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效挂钩是指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也称作绩效考核.工效挂钩是国家对国有企业工资总额进行管理的一种形式.绩效考核要体现战略导向,在一定期间符合发展战略导向的行为就应受到奖励.绩效管理取得成效最重要的一点是实现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的公平公正,只有公平公正才能促进个人和组织的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2.
基于价值网络的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与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弘 《湖南社会科学》2007,27(5):111-113
以客户让渡价值为出发点的价值网络,改变了企业竞争的方式和经营模式。价值网络的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是专业化优势、范围经济优势和管理优势。价值网络的竞争优势来源于成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网络的整合管理能力。将自己的业务和能力模块化,提高顾客需求的把握能力、价值网络的调控能力、关系管理能力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管理成为西方最新兴起的管理方式,旨在通过知识共享、知识传播、知识发展、知识创新和知识的高效运用,提高组织的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本文主要从WEB2.0网络环境下教师实践社团的知识管理行为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企业管理是人们对企业的各生产要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进行的有目的的组织、运用、控制的活动。企业的经营者是具有经营管理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的专门人才。经营者的这种经营管理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我们称之为管理技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发育完善,管理技术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商品已经开始进入市场。管理技术市场作为市场体系的一个分支已经开始发育。管理技术的一部分——经营管理知识能以同经营者相对分离的形式进入市场,但经营管理能力则无法同经营者分离。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附属于经营者、与经营者不能分离的管理技术进入市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和价值增长的保证。面对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 ,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核心能力 ,从而形成特有的竞争优势。本文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与特征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指出 ,应高度重视识别、构建和保持企业核心能力 ,它对于提高我国整体经济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盈亏平衡分析法在国外企业管理中应用较广泛。它是分析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与产品产量之间的关系,并计算出一个盈亏转折点的方法。对于产品较单一的企业此法更为适用。鞍钢建材公司运用这一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果,他们的经验对于其他企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刊欢迎将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我国企业管理实践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贝凤岩 《理论界》2004,(6):260-261
核心能力是企业增强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需要长期的过程。认识、培育和管理企业核心能力,是当今企业面临激烈竞争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相似文献   

8.
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最重要的对策,就是提升企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因此,我国企业应依靠构建企业的核心能力来创造竞争优势,从而增强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具体对策是从企业的竞争优势中,发掘企业已有的核心能力,并不断有效运用这种核心能力;努力延伸企业的核心能力,推动企业从个别产品竞争力向综合竞争力转变;巩固企业核心能力,适应标准竞争时代;在整合全球资源基础上,创新企业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9.
企业“能本管理”与“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友强 《东岳论丛》2005,26(6):103-105
“能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升华。以“能本管理”思想指导企业“能力建设”,首先要加强企业管理决策能力建设,提高公司治理能力;其次要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再次,要营造适于人才潜能发挥的环境和企业文化;最后,要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0.
企业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挂钩,是我国工资改革的重要转折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企业中真正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切实消除吃“大锅饭,的现象,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生机活力。但是,用于衡量经济效益的指标多种多样,工资到底与哪些指标挂钩,如何挂钩,才更为合适呢?笔者想就这个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论企业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指企业获取市场份额和夺取利润的商务能力,其本质在于内部经营效率和技术创新能力。它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当今社会日显重要。技术创新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它能够创造新的劳动手段,引起产业结构、生产劳动方式的变化,带来生产组织、管理体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基于盈利最大化的企业、竞争型讨价还价的产品价格这两个假设 ,本文从组织能力角度解释了“企业可以不随其产品退出市场而企业失败”的经济现象。研究表明 ,企业间的竞争在本质上是企业产品间的竞争 ,企业竞争力的根本表现是产品竞争力 ;而产品竞争力决定于在企业“生产”层面的管理与组织过程所积累的组织知识与技能 ,即组织能力。在超级竞争环境下 ,产品竞争力会随竞争的延续与深入而迅速下降 ,直至退出市场 ;而组织能力却因组织学习而不断创建与更新、因核心能力而具有产品连续效应、因动态能力而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特别是非连续变化的环境。因此 ,植于企业内部的组织能力 ,是企业可以不随其产品退出市场而企业失败的根由。  相似文献   

13.
探索工资同经济效益挂钩的问题,旨在通过选择合理的挂钩指标,既把企业和劳动者进行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刺激起来,又能正确地调节国家、集体和劳动者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有效地控制工资增长速度,使其与国民收入的增长、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相适应,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发挥工资的调节刺激职能,把微观搞活和宏观控制结合起来。因此,工资同经济效益挂钩的指标选择,是建立合理的工资制度的关键性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核心竞争力———问题的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提出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在分析发现原来的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不足和无法解释的一些问题之后提出的新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是对原有的企业战略理论的完善和提高。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环境分析为基础的传统企业战略理论,第二阶段是以竞争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第三阶段是以资源、能力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战略理论。哈佛大学的Hamel和Prahalad教授在对竞争战略理论遇到的困惑进行了研究之后发现,那些在竞争中能够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供应链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风 《江汉论坛》2004,(5):38-40
21世纪的市场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在国外的企业管理中已得到普及,但对我国企业来说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企业管理的认知程度,供应链管理的支撑技术以及供应链的相关环节方面,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的企业管理者应积极探索和实施供应链管理努力实现第三利润,为国家和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主流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别围绕环境、资源与能力三个方面来考察企业竞争优势源泉问题,往往都失之偏颇。实际上,企业竞争优势是一个基于企业资源、能力与环境因素的整合性概念,它既来源于企业内部的资源与能力因素,又来源于外部环境因素,是三者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7.
企业竞争优势的创造与保持一直是战略管理研究的中心内容。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 2 0世纪 70年代的大量战略管理文献注重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但是 ,许多前沿的研究近来一致地对企业的内部属性分析给予更大的重视 ,一种以资源和能力的观点来解释企业的理论日益变得举足轻重。“产业结构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是分别代表竞争优势理论“外部环境”学派与“内部能力”学派的两大分支。本文在对两大学派进行阐述与比较的基础上 ,提出了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在与产业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 ,如何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演变大致可以进行三个阶段的划分:经典战略管理理论阶段以SWOT分析法为基础,通过对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系统分析确定企业战略;20世纪80年代的战略理论则以五种竞争力量模型和价值链分析为基础确定战略;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战略理论研究则多方向发展,出现了核心能力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超越竞争理论等新的战略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9.
王德胜 《东岳论丛》2012,33(7):153-159
企业的永续发展是理论界和企业界长期以来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特别是随着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动态、复杂和不确定的背景下,如何获取和维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而企业文化在这一过程中的价值性日益凸显.本文从理论整合和实践的视角出发,首先分析和界定了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内涵和四种驱动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核心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进而选取企业文化的四种主要特质——整合性、适应性、激励性和共享性,以能力为中间变量,探讨了企业文化作用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机理;最后,构建了企业文化对持续竞争优势作用的模型.此外,从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视角,为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动态环境下,企业凭借核心资源/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方式不再可行。本文从市场导向理论出发,提出市场导向文化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源。在市场导向文化指导下,企业内部会形成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动态能力。动态能力的生成和发展是企业在动态环境下的市场导向战略实施,它促进了市场导向文化向卓越组织绩效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