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了五花八门的资本主义“质变”理论,编造了各式各样的乌托邦,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加尔布雷思的“新工业国”,贝尔的“后工业社会”,托弗勒的“超工业社会”,布热津斯基的“技术社会”,鲍尔丁的“后文明社会”,达列多夫的“后资本主义社会”,利赫特海姆的“后资产阶级社会”,克勒的“多维社会”,等等。它们都企图证明,现代社会已经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大公司,在科学技术革命进程中能够解决自己的所有社会问题和一切矛盾。这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共同点在于都编造了现代垄断资产阶级乌托邦,用科学技术革命来偷换社会主义革命。加尔布雷思的“新工业国”以及稍后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说:“竞争是经济学家的主要范畴。”在资本主义社会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到当代西方经济学家,都对竞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细致的研究。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崇尚和主张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随即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寡头竞争和独占理论,从而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竞争模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竞争理论具有丰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性的还是消费性的?马克思批判了庸俗经济学家的“生产和消费同一性”观点,揭示了现代消费社会的可能性,但并不说明现代社会的实质已经由生产转化为消费.后工业时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消费成为异化劳动的新形式,拜物教转化为消费主义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这表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没有逃离商品生产进程和资本运行逻辑,现代社会在其根本性上仍是生产社会.  相似文献   

4.
人们未来生活方式形成的途径和方式问题,在当代意识形态斗争中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形形色色未来学概念的产生,在资产阶级社会生活中决不是偶然的现象。这些形形色色的概念象镜子一样,反映出进入普遍危机第三阶段的现代资本主义的命运。资产阶级未来学家提出的未来生活方式“方案”表明,如果“未来文明社会”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后工业社会的”,“技术至上的”等等)基础上的话,人能够指望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例如,布热津斯基(Z.Brzezihski)想象的未来生活方式是这样的;人的行为将程序化;技术手段将能够把每一个人置于经常的监督之下;  相似文献   

5.
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特别是美国新制度学派的代表加尔布雷斯等人,在为现代资本主义辨护时,特别重视替代利润的刺激动机的作用。资本主义活动的非利润动机的观点,是以所谓“管理制度”的理论为依据的。这种理论认为,金融寡头的统治权力,会由于经理人员直接管理生产,并拥有不依附于股东的独立权力而消失,从而导致资本主义所有权的消失。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正是由于大公司中管理权取代了所有权,现代资本主义所固有的最大利润的刺激动机也随之消失了。用帕·德鲁克的话来说:“做生意不可能决定于利润概念”。新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基于“管理革命”的思想,认为垄断集团活动的决定目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对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理论观点曾有个总的评价:“如果说李嘉图的观点整个说来符合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这只是因为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符合生产的利益,或者说,符合人类劳动生产率发展的利益,并且以此为限。”李嘉图理论观点反映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初发生“产业革命”这一历史时期中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为进一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种种障碍而进行的斗争。他的对外贸易理论是他的整个经济  相似文献   

7.
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 ,提出资本主义后期金钱资本权力下降而知识文化资本上升 ,提出“专家治国论”,统治阶级不是金融资本家而是各行业专家。本文认为无论社会分层如何变化 ,只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性质不变 ,资产阶级政治家掌权的性质就不会改变。贝尔企图用对后工业社会的划分来抹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指出。“所谓用卡特尔消除危机,这是拼命替资本主义粉饰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谎话。”当前,一场新的经济危机风暴正在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下降,企业倒闭,股票价格猛跌,工人大量失业,加之通货恶性膨胀,物价急剧上升,垄断资产阶级一片惊慌。特别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危机四伏,惶惶不可终日。这种情况,再一次证明了列宁的科学论断。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正处于“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也是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不治之症。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这个  相似文献   

9.
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提出资本主义后期金钱资本权力下降而知识文化资本上升,提出“专家治国论”,统治阶级不是金融资本家而是各行业专家。本文认为无论社会分层如何变化,只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性质不变,资产阶级政治家掌权的性质就不会改变。贝尔企图用对后工业社会的划分来抹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是以对商品的价值概念的分析作为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起点的。其价值概念与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还原为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关的纯粹定量的经济范畴的价值概念具有不同的内涵。首先,马克思在对李嘉图的“价值唯实论”和贝利的“价值唯名论”的双重批判中,对价值的性质和内涵进行了重新考察,实现了价值概念的“术语革命”。其次,马克思将价值概念理解为一种“历史性”的范畴,通过揭示现代商品社会劳动取得社会形式的特殊方式,从而揭示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本质。第三,马克思将价值概念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对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人受资本统治的异化状态进行了揭示和批判,由此构成了《资本论》价值概念深刻的存在论意涵。  相似文献   

11.
“文化工业”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在新的社会条件下采取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控制形式 ,它使艺术丧失了对现实的批判和超越功能。文化工业是资本主义社会语境的产物 ,中国当代通俗文化不同于文化工业。对这一理论不能机械搬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科技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体系也日趋完善。正是基于发达工业社会的发展持续良好,工人阶级获得阶级解放更是无从谈起的情况,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指出现代发达的工业社会为资产阶级的对立阶级——工人阶级提供各种福利措施,使得工人阶级反抗的斗争意识逐渐减弱,进一步臣服和屈从于资产阶级所构建的统治框架之内。在此环境生活的工人阶级也就不再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人类解放过程的政治主体,而成为了马尔库塞所谓的单向度的人。  相似文献   

13.
目前,资产阶级哲学社会科学家正在宣传一种资本主义社会已经中产阶级化,工人阶级再也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中心力量的理论。在他们看来,所谓中产阶级,就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阶级;所谓中产阶级化,就是社会成员中越来越大的部分成为中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越来越小,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象橄榄核那样,中间大两头小。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说:在美国,“1965年,白领工人比蓝领工人差不多多出八百万人……在这些年里,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即技术结构上最有代表性的类别的人数大约增加了  相似文献   

14.
一八九九年问世的《财富的分配》,是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的重要著作。他在这本书中,发展了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理论,提出了动态经济理论和静态经济理论的概念,论证了资本主义分配的“自然规律”,成为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他的理论,对我们识别资产阶级经济学体系的阶级实质,有重要意义。 所谓静态社会和动态社会 静态经济和动态经济的概念,是克拉克在《财富的分配》一书中首先提出来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把这个题目提出来,是因为我一直有一种想法:为了不损历史人物的全貌,更完整地了解外国经济学家的思想,以便比较和借鉴,从中吸取有益成分,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应当全面研究外国经济学家们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党中央决定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后,我们应当相应地把自己的研究重心放在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国民财富和推动经济进步之上,我们在研究外国经济学家的思想时,更应当特别注意其中涉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的思想和使用的方法。号称“肖条经济学”的凯恩斯学说,是现代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产生于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它从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心理的条件出发,着眼于总需求  相似文献   

16.
对货币权力的探讨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一个重要的政治哲学问题。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将货币与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关联在一起,形成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政治哲学诊断。首先,在资产阶级政治哲学的语境中,“作为货币的货币”确认并推动了私有财产权的生成和发展,造就了表征个人平等与自由的“权利幻相”。其次,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有限正义和本质缺陷进行批判,指出当货币形式过渡到“作为资本的货币”时,交换价值的社会化会使私有财产权嬗变为货币形式的社会权力,形成资产阶级社会的“权力原相”。最后,“作为权力的货币”以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特有的价值形式抽象统摄了资本生产与再生产的总体环节,并以工资、利润和利息的“合法形式”掩盖了资本增殖的“不法本质”。货币“权利幻相”与“权力原相”的结合在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中具有重要作用,货币权力批判是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现代政治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生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利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它使资本主义各国无产阶级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代资产阶级学者以科学技术方面的这些变化为理由,提出了一些所谓的“新观点”,即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不再是一个阶级对立的社会,而变成各个阶级融合为一体的“新型社会”了。目前,这些论调在资本主义世界  相似文献   

18.
“四人帮”的狗头军师张春桥,为了篡党夺权,建立帮天下,用资产阶级专政代替无产阶级专政,进而在中国复辟资本主义,编造了很多反动谬论。鼓吹对革命人民实行反革命暴力,就是他这套黑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他炮制的所谓《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以下简称“论专政”),就是一篇充满着向无产阶级发动全面夺权叫嚣,鼓吹反革命暴力论的黑文,是“四人帮”射向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支毒箭。声称“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却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经济危机来势猛,并发症多,波及广,震荡深,成为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在危机不断深化、步步加剧的险恶局势下,资产阶级及其御用经济学家手足无措,一筹莫展,惊呼用来救治危机消除失业的药方——凯因斯主义“出了毛病”,无法解释当前通货膨胀和“萧条”同时出现的“怪症”,他们抱怨至今未能编造出抢救垂死资本主义的新的“经济理论”。尽管凯因斯主义已经破产,在危:机中越陷越深的资产阶级仍然继续抓住凯因斯主义的“反危机”政策作救生圈。与此同时,现代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论汉森的“混合经济和福利国家”的观念,兼论“凱恩斯革命”,因为两者间有密切的联系。当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经济危机日益加深的时候,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便挖空心思地制造了形形色色的新“理论”,不管过去凱恩斯的也好,现在汉森的也好,都企图为垄断资本的利益辩护,为挽救垂死的资本主义制度开药方。可是,从这里介绍的两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汉森的“理论”,就连有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承认它有不可解决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