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肃谨慎,意在“求实”——忆谭其骧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肃谨慎,意在“求实”——忆谭其骧先生史为乐谭其骧先生字季龙,是著名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我于1962年在复旦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后,考取研究生,师从谭先生研究历史地理学,有机会经常聆听先生的教诲。我感触至深的是,不论先生从事研究、撰写论著,还是指导...  相似文献   

2.
我受教于周辅成先生始自1975年底。当时我是北京“小三线”兵工厂一个开磨床的小青工,整天猫在怀柔深山沟里,忙着给红色高棉造40式反坦克火箭筒和72式反坦克地雷。而周辅成先生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著名教授。我与先生天南海北,两不搭界,怎么会有了师生缘分?其中故事要从头讲起。  相似文献   

3.
百岁寿星刘绪贻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在武汉大学,我与刘先生虽不在一个系,又是晚辈,但多年来亦常有来往,并拜读过先生一些文章,深为先生对当代社会敏锐深邃的历史眼光而叹服;且结合自己平时的思考,从中悟出一点道理来。值此先生百岁华诞之际,我想将自己所思考的道理整理出来,作为向刘先生的一份感谢和祝贺。  相似文献   

4.
成中英先生是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的终身教授,是蜚声海内外的当代新儒家。笔者在夏威夷大学访学期间,一度对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试图做一些儒学与基督教的比较研究。成中英先生闻此,主动建议我就自己所关心的话题,对他做一个访谈。我当然求之不得。访谈在2018年2月,前后分两次进行,地点在成先生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的办公室。成中英先生大致回答了我的十个方面的问题。此文稿先由本人依据录音整理,后经成先生审定而成。  相似文献   

5.
记绍虞先生──纪念郭绍虞先生百年冥诞王元化我向绍虞先生行请教问学,始于六十年代初。那时他是上海文研所的所长,而我则是审查五年后刚被处理下放在所里栖身的人员。我们最初接触是我将自己所写的几篇《文心雕龙柬释》送他审阅。我没有料到很快就得到他的同情的回应。...  相似文献   

6.
美学家蒋孔阳先生的治学之道李衍柱197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蒋孔阳先生。从此,蒋先生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他每有专著问世,总是要惠赠给我一本,我写的几本书稿,他都给以热情地支持和鼓励,并在百忙中或者病后刚愈,就给我的书稿写序,写书评。我们曾一起爬泰...  相似文献   

7.
走出悖论定义理论的误区─—对黄展骥和几种流行的悖论定义的辨驳沈跃春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编者按:黄展骥先生来信说:“……沈跃春先生来信告我,他写好了一篇与我争鸣的文章,将投寄贵刊。他的文章,我虽未过目,但因为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我预先推荐给贵刊。……”...  相似文献   

8.
黄凌云先生的新著《巴林石赋》付梓出版,这是赤峰金石界、诗词界一件可喜可贺的盛事。我有幸成为这些诗章的先睹者.先生因嘱我写篇跋文,我虽感笔力纤弱,但难负黄公高情雅意;同时又深深被诗集中的优美文字所感染,觉得不吐不快。于是写了这篇读后感,不避溢竽附骥之诮,权置于书末。  相似文献   

9.
从学术批评网上得知谢泳先生即将赴厦门大学当教授.这确实是知识界和学术界很有得一说的事情。厦门大学文学院的学子们有福了。一帮学人为谢泳先生高兴.同时也纷纷表达对厦门大学由衷的敬意.阐发着这一事件的充分意义,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我作为谢泳先生文字的一位忠实读者(FANS),自然也是很高兴的。然而,我又想到一些别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忆旧还是难     
拙文《忆旧之难》送《随笔》杂志后,编辑曾寄送黄裳先生,据说黄先生表示不想发表意见。因而该刊将拙文在今年第一期上单独发表了。日前收到编辑发来的邮件,附有黄先生回应拙文的大作《忆旧不难》,说明将在第二期发表。拜读之后。我一时分不清黄先生对我是赞扬还是讥讽。要说赞扬,我实在受之有愧;要说讥讽。又觉得不像黄先生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的气度。后辈晚生有什么地方说错了,直截了当批评就是了。要是我不接受,或者强辞夺理。读者自有公论。再说,如果因为我的过错而祸延先师。于我固然是罪上加罪,于黄先生似乎也有失厚道。黄先生说忆旧虽不容易,“只要实事求是,认真做去。其实也并不难”。只是“实事求是”和“认真”本来就不易做到,何况还受到其他诸多局限。拜读黄先生的大作,我倒更觉得忆旧还是难。  相似文献   

11.
该书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原拟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叶朗教授作序.但因叶朗教授出国讲学,余三定先生临时把书稿寄给了我,时间紧迫,已不容我推辞,只好勉为其难,承担起这个我原本没有能力承担的工作.我认识余三定先生已有好几年了,并且知道他一直坚持着这样一个繁难的工作,即研究着当前学术研究者的研究工作.对他的工作,我是很重视的,也是很感佩服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个非常繁难的工作,像余三定先生这样在这块处女地上辛勤耕耘的人还是不多见的.中国的学术文化同整个中国的文化一样,是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我与两个带“晚”字的斋有缘分:一是吕叔湘先生的“未晚斋”,二是陈传席教授的“悔晚斋”。未晚斋于老先生过世后,为他的外孙、英国文学专家吕大年先生“窃据”。我与大年兄是朋友,因得如野猴子入阆苑,时而出入其中。老先生有先知,  相似文献   

13.
第一问题:“有新意”是不是学术评判的标准? 我不是思想史方面的专家,关于葛兆光先生的得奖著作不便置评。但是,我读过陈克艰先生的书评,这篇书评对葛著持基本否定的态度,且言之成理。从这篇书评中看出,葛著在思想史的许多方面,犯了许多低级错误。陈的书评发表很久了,葛先生竟然不置一辞,从未在公开媒体上反驳。作为读者,我理解为这是葛先生对这一批评的默认或赞同。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长期以来,我们所见大多是被批评者暴跳如雷,有理没理先骂上一通再说。葛先生没有这样做,以沉默表示对批评的赞同。我以为,在将来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4.
“毛润芝”名字的由来曹竟成毛泽东(1893·12·26—1976·9·9),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常说:“我以前常用的‘润芝’一名,是杨怀中先生为我取的。有一次,我在给杨怀中先生的信中署名‘毛学任’,杨怀中先...  相似文献   

15.
自行车     
沃尔夫 《快乐青春》2011,(12):39-41
我在9岁的时候,因为想挣一点钱,便去找邻居马祁先生。 他在芝加哥《美国市民》报社担任经理。我想请他帮我找一份零工,比如在放学后送报纸。他说,如果我有一辆自行车的话,他就会答应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关于儒学是“学”还是“教”的思考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儒学是“学”,还是“教”?是我几年来一直深深思考的问题。对我思想刺激最大的是1996年秋,我受我校外事处的委托,与陈玉书、水国章两先生座谈。水国章先生说到他们印尼华侨的婴儿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生命生...  相似文献   

17.
夜凉如水,灯光晕黄,杯中的香茗散发着氤氲的雾气,正是展卷而读的时候。我手持钦鸿、潘颂德两位先生编的《范泉纪念集》(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随思绪悄悄地游走于还散发着墨香的字里行间,作为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第一人的范泉先生那曾一度被时间和记忆所湮没的音容笑貌渐渐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栩栩如生,慈祥温和。  相似文献   

18.
自信万籁俱是缘,还从书海探迷径──记中州研究馆员萧鲁阳先生德万中州鲁阳先生,我与之相识不可谓之久,然识先生书久矣。八三年得读先生点校之《鸡助编》(中华书局版),校勘订补识鉴之精即为之叹服。薄薄一册,然意义之厚重,笔墨之功力,直透书香,沁人脏脾,自此知...  相似文献   

19.
十年前的金秋十月,我应邀到上海讲学,归来时转道南京,拜访程千帆先生。此前虽也有缘面谒以及书札往来,但难得深入交谈。这回专程前往拜见,没有确定的话题,也不谈具体的学问,只希望听程先生随意发挥。这是我向老一辈学者请教时屡试不爽的“不二法门”——与其规定题目,像新闻发布会那样有问有答,不如任其天马行空,更能展现饱学之士的风神潇洒。学者并非都如生姜越老越辣,  相似文献   

20.
学者与文人     
蜚声国内外的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逝世,文坛学苑无不震悼。我不禁想起一件小事:80年代初,亡友杨廷福教授因参加《大唐西域记》校注,客居中华书局期间,曾去干面胡同,拜访钱钟书先生。廷福学长1957年被错划右派,在学术界消失多年,钟书先生对他并不熟悉。故交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