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9月,当60岁的叶选平在广东省六届四次人大会议上当选为广东省省长时,一位外国记者问他:“你的父亲对你有何影办’卅选平坦率地答道:‘喀观地说,我父亲对我是有影响的,所以我在十六岁时就到了延安,在那里接受了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但我现在已不是小孩子了,党首先把我看成是一名具有四十年党龄的党员,看成是党的干部,而不是考虑我是叶剑英的儿子。”是的,叶选平的几十年岁月,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他于1941年到延安,入延安自然科学院机械系学习。1945年入党。后来到中共中央军委工业局工作。1948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和全党、全国人民的感受一样,沉浸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振奋、沉思之中。回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五四运动到建国,再由建国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开始实现党的历史继遵义会议之后又一次伟大的转折;我们党领导人民走过了三个近30年的历史;血与火的斗争、曲折和辉煌、艰难和鼎盛、沧桑和梦想;心潮澎湃,无限感慨。  相似文献   

3.
郎潜白发     
有一次,汉武帝乘着车子到郎署去,看见一个头发、胡子都白了的老人,穿的衣服也不像个样子。汉武帝就问他:“你什么时候到这里当郎这个小官的?现在怎么这样老了呢?”老人回答说:“我姓颜名泅,文帝时就到这里做郎的小官了。”汉武帝说:“怎么到这等年纪还没得到提拔重用呢?”颜泅说:“文帝喜爱学文的人,而我偏偏是学武的;景帝得用年纪大的,而我当时还年轻;你呢,信任年轻力壮的,可我年纪已经大了,所以三代都没有得到重用,现在台了仍在郎署里。”汉武帝听了他的话,很感慨,于是就提升他任会稽都〔点评]这则故事使人很容易想…  相似文献   

4.
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鼓舞下,涌现了一大批在革命斗争中锻炼成长的文艺工作者,著名国画家、版画家和出版家邹雅就是其中的一个。青年时代他奔赴延安、转战太行,把青春献给了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解放后,担任领导工作,又多次来到太行,58岁时,到阳泉煤矿深入生活,不幸以身殉职,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他毕生热爱的人民美术事业.  相似文献   

5.
在延安杨家岭,听讲解员讲了这样一段往事。抗战时期,从国外归来的科学家陈嘉庚先生,分别到重庆和延安考察。他先到了重庆,蒋介石非常热情地招待了他。并花800块大洋,在重庆最好的酒店为他摆了一桌接风宴。接着,陈嘉庚又到了延安,毛泽东也非常热情地招待了他,并请他吃了自己亲手种的菜。只是这一顿饭,  相似文献   

6.
记得我刚到镇政府上班不久,一位领导就曾对我说:“小李,你刚参加工作很多东西都要从头学起,比如讲话,可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啊!讲得太直不行,会得罪人;讲得太实不行,没人爱听;讲得太粗糙了也个行,别人说你没水平……” 我闻言不禁愕然。有一次我在办公室值班,一位农民前来反映自家的宅基地被村干部强占的问题。我听了义愤填膺, 真想大骂那村干部一场。这时,一位老同志插话了, 他对这位农民说:“老大哥,你先回去,针对这件事情,我作三点答复:第一,大家要本着“以和为贵”的原则来处事,你回去后不要到处惹是生非忍…  相似文献   

7.
人生大抵有这么几种状态,容易迷失你自己:一是一段感情,你爱对方爱到生心魔而完全被对方掌控,渐渐失去了自己的世界;一是“玩物丧志”,痴迷一件东西到达了忘我的境界,倾家荡产、众叛亲离也在所不惜;还有一种是看得太透彻,什么都懂,什么都明白,反而不知道真实是什么,活着是为什么,从而怀疑否定人生的意义及宇宙万物,就是找不着真理了。这三种情况,存在的人不在少数,而且我的身边也有这种人。他们大抵走不出来,别人也走不进他们的世界,只有等他们自己醒来时,方感悟:我当时怎么那么傻。  相似文献   

8.
体验式培训是一种效果持久的培训方式,因为培训的成果都是来自团队成员的亲身体验、感受和交流。中国哲人说过: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得;我做,我学到;我教,我掌握。英国也有类似的谚语:Ten me,and I will forget;show me,and I may remember;Involve me,and I will understand.体验式培训有效地把“听——看——做”思维与学习者的行动结合在一起,并在这一过程中促使学习者的角色发生转换,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主体。学习者通过体验获得了效果持久的知识,同时也体会到了学习是一种莫大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叶尚志 《人才开发》2003,(10):10-12
九月十三日应邀到安徽大学就马克思主义认识的一些问题与师生恳谈、交流。从我的经历体会谈起。分为五个部分:一、我是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学说和初期实践;三、从列宁到中国革命和建设;四、如何看待当前的国内和国际问题?五、几个有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芙我认三岁半的小儿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疼不疼?”对于美好的东…  相似文献   

11.
在著名诗人贺敬之家的书架上挂着一块小手绢,那是一件旅游纪念品,手绢上印的是延安塔山.延安,那是贺敬之魂牵梦绕的革命圣地.他深情地说:"我是吃延安的小米,喝延河水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12.
从三把锁想到的李坎孝我看过一幅漫画,仓库有一把锁,门关得很严实;两把锁门就留下个缝,可使人手伸入;三把锁,门缝可容人自由出入。这很直截了当地讽刺那些管事的人越多露洞越大的现象。现实生活中我有体会,过去我在农村搞过“四清”运动,生产队仓库是三把锁,会计...  相似文献   

13.
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职业中学的美术教育,面对高考,既不能压抑了学生的绘画兴趣,又必须瞄准高考。在素描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四坚持”。一坚持画速写;二坚持画简笔画;三坚持画漫画;四坚持画变形画。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家是怎样思考总是获得成功的呢?可能这是许多读者都很关心的话题.我们特发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的这篇文章,或许您可以从中窥见到科学家做人,求知的经验,开支自己的大脑,探求科学,探求知识.思维方式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我在科研经历中得到的一个重要结论。我经常告诉学生:“你们到大学来干什么2三件事:第一,要学会如何做人;第二,要学会如何思维;第三,要学会掌握必要的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三者不可分割、彼此支持、相互渗透,而学会做人是最基础的。”应该说,思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人之异于禽兽,在于人能思维;人…  相似文献   

15.
日前,在松鹤饭店见到从香港来京的著名钢琴家刘诗昆,他最初给记者的印象有些过于深沉,但当我们边吃边聊,他又十分健谈,并很坦率。“我承认自己是位焦点人物,一是因为我于1956年获得匈牙利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及《匈牙利狂想曲})演奏特别奖,为此匈政府破例奖授找李斯特头发一束;1958年获第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名。二是因为我曾是叶剑英的女婿。三是因为我在文革中受到迫害。四是因为过去社会上有许多关于我的谣传。五是因为1990年移居到香港。”刘诗昆直言不讳地对我说,“采访我近况的记者,您是头一位。”记者:…  相似文献   

16.
中央党校———锻造治党治国英才的摇篮,至今已渡过66个不平凡的春秋。从江西瑞金到革命圣地延安,从西柏坡到首都北京,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她的创建与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与关怀。世纪之交,中央党校将以崭新的风姿面向世界,阔步迈向21世纪。北京颐和园北侧,有一座环境优美的校园。校园门口,一座镌刻着一代伟人毛泽东亲笔题写的“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的石屏,熠熠生辉,耀眼夺目。这就是中共中央党校所在地。在这里学习的学员中,既有共和国的部长、省长、将军等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也有走上领导岗…  相似文献   

17.
1832年到1843年,左宗棠21岁到32岁,他从湘阴到湘潭倒插门12年,除了居家过日子,他到底还做了些什么?
  12年的寄居生活,左宗棠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应湖南巡抚吴荣光的邀请,去醴陵县的渌江书院主持教学;二是埋头潜心研究科学种田方法,作《广区田图说》;三是继续研究舆地学,自己在家里绘制中国地图。  相似文献   

18.
耀邦与我初识,是在1939年的延安。那年秋天,以王稼祥同志为主任的党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按:此机构成立于1938年11月)听取各个根据地来延安的同志报告,为中央的相应指示准备意见,大约每两周开会一次。我参  相似文献   

19.
<正>采访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宋昆教授,源起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日本专家青木信夫先生。2019年我采访了青木信夫,并且撰写了一篇专访,刊登在《国际人才交流》杂志2020年第7期。这次采访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青木信夫说,他之所以接受天津大学的邀请,携家眷一起来到中国,其实有三个愿望,一是要建立一个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专门机构;二是要让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为社会服务;三是要培养担当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人才。2008年天津大学批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成立,他被任命为主任。他说,他的这三个愿望都实现了。  相似文献   

20.
爱护人才、尊重人才是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于部信奉不移的准则。作为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在爱护人才方面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佳话,并广为传诵。在干部的人事任免上,党性观念极强的毛泽东同志一向很少于预,而是绝对服从人事部门的意见。然而,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出于爱护人才的考虑,竟然出手于预“败军之将”─—西路军将领李先念的职务分配,亲自为李先念谋了一个“好位置”。这又是为什么呢?西路军失败后,李先念等人辗转返回延安。当时延安清算“国焘路线”的斗争已告一段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这次清算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