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调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是邓小平自1975年主持起草《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直到去年南方讲话以来一再申论的基本思想。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的含义,目前人们主要从二个角度加以理解:其一,从生产力内部构成要素的角度,将科技看作是生产力诸要素中具有第一位重要性的主导性因素。例如,有人提出这样的表达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其二,从科学技术的功能和社会价值的角度看,这一命题意味着科技因素对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速度具有决定性的推动作用。这二种理解本身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它们可以统一在同一命题的理论表述中。不过,从邓小平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时关于“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等一系列相关提法来看,他提出“科技第一”命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本文中的简略表达式,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邓小平同志在谈到科学技术的作用时,曾一再强调,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视科学,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对这一科学论断所蕴含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我们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而应该从一个多维度的视角进行深层的思考。一把科学技术看作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而且是一种“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条重要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核心与精髓。  相似文献   

3.
沈学君 《天府新论》2006,42(4):108-111
在当代,文化问题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文化不仅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体系之一,而且已经成为人类社会财富创造的崭新形态。如何看待当前的这种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本文认为,应当从文化生产力的高度来认识,把它看作文化生产力在信息社会的一种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对我国  相似文献   

4.
徐晓风  刘英 《北方论丛》2016,(5):124-127
20世纪下半叶,西方科学哲学实现了从传统科学哲学向科学文化哲学的转变,经过“文化转向”之后的科学哲学所持的立场基本上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哲学立场,标志着对科学哲学的“人文理解”明显增强,力求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通.这种“科学文化哲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科学和哲学的定位,从而从整个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中来认识和理解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将促进科学哲学与人文哲学、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从而推动文化的繁荣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市民社会理论: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发展的结构性转型推动了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蓬勃兴起和快速发展。研究者主要沿着两个视角展开:或把市民社会看作一种学理分析资源来研究,或将市民社会看做一种实体社会资源来分析。不同的研究目的,决定了研究者不同的视角取向,因而两种不同视角不是截然对立的。无论是作为学理资源,还是看作实体建构,市民社会研究都有其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显见价值。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作为生产力范畴的科学技术,其地位和作用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上升趋势,在当代,科学技术更是一跃而成为社会发展首要的决定因素。一、科学技术是社会动力系统中的一个独立的特殊的动力因素随着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从科学进入现实生产过程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方面、一种形式以后,科学也就在社会发展中获得了独立的意义,它从直接劳动过程中分离出来,成为人的一种独立的活动领域,“一种特殊的职业”①。由于科学必须通过技术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作用于现实的生产和社…  相似文献   

7.
正主持人语:如果从"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的意义上来理解文化,毫无疑义,科学是文化,而且是十分典型的文化。因为科学是人类最富创造性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体制,也是这种最富创造性的社会活动、社会体制的最终知识产品。但是,如果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意义上来理解文化,那么,科学是不是文化就有点疑问了。因为,通常人们认为科学是对事实的描述,而与价值无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考察,还是从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角度来审视,中国中产阶级在整个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都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本身就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然产物,而且事实上成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它还将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深度发展的主体目标.  相似文献   

9.
一、科学的文化含义 科学被人们视为是一种知识体系、一种方法、一种价值、一种精神、一种社会活动等。科学被“看作是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一系列行为”①。这种行为是独立的人类行为系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与其他文化有着关联。“科学文化确实是一种文化,不仅是智力意义上的文化,也是人类意义上的文化”②英国文化人类学创始人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③由此可以看出,科学文化也是一个复合体,科学文化=科学家+科学知识+科学信仰…  相似文献   

10.
如果将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作一比较,就会发现,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中西方呈现为十分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外观。就总的特征而言,西方是科学(理性)中心主义,中国是伦理(价值)中心主义。在科学理性主义的导向下,西方人并不十分注重个人的道德完善,而注重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作用,不断形成新的生产力以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在伦理价值主义的导向下,中国人十分注重个人的道德完善,而不注重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作用,未能不断形成新的生产力,只是维系或恢复原有生产力基础上的社会形态。因此,西方文化表现为“个人的非超越”和…  相似文献   

11.
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视角,观照当代科技的社会研究理论的新发展,能展现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思想的当代价值,特别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为创新构筑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的历史地位提供了机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建立在社会关系分析基础上,在理解科技力量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比社会学、政治学理论更具有针对性。从交叉学科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的思想内涵,有助于从历史与地域等大尺度背景中统摄马克思科技思想研究,对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学理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概括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学术影响力,对阐释不同制度下当代科技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深化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再谈“道德是动力生产力”──答周荣华同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产力是物质的.同时也内涵着精神因素。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人的积极性和能量发挥程度、劳动工具的改造和使用效率、劳动对象的认识和改造力度等.往往直接取决于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以及劳动态度等道德觉悟。道德不是游离于生产力之外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力量,而是生产力内部的动力因素。假如没有体现为“主观生产力”的道德觉悟,生产力将是“死的生产力”.不能成为“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否认“道德是动力生产力”的观点.是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道德的功能和目的.没有能弄懂作为价值学科的道德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及其作用.更没有认识生产力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辩证性。  相似文献   

13.
消费及消费品均是表达意义的符号体系和象征体系,因此消费社会学将消费看作是一种文化。消费文化的出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必须从社会变迁的多重视角进行历史省察。工业革命的到来,福特主义以及后福特主义的出现,不断为消费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鲍德里亚、伊舍伍德、萨赫利斯、道格拉斯、布尔迪厄等学者也用自己的理论不断丰富着人们对于消费文化的认知。而消费文化自身的范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从符号价值走向了物的社会意义。西方消费文化理论,对于中国消费社会的建构有着诸多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虹 《南京社会科学》2004,(Z1):396-401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人才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要素之一,是社会稀缺资源.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的高效益、高质量发展,人才的作用不容忽视.文章着重分析了南京市人才建设中的问题,并针对于此提出了现代社会人才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社会的变动和发展同人的活动息息相关。人的素质的提高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处于互动的运行机制中,二者互为条件,相互制约,共同提高。(一)国民素质制约社会发展第一,国民素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国民的主体是社会劳动者,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从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地位来着,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生产力中能动的、起主导作用的活的要素。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通过三条途径:一是转化为生产工具或其他物质形态;二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三…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把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与通信扩展到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层面,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必然引起社会的全面变革。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影响,因而也引发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化。物联网社会的价值取向也与物联网技术的创新有着内在的关联,对于物联网技术及社会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反作用。物联网社会在建构正向型价值取向的同时引发了负向型价值取向,给物联网技术和社会发展带来挑战也是事实。技术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需要技术予以帮助解决,但也取决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探索,更需要的是通过人们自身不断的、全面的进步来逐步解决。物联网的发展不能放弃价值取向的依托,否则势必影响其科学作用的真正发挥。  相似文献   

17.
关于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的思考李志荣研究和明确社会科学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它关系着社会科学发展的目标和前景,也影响到生产力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我们认为,社会科学不仅是生产力,而且就其整体来讲,也是第一生产力。一理解任...  相似文献   

18.
中英“死亡”委婉表达的异同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委婉语是汉英两种语言中共存的现象。它不仅是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通过从宗教文化、民族情感和社会地位三个角度对中英“死亡”委婉表达方式异同的探讨分析,揭示了语言和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阿尔都塞曾经试图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角度来理解意识形态,然而,他在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还是认为,意识形态是人对他自己和社会之间想象关系的再现.而一些西方学者已经开始从社会生活再生产的角度来理解意识形态.他们把意识形态看作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而非社会生活的扭曲再现.意识形态通过话语参与到社会生活再生产中,并把社会权力再生产出来.意识形态再生产社会权力最突出方法是致力于制造差别,并把权力关系转换为非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20.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中产阶级发展的步伐持续加快,并且自进入2000年以来,其人数和规模比例日趋扩大.我们可以预期,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将会出现.而这一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既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结构,也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新的文化类型.这一社会预期,将推动我们在最宽泛的意义上理解"文化"这个概念,并在大的文化框架之中,推动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