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也谈要公正评价项英的功过李百齐,刘学梦近几年来,随着对皖南事变研究的深入,对原新四军政委、东南局书记项英同志的评价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党史界的重视。不少同志撰文提出,历史上对项英同志的评价有失公允,对他的历史功绩肯定不够,主张要公正评价项英的功过。①对此...  相似文献   

2.
对项英的评价问题,已经引起党史学界以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项英在中央党、政、军领导岗位担任过许多要职,在党史军史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也犯过严重错误。要恰当地实事求是地评价项英,我认为必须采取分段评价的办法,即把项英一生的活  相似文献   

3.
中共“二大”研究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深入探讨:一是党在成立后的两年,是否实现了其战略和策略的第一次转变;二是关于项英中共“二大”代表身份的问题.文章认为,党实现其战略和策略的首次转变应该是在“三大”或“三大”以后,项英是由中共武汉区委选派的中共“二大”代表.  相似文献   

4.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是20世纪中国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评价20世纪中国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近20年来,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受到重视,出版了相当多的论文和专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相信在新的世纪,还会产生更多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毋庸讳言,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现在提出来,与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5.
项英在皖南军部时期的历史功过李百齐从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到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这一时期,史称皖南军部时期。这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项英受命出任新四军政委(对外称副军长)、军分会书记,是新四军实际上的主要领导人。对项英在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6.
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软件对1998-2021年发表的1163篇表现性评价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了我国表现性评价研究的热点及问题.近20年来,我国学者关于表现性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演进历程研究、概念研究、设计研究和应用研究四个方面.研究存在的问题包括研究者对表现性评价实施中的现实问题关注不够,对表现性评价标准研究不足,忽视质性研究方法在表现性评价中的价值等问题.促进表现性评价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应该通过以下途径:组建复合型研究团队,加强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合作研究;推进表现性评价标准的研制,引导一线教师科学运用表现性评价;重视质性研究方法在表现性评价研究中的运用,增强研究结果的科学性等.  相似文献   

7.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项目进行评价,评价指标的结构体系可以通过德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来建立,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专家打分取得平均值来确定,最后可以建立评价的模型并求解.  相似文献   

8.
项英传略     
入党项英,名德隆,字江钧,湖北武昌人,一八九八年生于店员家庭,十岁丧父,兄妹二人靠母亲纺绣为生。他读过四年小学,十五岁考入武昌模范大工厂当学徒,三年期满后留厂当纺织工人。项英十九岁那年,曾从进步报刊和从苏联回国的一些工人中听到许多关于俄国革命的  相似文献   

9.
关于“皖南事变”形成的原因,史学界已多有评述。但从项英与叶挺的关系方面来分析的还不多见。抗日战争爆发后,共同的历史使命使项英和叶挺走到了一起,担负起创建和领导新四军的光荣任务。他们本来可以取长补短,成为一对相得益彰的好搭档,但由于种种原因二人未能很好地协调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不断产生新的矛盾,出现了叶挺的三次出走和项英向党中央的“三请辞职”,以至于发展到皖南事变中项英“不辞而别”、“临阵出走”。这在中国现代史上的确留下了值得回味思索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史料综合研究出发,认为中央苏区正规战争的继续失败和遵义会议后中央的电报指示,促使中共中央分局书记项英逐渐转向开展游击战争;项英、陈毅组织留苏中央苏区红军,兵分九路,突围到各地去开展分散游击战争,实现了留守红军从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文章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红军九路突围的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