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三方面阐发了莱布尼茨微知觉理论的本体论意义:首先,充溢着欲求的微知觉作为比意识更为根本的规定使精神成为能动的实体,即主体;其次,作为本体的微知觉赋予了物质现象以力的原则,从而突破了近代僵死的自然现;再次,以微知觉为依托的前定和谐思想克服了单子的唯我论,表现出“主体间性”的思想维度.莱布尼茨的微知觉理论对西方哲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莱布尼茨的真理理论是莱布尼茨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他的哲学立场和理论特色。从西方哲学史的角度看,莱布尼茨是第一位对真理问题进行过全面研究并提出系统理论的哲学家,他的真理理论对西方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莱布尼茨的真理理论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理性论的,与马克思主义真理理论有着根本区别,但是它的一些具体的有价值的观点,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理论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在杜夫海纳看来,对感觉与知觉的分析是现象学最根本的方法。他提出以情感与知觉的普遍作用作为审美经验的基础,力图恢复古希腊对于aesthetic的含义,即最基本的感性认知和最具体的人类经验。  相似文献   

5.
文化心理学研究表明文化能够塑造或者影响人的知觉,而认知神经科学曾一度忽略人的知觉过程的文化差异性。在整合文化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新兴的文化神经科学为人的知觉的文化依赖性提供了跨越行为与神经层次的证据和解释。过去几年的相关研究表明,文化能够塑造基本的视知觉过程,作为供允性的文化因素对非社会性知觉与社会性知觉都能够产生调节和影响。在非社会性知觉领域,对焦点刺激及其背景的识别与处理上表现出了文化差异性。在情绪识别、社会地位知觉、社会群体评价以及推断他人心理状态等社会性知觉领域,文化不仅影响社会性知觉的结果,同时还调节其神经机制活动。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人-组织和人-工作匹配知觉在人力资源管理环节中之应用的研究进展,从两个阶段来进行论述:一是个体进入组织前的工作选择阶段;二是进入组织之后的阶段。并从四个方面综述匹配知觉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环节中的应用:求职者的匹配知觉对工作选择决策的作用;招聘者的匹配知觉对录用决策的影响;员工的匹配知觉对工作结果的作用;组织中员工的社会化对其匹配知觉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对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审美知觉各角度的分析 ,明确审美知觉概念 ,审美知觉产生的基础 ,审美知觉的分类及创造性 ,从中可深入理解其内蕴及其在艺术欣赏和创造中所承载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现象学认为知觉作用具有指向性,物体就是被知觉的物体。在审美活动中,要搁置各种主动附加的内容,让审美对象能够直接地呈现于我们,使审美知觉的特征显现出来。杜夫海纳则在此基础上把分析感觉与知觉看成现象学最根本的方法。对活生生的审美知觉的描述和向往,意味着人们渴望追寻到鲍姆嘉通aesthetic(感性学)的原意,返回到希腊人称之为"感性经验"的那种基本的和具体的人类原初经验。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是杜夫海纳的美学认识论的基础。审美知觉活动的过程主要包括呈现阶段、表象与想象的阶段和反思和情感阶段。审美知觉是一种具有明显意向性的现象学的知觉,是一种纯粹的知觉,也是一种能把艺术作品变成审美对象的知觉。它既是感性的,同时也是归纳性的。  相似文献   

10.
审美知觉的特性:知觉即想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审美知觉的特性在于那知觉同时又是想象.其实质是:那知觉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潜在地符合了,或者说体现了审美主体的想象.审美知觉的内在动力是审美情感:正是审美情感使一般知觉变成了具有潜在想象性的审美知觉.知觉即想象,这无论对于艺术品的审美还是对于自然物的审美来说都如此.当然,两者各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关于莱布尼茨天赋观念说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略考察天赋观念问题的起源和近代发展的基础上 ,文章结合莱布尼茨哲学的三大基本原则 ,着重分析了其具有“可能性”、“差异性”、“整体性”、“折衷性”和“规则性”等特征的天赋观念说。现代科学对天赋观念问题的探索性论证 ,启示我们重新审视莱布尼茨天赋观念说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与哈贝马斯都把交往作为其哲学历史观的重要理论范畴,并依据各自的交往理论,沿着不同的理论路径来阐释社会历史的演进和发展,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致力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马克思是以全球视域的交往实践观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哈贝马斯是从语言学与释义学出发所建立的交往理性观作为主要理论基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因此,应从交往实践观的历史语境与交往理性观的当代话语的对话中,重新解读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本真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郑先兴 《南都学坛》2004,24(4):15-22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其动力是基于社会条件之上的人的意识、需要;文化史研究的任务就是研讨历史运动的规律,其方法为"唯物"、"阶级分析"与"实践"。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的一些学者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并批评了传统中国文化。杨东说墨家的"兼爱"是训练平民与农民为"受官僚与地主之剥削的孝子"。陈国强说秦统一之后的中国社会仍然是封建社会,称赞王莽是"打击私有制之一个大胆的改革家"。陈高佣说中国现代化的途径是在民族资本基础上渐渐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陈竺同特别重视生产工具的变革对于历史发展的作用。毛泽东说未来中国的文化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尹达批判了中国文化西来说和疑古思潮,用考古新材料描绘了中国远古文化的起源。  相似文献   

14.
马尔库塞将由黑格尔开创、马克思改造过的辩证法解释为人类自由与解放的否定的辩证法 ,并与实证主义等形形色色的肯定性哲学及其现实变种做不妥协的斗争。寻找现实中可能的和既存的否定性力量由此就构成了马尔库塞思想的主题。他将这种否定性力量归结为人的心理、意识等内在性领域 ,归结为建立人的新感性。这种辩证法只能导致乌托邦  相似文献   

15.
还原论及其历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察西方不同学者关于还原论定义的基础上合理重建了还原论概念,并据此加以综合分类。接着着重追溯了还原论的历史发展,指出它经历了由萌芽( 古希腊原子论与中国古代元气说) 到确立( 近代机械还原论) 再到成熟( 目标理论多元化的现代还原论) 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以现代性历史元叙事作为切入口,可以发现建国后17年经典化批评的历史观具有自反性的宿命以及自身无法突破的悖论.这种尴尬、悖谬的悲剧性历史决定了以现代性、"一体化"、"不断革命"论为特征的文学批评必然走向崩溃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媒作为建构历史记忆的重要渠道,拥有三种表达历史记忆的模式(1)报道历史,以见证人的身份进行历史记忆;(2)再现历史,以复述者的视野建构历史记忆;(3)重塑历史,以艺术家的想象丰富历史记忆.这种表达是发生在特定的社会框架之中的,而且,媒体建构的历史记忆与历史真实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古典市民社会理念的历史流变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民社会理论史上,古典市民社会理论传统是由亚里士多德和西塞罗开创并加以发展的.作为一种政治哲学的创构,古典市民社会理念主要反映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现实,因此直接体现为古希腊、古罗马思想的主流.但在尔后的文化长河中,它仍然作为一种支配性话语而起作用,影响到中世纪、近代乃至当代思想家的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9.
黑尔是新语言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对伦理学发展的主要贡献在于 :他在进行元伦理学研究的同时 ,力图促使元伦理学向规范伦理学回归 ,从而建立起新的规范伦理学。他的这种做法所带来的积极效果是 ,它纠正了元伦理学脱离现实的错误 ,使伦理学的理论研究与伦理现实紧密地联系起来 ,从而建立或试图建立起伦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