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扩大内需的突出问题是农村有效需求不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而制约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是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民不合理负担过重、农村资金不足,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及农民自身文化科技素质低等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加快启动农村居民消费,不能单纯依靠消费刺激政策,而应该切实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使其形成有效需求,从而保障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步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农村金融支持农民消费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金融成为现代经济核心,农民收入和消费充分货币化的情况下,金融支持应该而且也能够在扩大农民消费需求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尚不健全,农村消费信贷品种缺乏,从而人为地抑制了农民消费需求的实现。应强化金融支持农民消费,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信贷产品、积极开展农民消费信贷。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我国农民收入处于低速增长状态 ,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及农民负担过重是影响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因此 ,只有提高农民素质、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城镇化速度、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 ,才能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 ,才能加快我国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河南省民权县500户的调研数据对微型金融与贫困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微型金融对贫困农民收入的直接影响程度有限;(2)微型金融通过提高贫困农民社会资本的途径提高其收入水平.因此,我国应当积极发展微型金融,促使微型金融在反贫困中发挥作用,同时微型金融机构也应当注重提高贫困农民的社会资本,以更好地帮助其增加收入,脱离贫困.  相似文献   

5.
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关系密切,一方面收入水平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总量,另一方面,农民收入的结构变化引致农村金融需求结构的变化,根据"金融需求追随"模式,必须要有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供给结构.本文根据江苏1995-2005年的数据,从实证角度探析了农村贷款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机理,分析江苏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互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从而使农民增收矛盾日趋突出。本文剖析了农村金融部门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现代金融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的观点,并提出了农村金融部门支持“三农”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则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对农民生活水平、农村教育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社会稳定都有决定性作用。目前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有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民就业不充分,农产品加工业滞后,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农村信息化程度不高,政府对“三农”的支持不够等。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采取调整农业结构,广开农民就业门路,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城镇化,提高信息化程度,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列入福建省21个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的永安市小陶镇、尤溪县洋中镇的调查显示,当前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小城镇的贷款占比偏低,金融支持的力度不够;小城镇的金融组织过于单一,金融支持的宽度不够;小城镇的金融服务产品较少,金融支持的深度不够;小城镇的消费贷款量偏少,金融支持的频度不够;小城镇全民创业贷款量偏少,金融支持的广度不够;小城镇金融生态环境不理想,金融支持的强度不够。金融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对策选择是: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深化对小城镇的信贷产品支持;扩大小城镇的金融组织力量;创新小城镇的消费信贷品种;扩大小城镇的创业贷款业务;加强小城镇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宝鸡市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不断加大对农村、农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持力度,农村、农业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现对2000年—2012年我市农民收入、消费提高及结构变化进行以下分析。一、新世纪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历程变化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从2000年到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9年的1482元增加到7373元,增长了3.8倍,年均增长速度13.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了2.4倍,实际年均增长速度10%。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粮食及其他农产品的增长仍然是黑龙江省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而特色种植业、种植业和畜牧业"主辅换位"以及农民外出务工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基于现行财政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村经济组织制度、农地经营制度及城乡二元结构制度对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作用,黑龙江省应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农民收入保障体系,并在完善过程中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周兢 《晋阳学刊》2006,(1):39-42
土地政策与农民增收具有相关性。改革开放初期,土地政策的变革使农民收入增长很快,但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土地政策对农民增收的正面效应减弱,负面效应增加,农民收入增幅徘徊不前。目前,土地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力发挥不够,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土地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使种地农民收入持续地、更多更快地增长。  相似文献   

12.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我国主要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之一。1984年以前,农民收入快速增长,1984~1988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放慢,1989~1991年,扣除物价指数,农民纯收入年均增长仅为0.7%,近年农业增产不增收,农民没有获取应有的回报,在中、西部特别是粮食主产区,有的农民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这已经严重地制约和影响了我国农业、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基本稳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是什么?如何使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这是应当认真思考研究的重大问题。 一、正确认识农民收…  相似文献   

13.
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制度是实现农业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其他方面,也与制度供给紧密相关。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快慢与制度创新力度呈明显的正相关,未来我国农民收入的增长,需要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减少农民数量、减轻农民负担和提供农民增收保障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不稳定、农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民的现金收入减少,从而制约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农民收入增长迟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民自身素质和思想观念的原因,又有农业政策和农村经济体制的原因。我们应采取综合措施,从多方面促进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方法),开展对中国经济增长中金融贡献分解的研究.通过构建GDP总量分解模型,把银行业金融贷款L(Loan)总量投放对GDP变动的总影响拆分为活动效应、结构效应、效率效应等,以深入揭示和分析二者之间内在的动态因果驱动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金融对经济的支持视角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投放活动效应对GDP变动总效应的贡献最大,是主要驱动力;结构效应则对GDP变动产生较不明显的负向影响,主要原因是由于信贷规模向东部的集中;效率效应在正常年份对GDP增长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林甸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依托该县住建局农民住房抵押登记平台,创新推出了"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登记+第三方住房保证+财产保险"贷款模式,将宅基地上的农民住房作为抵押物发放贷款,有效缓解了农户贷款难问题。该模式贷款时限短(一般3~7天便可办结),贷款额度不设定上限,得到农民的广泛接受和认可,地方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也给予大力支持,2013年以来,银行给予其3.9亿元支农再贷款资金支持,该模式被省银行业协会评为"十佳特色金融产品奖"。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然而,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资金供求矛盾是各种矛盾的焦点。通过对屏南县甘棠、棠口乡的调查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的现状与问题,提出贫困地区农户是种养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农庄是“立体农业”发展的示范力量,龙头企业则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的观点。进而分析了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现状与问题,指出贫困地区资金供给与资金需求一样具有严峻的形势。农村信用社资金总量小、服务功能弱、业务品种少,使得农户农庄贷款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但是,如果能妥善处理好贷款风险与还款信用的关系,贷款难的问题就有望得到解决。调查中发现信用建设促进会是当前解决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有效形式,它初步解决了“贷款难”与“难贷款”的问题;密切了农民、金融、政府之问的关系;找到效益、风险、信用之间有机结合方式;创造了林业、金融、公共体制改革的协同发展的结合点。最后叙述了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金融全面支持的对策,提出了在效益、风险和信用的良好环境下,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县域金融体系,合理调整贷款审批权,增加授信额度,加强服务创新,提高金融配置效率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与农民收入增长:机理、方法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其实质是农民工的市民化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持续增收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基于上述考虑,研究结论表明:整体而言,城镇化与农民各种收入增长呈明显的正向相关性,但积极影响表现不充分且影响程度不同;从不同区域来看,城镇化率区域差异导致区域农民收入差异。因此,中国应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但欲保持和增强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各收入和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关键在于农民增收对策创新中着力点和扶持度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粮食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粮食主产区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农民是粮食的生产者。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就抓住了粮食生产的根本。而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必须保证种粮农民收入增加。但是,目前粮食主产区农民的收入水平依然很低、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的互动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因此,要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民增收政策支持,健全农民增收多元支撑体系,完善粮食产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优化粮食品种质量、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实现粮食转化增值、推进种粮规模经营、壮大特色高效农业、健全种粮激励政策、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改革农村产权制度、完善农村公益事业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论点集萃     
【农民何以增收减缓】韩劲、黄雷在《中国改革》(2002年第6期)上发表如题文章指出,自1997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连年下滑,且下滑幅度呈放大趋势。这不仅抑制了农村消费增长,也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作者认为农民增收减缓的原因,首先是上一轮农业制度创新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收入增长的能量已经释放完毕,新一轮制度创新没有跟上。农业的持续发展是需要持久的创新支持的,因而,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社会化要求没有得到相应的制度保证与政策支持,农民收入增长出现大幅度下降即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