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球化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它在促进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同时,也给人类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风险.风险的产生既是现代性的后果,也是传统发展观的产物,还是网络全球化的伴随现象.全球化时代要有效地治理风险,必须走全球风险治理之路,为此,我们必须树立全球风险意识,采取多元主体治理风险,建立全球风险管理机制,拓宽风险治理范围,力争以最小的风险实现最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琬 《贵州社会科学》2012,(10):119-124
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卫生保健体系,其中,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作为强制性卫生保健体系的典型代表,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了推广。以社会医疗保险组织为对象,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出发,对社会医疗保险组织的发展背景、演进路径、治理框架和总体绩效进行全面分析可以看出,在医疗体制全球化变革浪潮的席卷之下,各国社会医疗保险体制也在不断变革,并在组织的性质职能、治理结构以及运作机制等方面体现出越来越多的共同特征,呈现出收敛性发展的趋势,朝着法人化、多元化、专业化的方向在演进。  相似文献   

3.
王桂玲 《南方论刊》2007,(10):42-43
本文着眼于转型时期城市政府这一主要的治理主体如何转变自己的行为机制来实现有效城市治理,提出了城市政府转型的几个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政府治理模式改革与完善的新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政府治理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本质上并未脱离全能主义治理模式的窠臼。随着中国经济改革成就的凸显,这种治理模式的优点被无限放大,缺点被深度忽视,而且该模式虽然有所弱化,但本质仍未改变。这种治理模式虽有其运用有效、效果显著的优势,但长期过度使用势必使政府权力不断膨胀、难以制约,损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因此,必须正视这种全能主义治理模式的弊端,并逐渐弱化这种统治型治理模式,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指导,推进政府治理模式向限权、民主、法治、责任等多元价值并重的多维复合型治理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建立在全球基础上的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社会中扮演日趋重要的角色。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虽一直是各国公司法规制重点,并颇有成就,但跨国公司却因其管辖权的冲突、集团决策对成员公司法律地位的冲击、富集效应和跨国性带来的社会责任等特殊性而给其有效治理带来难题。为此,对跨国公司的治理需要走出企业—国家的二元结构模式而引入市民社会(压力集团)、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多元力量,形成多主体、多层次的全球治理模式,完善跨国公司的治理,以抵制跨国公司发展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治理变革,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然推动乡村治理变革;在当代中国乡村治理变革的诸多动力源中,农民的需要及其新变化是更为根本的原因,也是理解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理由之一,应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高度予以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通过回顾已有的中国学术界对政府治理的研究成果,从政治学角度出发,以批判性的视角并从中国具体的语境出发,结合学者们的文本,梳理了中国学者对政府治理概念的理解,以及政府治理研究的主题。在此过程中,试图回答中国学者如何理解治理与政府治理,中国学者对政府治理的研究涉及哪些主题,未来中国政府治理研究的重点在哪里。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第三条道路”的兴起,政府治理必须超越传统的“左与右”之分,这既是对我国传统治理模式的批判性反思,更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客观要求.本文从新经济社会学中的“嵌入性”理论入手,对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再解读,提倡一种“嵌入式”的结构多元主义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新学术》2007,(1)
政府在本身发展过程中选择何种工具来应对发展困境,是政治学者和行政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通过对“治理”的剖析提出新公共管理是政府治理结构重建过程中的有效工具,并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府治理变革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范式整合:全球化时代社会学研究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军 《学术论坛》2001,1(3):104-108
网络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传统社会学赖以立足的现实基础,这将促使社会学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方法都必须进行某种变革与创新,尤其在社会学研究范式上要突破传统社会学研究的"民族国家中心论"范式,在具体研究内容扣方法上将"民族国家中心论"范式和"全球系统论"范式结合在一起,以实现从单一的研究范式向两种(甚至多种)研究范式的整合.  相似文献   

11.
自 1 98 5年奥尔多·拉维特提出全球化这一概念以来 ,全球化这一概念就在国际上流行开来了 ,人们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和国际关系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 ,对全球化问题作了各种各样的探讨。本文从哲学角度 ,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为方法论原则 ,对全球化作一简要探析。一、全球化是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唯物史观指出 ,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到我们称之为全球化的时代 ,也是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体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生产力的角度看 ,全球化首先是科学…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治理机制与中国跨国企业改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治理的实质即为母子公司治理,但跨国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并非仅仅在于一个基于母子公司的权力划分结构及旨在保证母子公司权责利制衡关系的刚性公司治理结构,而在于超越公司治理结构层面的一套完备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系统。作者在揭示跨国公司母子公司治理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对跨国公司治理机制系统的完善性进行了分析,并据此对我国跨国企业治理机制改造的重点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中国政府必须别无选择地在国际舞台上与其他国家政府展开空前激烈的竞争。为适应这一需要 ,新世纪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定要向国际先进标准看齐 ,努力建立廉洁、高效政府 ,大力推进行政管理法治化进程 ,高度重视培养和造就世界一流的政府管理人员 ,从而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廉洁、高效、法治、有权威、有能力的政府。  相似文献   

14.
近几十年来,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活动中迅速崛起,使全球化趋势下的现代国家体系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国际非政府组织作为有别于国家和政府间组织的第三种力量,有助于推动国家关系的新变化,但在其存在中也面临着一定的矛盾和机遇。为此,应该对于全球化、国际非政府组织和国家体系三者进行适当的协调研究,有利于三者的互补、协调。  相似文献   

15.
16.
美国公司治理结构以美英大陆法系为基础,其主要特征是股权结构高度分散化;股权流动高频率化;企业融资以股权直接融资为主。在公司治理机制方面,主要依靠外部职业经理人市场和与业绩紧密关联的报酬机制对经营管理者发挥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公司治理结构又出现了新的演变与创新。探讨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体系及发展变化,对我国企业内外部治理结构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是鼓舞人心和引人入胜的,同时它又始终陷入混乱状态的边缘."[1]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使中国人再一次面对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选择,后现代主义理论对于尚处于现代化起步阶段的中国来说有无价值?以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简单附和其全部主张和以启蒙理性的态度全盘否定其意义都显得太轻率,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对之进行辩证分析、恰当定位,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才有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全球治理运动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治理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从福利国家的改革人手,重点分析了福利国家改革过程中对治理理论的运用,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应以责任多元为取向,同时为此还进一步梳理了有关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改革:一种财政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小龙 《人文杂志》2004,7(3):64-69
从激励的角度讲 ,政府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治理结构的安排与对官员的工作激励目标是否具有激励相容性 ,即治理结构的设计能否有效激励和约束政府官员们使其自利性行为能体现公共利益目标 ,而财政分权模式又是影响政府治理结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首先探讨了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结构设计的关系 ,然后重点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地方财政分权模式如何导致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产生激励不相容性 ,进而扭曲了政府治理机制对地方基层政府行为的激励。最后 ,提出了若干旨在改善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结构的财政体制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全球治理与国际非政府组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进程促使国际社会出现一体化和碎片化的双重趋势,而全球性问题的普遍出现对由一国政府处理全部公共事务的机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全球治理理论即是针对这样的局势,提出的希望通过公私部门的合作,通过解决全球性问题,促进全球共同利益的制度性安排愿景。作为全球治理中的重要主体,国际非政府组织近年来在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舞台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非政府组织体现了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多重治理价值,并促进了全球治理的有效性、规范性、广泛性和民主性,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影响。本文最后对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活动进行了简要描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