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华"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它强调事物是不同因素的相异相成和紧密凝聚,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辩证思想与系统观念和客观事物存在的多样性,又体现了多样事物的统一性。在当前我国多元文化并存,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各种价值观念泛起的情况下,科学理解和正确发掘中华"和合"文化,充分汲取和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多元价值,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新疆地区主流文化安全正面临着来自西方反华势力、境内外"三股势力"渗透的威胁,面临着来自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对此加以梳理和评估,探讨有效应对之策,既是新疆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统一的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4.
学生社区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平台。高校辅导员是独一无二的“三全育人”岗位,通过对高校辅导员进学生社区角色定位的再认知,明确学生社区育人目标、完善全员育人规范、制定全程育人规划、营造全方位育人氛围,打通高校育人环节中最贴近学生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5.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清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之重要内容.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创新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本文就此提出以下几个要点: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多姿多采、群众乐于参与的文体娱乐活动之中;三、把社会主义棱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之中;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群众广泛参与的传统节庆和民间信仰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6.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继承和发展。"三个有利于"是一个价值标准,具备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条件。"三个有利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核心。只有将"三个有利于"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成为一个完备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7.
徐仲伟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3):1-8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高度重视先进文化的建设。中国先进文化是与马克思主义相吻合的,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是立足中国现实,体现中国国情,具备中国风格,形成中国气派,具有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是人民创造并服务于人民的文化;是以科学为基础,不断地吸收和反映人类科学技术优秀成果的文化;是倡扬社会公平,主张社会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是始终战斗的文化。努力推进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必须认清中国的文化国情;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遵循文化建设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地方合并高校学校文化是指原来各高校的学校文化在融合的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观、办学理念、规章制度、人员和资源配置各个层面生成的文化形态.其问题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 相似文献
9.
关于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蓉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6(11):113-114
应针对当代大学生对“两课”教育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 ,提出消除这些不利因素、提高“两课”教学效率的一些新思路和新方法 ,以充分发挥“两课”教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地方合并高校学校文化是指原来各高校的学校文化在融合的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观、办学理念、规章制度、人员和资源配置各个层面生成的文化形态。其问题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任务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必须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始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铸牢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作用,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致力于价值的行为体现与理论体现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推进“三全育人”协同治理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当前,在“三全育人”协同治理的文化生态场域,面临着大学文化本质的遮蔽,教学、科研、管理文化的分野,学科文化藩篱的阻隔和制度文化价值的遮蔽等问题。文化治理作为一种新的治理范式,契合“三全育人”协同治理效能提升的客观要求。重构“三全育人”的文化治理,在于回归大学文化本质、增进大学核心价值文化认同,重塑关系信任、推进“三全育人共同体”建设,促进价值认同与关系信任的融构、实现协同治理的文化自觉,纵深推进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强调,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为此,在民本理念下,着眼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和文化传承层面等“四方联动”,探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渗透路径,以促进百姓确立共同价值取向的自觉精神追求作为切入点,立足于思想教育的广泛性要求与政治工作的先进性导向相结合,制度化“社会公益”服务工程与集中性“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相统一,凸显精神文明建设“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4.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个人素养,促进高校教育在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三全育人”从育人主体、育人过程及育人方位等层面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方向指引,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推进。当前,高校落实课程思政、践行“三全育人”理念,面临一系列困境,育人主体对课程思政认知的不深入、育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不足、育人制度的不完善、育人资源安排的不合理及教学评价机制的不健全等,都严重阻碍课程思政建设的持续推进和专业课育人效果的提升。为此,高校及教师应协同合作,深化教师对课程思政和“三全育人”理念的认知,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完善课程思政建设顶层设计和制度规划,指导思政育人资源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安排,并健全育人评价机制,对课程思政建设过程实现全面监督,确保课程思政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5.
关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态势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对此,应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机地统一起来,正确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当今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关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河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社会科学论坛》2007,(20):98-101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基础,和谐文化建设事关和谐社会构建的核心与实质.本文主要从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氛围等角度,分析了探讨了关于建设和谐文化的实践途径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