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史哲》1982,(6)
<正> 郑鹤声教授是我国老一辈的著名史学家。现在八十二岁。1924年在东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先后在云南高等师范、东陆大学和中央大学任讲师、教授。1929年以后,在南京教育部编审处、国立编译馆、国史馆担任常任编审、主任编译、纂修兼史料处处长等职。1949年南京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三所南京史料整理处研究员。1951年任山东大学教授。现任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和中西交通史研究室的名誉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地名及通志编委。郑先生学识渊博,熟谙古今,尤擅长中国史学史、中国近代史和中西交通史。治史六十年来,著述浩瀚,多达157种,两千余万字。在中国近代史方面计有:《中国近世史》、《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等。另外,还编了《东华录索引》、  相似文献   

2.
《西方文化与近代中国》评介王守中胡滨教授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于1995年8月出版的《西方文化与近代中国》一书,是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项新成果,有不少新的创意。一、该书清晰地勾画出了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主体演化的轨迹。该书除肯定了明末清初和19世纪传...  相似文献   

3.
湖北大学历史系编写的《简明中外历史辞典》、中央电大教材《中国通史讲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编的《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上海辞书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词典》和《辞海》等书,都把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称作二七大罢工,把辛亥广州起义称作黄花岗起义或黄花岗之役.我认为这样的称谓,不符合历史事实,会引起历史事件名称上的混乱,应该更正.第一,不符合我国大多数史学家对"罢工"、"起义"、"惨案"等历史事件约定俗成的称谓.我国历史上的罢工或起义过程中发生的血案、惨案之类的事件,不只是京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史辞典》(陈旭麓等主编,1982年10月上海辞书出版社初版)是建国以来第一部中国近代史专业辞典;它的条目完臻,内容丰满,是从事近代史研究者一大福音。对此《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都有专评称誉,这里不再另作添足之语了。 鉴于近代中国集中了过去历史所没有的矛盾,其史情繁杂,盘根错节,史料的浩淼有如大海,而长期以来因种种原因于史料整  相似文献   

5.
《内部的鸦片战争》(TheInnerOpiumWar,1992)、《沈葆桢与中国19世纪的现代化》(ShenPao-chenandChina’sModernizationintheNineteenthCentury1994)、《清末新政革命与日本》(China,1898-1912:TheXinzhengRevolutionandJapan,1993)是90年代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三本近著,三本书体现了美国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上的一些新趋向。(内部的鸦片战争)的作者詹姆斯.M.波拉契克(James.M.Polachek)是国际市场分析专家,他于1977至1984年进行这项研究,而著作则于1992年才由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出版。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问题是解放后三十多年来中国近代史学界一直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讨论,是认识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也是合理地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行分期和建立完整的中国近代史体系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过去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主要侧重于从中国近代史的前半段(1840—1919年)的过程中去探讨,这样势必会割断历史,使有的问题找不到明确的答案。本文试图从完整的半殖民  相似文献   

7.
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理事、包头师专学报——《阴山学刊》副主编、包头师专政教系屈连璧教授受国家教委之延聘,任全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历史专业教材《世界近代史》一书的主编,该书已于1990年9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全国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8.
《屈辱·抗争·求索——中国近代史新编》(以下简称《新编》),是武汉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中国近现代史及国情教育丛书》中的一种,由罗通秀等编著。同时下出版的同类书籍比较,《新编》自有其不同凡响之处,它体例新颖,思想深刻,语言生动晓畅,不失为一本对大中学生和广大青年进行中国近代史教育的优秀读物。  相似文献   

9.
罗金斯基教授是波兰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1983年,以七十岁的高龄应邀重访中国(六十年代,他曾先后担任过波兰驻英大使和驻华大使),曾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学术研究机关,与我国史学界人士进行过广泛的接触和座谈。他用英文写的《中国历史》一书(上下两卷,由英国珀加蒙出版社于1979年和1983年先后出版,其中近代部分的篇幅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二),在我国史学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被评为“西方近年出版的最值得重视的中国近代通史著作之一”(余绳武:《评罗津斯基著〈中国历史〉》,见《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3期)。现将《中国历史》一书的第四十一章《五四运动——中国的新生之路》译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知新报》是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华南地区创办的机关刊物。关于它的停刊时间,众说纷纭,兹归纳如下:一、1898年1月(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戈公振《中国报学史》、郑慧英等编《中国杂志总目提要(1815~1936)》持此说。二、1898年12月。主此说者有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北京历史博物馆主编《中国近代史参考图片集(中集)》、余家宏等编《新闻学简明辞典》、潘贤模《鸦片战争后的香港报刊——近代中国报刊史初篇》。与此说类似的还有陈恭禄的“发行二年停刊”说。(见《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三、1900年7月26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初一日)。冼玉清《广东大力提倡变法维新的报纸——谈清末的〈知新报〉》主此说。(见香港《大公报》1964年8月27日副刊《古与今》)  相似文献   

11.
林庆元教授是国内知名的中国近代史专家。他多年来潜心钻研、孜孜追求,在长期的治学生涯中,先后发表论文五十多篇,专著近十部。1997年12月,由辽宁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一书,共计41万余字,收录论文36篇,是作者二十余年来研究成果的总结。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中国近代史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考察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细读全书,受益匪浅,笔者认为该书有如下特色:1、以爱国主义为主题。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华民族受苦受难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历史。近…  相似文献   

12.
为了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40周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于最近出版了大型资料丛书《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的第二、第三两册。《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是编纂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刘明逵研究员积四十年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及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研究中的一项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成果。这部大书,辑录了近代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发展和它的  相似文献   

13.
《文史哲》2017,(3)
1922年罗振玉从江姓手中购得高邮王氏父子未刊丛稿一箱,部分内容经王国维参与整理编次,已于1925年排印出版,即为《高邮王氏遗书》。其余未刊者皆署名《王念孙手稿》,数量众多、内容丰富、价值重大,今皆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尚未刊布。《手稿》具有珍贵价值,流传至今实属不易。对其近二百年来的流传、刊布情况进行详细考察,有助于《手稿》的进一步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毛泽东的许多理论著作,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著作中,毛泽东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历史作了完整的回顾和总结,并从中国革命的实践出发,对中国近代历史作了科学的理论分析和总结。毛泽东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析和总结成为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一些进步的历史学家和建国后史学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主要理论依据,使国内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成为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科学的历史学研究。同时,由于时代的发展,理论方法和思想认识的发展,毛泽东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某些论述在今天看来不尽科学,这就要求我们“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回顾和总结毛泽东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关系,对于我们更好地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深化和开拓中国近代史研究,不无意义。 一、毛泽东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理论概述与史学界关于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发展线索及分期问题的讨论 旧史家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或沿用传统的治史方法,或袭用西方的一些治史方法,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开展有关史料收集、考订或某些具体问题的论述工作,并从30年代开始,相继出版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其中,以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蒋廷(?)的《中国近代史》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李绍明研究员作序的王川教授所著的《西藏昌都近代社会研究》一书,作为四川省重点建设的重点学科——中国近代史的资助项目,2006年2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24万字,314页,这是四川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学科建设的新成果之一。昌都地区是传统意义上康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社会发展及文化上是中国藏区的一个很有特点的区域。但是,目前对昌都地区历史和社会做全面、系统研究的学术成果还廖廖可数,至于其做系统的近代史专题研究,更是难得见到。作者王川是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近现代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这本新…  相似文献   

16.
学界荐书     
《学术界》2007,(1)
陈卫平(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推荐书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收入《陈旭麓文集》第一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作者有一双独特的治史的眼睛,因而此书摈弃了固有的以三次革命高潮为主线的中国近代史的叙述框架,向我们展开了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丰富多彩的画面。书中所引史料几乎都是常见的,然而在作者的笔下却有别样的历史蕴涵。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此书曾由开明书店1940年出版上册,1945年出版下册。此书没有采用一般通史纵向叙述的体例,而是纵横结合。…  相似文献   

17.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黄宗智副教授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作了题为《三十年来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近代经济史概况》的学术报告。 美国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近三十年来发展很快,可以分为三代。 第一代可以四本书作代表。一本是哈佛大学现已退休的费正清教授写的《中国沿海贸易与外交——通商口岸之开放:1842~1854年》。另一本是已  相似文献   

18.
蒋廷黻先生著《中国近代史》,在总论中提出:“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蒋书初刊于1938年。时距被确认为中国近代肇始的1840年已近百年。有了这一百年的纵深.回头检点历史。则其发展脉络已大致清晰。  相似文献   

19.
比较研究的成功之作──评赵瑞芳史学文集《近代的回声》赵瑜赵瑞芳教授的史学论文集《近代的回声》已经正式出版。该论文集对世界近代史上的许多问题作了有益的研究。世界近代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资本主义取得对封建主义的决定性胜利的历史,这是世界近代史的本质特征所在...  相似文献   

20.
赵德馨主编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以下简称《教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问世了,这是新中国最完整最全面的一本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科书。 过去陆续出版的近十本中国近代经济史,包括赵主编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在内,共同的缺陷,正如作者在《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