言,省际之间、特定区域之间的迁移显得更为重要。在六卷本《中国移民史》出版之后,区域性移民通史的研究便成为推进移民史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关键。以往学术界虽也有过一些成果,但缺乏系统性的归纳与整理,无论对…  相似文献   

8.
译者注:90年代以来,内地与香港学术界之间的交流颇为密切。然而,香港学界的一些新颖而独到的学术见解仍然未能及时为内地学者所了解,当这些学术见解仅以英文发表时尤其如此。译介这类英文论著实属必要。1990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香港大学历史系陈刘洁贞...  相似文献   

9.
学术上的推进,还是学术上的应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吾金 《学术界》2003,(3):14-16
我们这个时代在学术上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形式和内容的分离。从形式上看 ,近年来 ,新的学术刊物、学术论著和译著、学术研究上的新人不断地涌现出来 ,学术研究的经费也在不断地递增 ,很容易使人们产生“学术繁荣”的印象。然而 ,从内容上看 ,学术界的相当一部分研究成果仍然停留在“低水平重复”的水平上 ;学者们甚至不得不花相当一部分精力去防范“剽窃”这种低级错误 ,去批评“学术腐败”的种种表现形式。笔者认为 ,判断学术研究的现状是否“繁荣” ,关键在于 ,新发表的学术论著是否对前人和同时代人的研究结论做出了实质性的推进。我们这…  相似文献   

10.
建国45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作为青年史学工作者,要想在前人原有的基础上取得学术研究的新突破、新进展,就必须在不断探索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同时,积极调整和选择新的研究方向,开辟和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研究新问题,达到新水平。学术研究贵在创新。那些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普遍缺乏必要研究的薄弱点,尚未开垦的处女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课题等理应成为我们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切入点。我认为近代民众宗教意识研究便是一个需要大力开拓、深入探讨的课题。在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我们总会感到学术界比较…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转换研究视角、更新研究理论、开拓研究方法,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研究的学术园地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运用现代化的视角、理论和方法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大量涌现.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这一目前已经稳固地居于中国近代史研究主流地位的"现代化取向"(有文章称为"新范式""现代化范式"或"现代化史观"),一直以来却不断地受到了一些以捍卫"革命史取向"(有文章称为"旧范式""革命史范式"或"革命史观")自居和以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自居的学者、学术研究机构和学术刊物,用各种各样的名义进行的有失公允的批评乃至以势压人的棒喝.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文学批评家W·C.布斯的《小说修辞学》自1987年被译介过来,至今已20多年,其中布斯提出的隐含作者概念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硕。基于此概念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文章针对这段时间里中国学者关于隐含作者的研究进行了宏观扫描和微观透视,认为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不仅彰显了中国学者的个性丰采,并且与世界文学产生了对话和交流,它从一个侧面丰富并推进着中西文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国近代文学史,学术界一般指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至1919年的“五四”运动这八十年文学发展的历史。近年来,有些同志鉴于中国近代史起迄年代说的变化,也主张将近代、现代文学史合起来,统称之为中国近代文学史,即把中国近代文学史的下限定为1949年。我以为并不十分妥当。史学界有部分同志主张把中国近代史的时限定为1840——1949年,主要是认为历史分期应以经济形态和社会性质为标志。而中国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经济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后半叶,泰纳创立了自己的文艺理论体系,其艺术三要素理论受到中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并在中国长达半个世纪中不断被译介,其中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译介的高峰.中国学界或译介与宣传,或改造与吸收,或辨析与批判,由此使秦纳的文艺理论在中国产生深刻影响.同时,由于泰纳的文艺理论存在一些严重局限,许多学者对其理论弊端进行了严肃批判,试图消除由此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藏语言文字及其相关领域从来都是藏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部门。一般来说,学术界对解放后的情况比较熟悉,对1949年以前的情况相对陌生,曾有学者写过少数民族语言学史方面的著作。而本文专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境内在藏语言文字及其相关研究方面的主要学者及其著述作一简述,在资料上力求详尽一些,为学术界查检过去的研究成果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6.
黎明 《理论界》2005,(1):208-209
2004年6月,中华书局出版了由安徽财经大学曹天生教授主编,张琨、何英玉、王滢波等人翻译的《19世纪中叶俄罗斯驻北京布道团人员关于中国问题的论著》(以下简称《论著》)一书。该书50万字,大32开本。作为中华书局“世界汉学论丛”丛书中之一种,该译著有其丰富的学术价值,该译著从搜集资料、翻译到出版,历时8年。该书的编译,始于曹天生教授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王茂荫的研究。马克思之所以提到王茂荫,依据的是当时德国学者译自俄国学者的材料。而俄国学者的译文材料则是从当时的清朝政府搜集到后翻译的。为了查到俄译原文材…  相似文献   

17.
郭世佑撰写的《历史的误读》一书由北京三联书店2014年3月出版。本书以中国近代史的学术论文为主,以“史事归真”、“人物显真”、“史论求真”三个栏目予以编排.在“人物显真”之后接续与之关系密切的“史评道真”,以评论近代史的论著或相关学者为主。  相似文献   

18.
《江苏社会科学》2004,(2):237-238
苏州大学严迪昌教授承担的199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清诗流派与群体研究”,最终研究成果为《清诗史》,2002年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获得2003年度国家图书奖提名奖。这项研究成果是目前学术界第一部完整的清代诗歌史论著。该著作的突出特色及主要建树是:1.廓清“偏胜文学”史观对清诗认识的雾障,以整部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宏阔背景为视野,揭示了清诗的认识价值。诗史的宏伟性和丰富性,原由她的各个历史阶段的独异性和多样性构建成,脱卸去任何一个阶段,必将损伤其完整性。面对中国诗歌史最后三百年的发展进程,其中丰…  相似文献   

19.
追溯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时间原点 ,可以定格在 1981年。是年春 ,英国学者佩里·安德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中文版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 ,标志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引入了我国学术界 ,开始逐步影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时隔不久 ,徐崇温先生出版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书 ,开启了国内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先河。二十余年来 ,不仅形成了一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研究论著 ,而且除了少数难以翻译的文本以外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论著都被译为中文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业已成为高等院校相关本科和…  相似文献   

20.
杨天宏教授著《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 :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一书已于近日出版 (中华书局 2 0 0 2年 7月 )。这是迄今为止学术界第一部系统研究自开商埠历史的学术专著 ,是对近代中国口岸开放历史内涵一次新的、深层次的发掘。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历史历来为中外学者关注。马士 (H .B .Morse)的《中朝制度》、费正清的《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等西方学者的论著 ,以及张仲礼、隗瀛涛、罗澍伟、皮明庥等中国学者分别主持的对上海、重庆、天津、武汉等近代城市史的研究成果 ,令学者瞩目。虽然中外学者对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历史作了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