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和转移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用人口地理学的观点,探讨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给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测算方法,并从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六大经济区,三大经济地带三方面分析论述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分布格局,测算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分布重心及其移动方向。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采取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人口、经济不均衡性及重心变动分析,充分揭示了当前我国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状况。结果表明,中国人口区域偏集依然严重,且还有加剧的趋势,同时“人口一经济”间的契合度也不高,甚至还出现人口重心移动与投资重心移动相背离的情况,这对近期人口空间格局的发展非常不利。为此,研究认为,在当前的中国人口、经济形势下,构建以“多中心集聚”为导向、“人的城镇化”为内涵的新型城镇化体系,是未来进行人口合理再分布的必由之举。  相似文献   

3.
将安徽省划分为“皖江”、“皖北”及“其他”三大区域,以安徽省17个地级市为基本单位,运用 GIS 方法和手段分析了“五普”到“六普”期间安徽省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化、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均衡性以及区域劳动人口分布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等.研究发现,安徽省地区间人口密度差异较大,存在人口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劳动人口产业结构分布错位等现象.最后提出安徽省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2000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与人口分布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区域经济迅速增长,产业结构急剧变动,人口空间格局出现了深刻的调整。总体上,区域人口增长势头有所放缓,空间格局向"多中心聚集"方向发展。在省际迁移中,广东一枝独秀的局面开始改变,人口迁移重心已由珠三角转移到长三角及其他地区,但东部地区仍然是最重要的人口承载区,同时人口在中、西部部分区域的回归正在加速。在此期间,人口迁移原因越来越多元化,社会因素逐渐增强,迁移流向更为复杂。因此,必须高瞻远瞩、统筹兼顾地对人口再分布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其更有利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引入人口迁移重心的概念,并以此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区域模式及其变化。作者通过考察人口迁移重心与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位移的联动变化,发现相对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更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的省际人口迁移,对中国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认为,促进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仍然是未来中国实现人口与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的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借鉴区域经济收敛性理论,利用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数据,运用经济计量学中的横截面回归分析,研究人口空间分布动态变化与经济初始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64-1992年,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呈现比较弱的条件收敛性;1992-2003年,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则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发散现象。  相似文献   

7.
空间分析是深入探索空间特征的重要技术,因此作者利用空间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宁夏人口经济压力分类及其分布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索,结果表明,宁夏人口经济压力从北部向南部逐渐增大,在空间分布关系上人口经济压力呈现明显的组团模式,北部区域以银川为核心呈低—低关联模式,南部区域以原州区为核心呈高—高关联模式。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北京市、天津市及河北省各区县的人口总量和GDP数据为基础,运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分别计算出京津冀地区各年份的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对比分析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迁移规律。并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及经济分布的空间集聚现象,揭示京津冀地区在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京津冀地区的人口重心、经济重心都在向东北方向移动;京津冀地区人口空间集聚呈现高-高、高-低、低-高三种特征,经济空间集聚呈现高-高特征。  相似文献   

9.
刘书明 《西北人口》2012,33(5):95-100
人口问题是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十一个重点经济区之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人口分布,以沿河流域、交通干线和主要城镇呈现出明显的带状特征,具有集中、均匀与差异并存的多样性特点;区域人口的快速增长对于资源与环境形成巨大压力。随着区域经济—体化的推进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人口流动加快,人口计生工作面临新问题;区域人口管理体制创新不够,组织协调区域人口发展面临诸多限制。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地方政府应组建区域人口协调机构,构建区域人口信息共享机制、政策协调机制、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流动人口管理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向云波  张勇  赵会丽 《西北人口》2011,32(2):34-37,42
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问题成为当前湘江流域综合开发与管理中引人关注的焦点。采用1993也009年《湖南省统计年鉴》数据,运用密度分析、不均衡指数法、重心分析以及偏移-分享分析方法,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湘江流域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演化的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湘江流域人口分布具有“先分散后集聚”的特点。人口分布重心在东北-西南方向往返移动。人口偏移增长在不同区域层面具有阶段性特征。人口具有向各地级市市辖区集聚的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是湘江流域人口分布空间演化的主要驱动机制.区域人口发展政策强化了人口分布空间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地区人口经济状况评价及空间分布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北京市、天津市及河北省各区县的人口总量和GDP数据为基础,运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分别计算出京津冀地区各年份的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对比分析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迁移规律。并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及经济分布的空间集聚现象,揭示京津冀地区在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京津冀地区的人口重心、经济重心都在向东北方向移动;京津冀地区人口空间集聚呈现高-高、高-低、低-高三种特征,经济空间集聚呈现高-高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上海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其独特的经济文化吸引了大量的外籍人口来此居住生活。在上海城市发展进程中,外籍人口数量呈现波动性增长,空间分布范围也逐步扩大,外籍人口分布重心由上海老县城移向北面的虹口区,然后由虹口区向西南的徐汇区转移。上海市外籍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一方面受交通运输方式改变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上海市产业布局的变动和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基于上海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通过对外籍人口空间分析可知,外籍人口在上海市形成了以地铁二号线为轴心的条带状分布形态,人口分布为典型的空间集聚模式,在闵行区的虹口镇和浦东区的花木镇形成了两个热点分布区域,并且不同国家的外籍人口具有不同的空间集聚形态。  相似文献   

13.
银川平原人口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丽媛  段汉明 《西北人口》2012,33(5):90-94,100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下,宁夏银川平原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在特殊的地域差异性和政策等因素的驱动下,银川平原的人口空间再分布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为揭示这些新的特征和规律,为银川平原的人口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参考,文章通过对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人口空间分布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得出银川平原的人口分布特征。同时,通过对人口和经济的空间关系进行比较,探讨银川平原人口分布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银川平原人口重心向东北向移动时,人口不均衡指数降低,人口即趋于均衡;向西南向移动,人口不均衡指数升高,人口趋于集中分布。除此之外,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在东西向上逐渐分异,但在南北方向上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人口重心、就业重心与经济重心空间演变轨迹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20年来我国人口重心、就业重心、经济重心的空间演变轨迹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东部沿海地区不断集聚生产的同时,没有更有效地吸纳中西部地区的人口,从而造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生产与人口、就业分布高度失衡。目前,建立完善的分享机制、进一步促进西部落后地区的人口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流动、建立健全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是区域结构的两个重要方面。人口是区域特别是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之一。各行业门类人口的就业结构和空间分布则同时反映了区域的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特征。我们对环渤海湾地区所有的449个县、市、区的就业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相应都市区的结构特征以及都市区的空间组合特征等,进而确定了环渤海湾地区的内部结构。从分析结果来看,环渤海湾地区内部结构相对松散,不是一个紧凑的经济实体单元。作为一个整体,环渤海湾地区远远未达到都市连绵区的水平,虽然其京津地区以及辽中地区初显其连绵区特征。  相似文献   

16.
人口红利代表的是人口转变过程中能为经济增长提供额外优势的人口年龄结构,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在空间上的转移,会相应形成一种人口红利的空间流动。由于中国长期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人口红利的空间流动便产生了不同的区域经济效应。文章结合人口红利相关理论,对人口红利空间流动及其经济效应进行梳理与分析,并通过对人口红利在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做出的经济增长贡献及其变化差异进行实证研究,证明在人口红利式微的背景之下,存在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红利流动推迟了东部地区人口红利向人口负债的转变,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的人口红利机会窗口期关闭得更晚,实现了人口红利的空间补偿,最大化地提升了人口红利的综合经济效率。而东部地区人口质量红利对人口数量红利的替代进程较中西部地区也依然处于领先水平。与此同时,文章也关注到东部地区吸收的人口红利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则是一种人口红利的流失,使得中西部地区人口红利受到挤兑,扩大了各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基于这一现实状况,秉持着效率和公平兼具的发展观念,文章认为应通过强化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跨区域补偿机制及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脱出窠臼,迈向新的高度———读《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一项人口分布经济学的探索研究》王嗣均去年11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王桂新博士《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一项人口分布经济学的探索研究》一书,全书分9章,375万字。第一章,...  相似文献   

18.
基于行业门类人口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各行业门类人口的就业结构和空间分布同时反映了区域的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特征。基于此,文章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所有的238个县、市、区的就业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都市区的结构特征和空间组合特征,进而确定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的整体范围边界和内部结构边界。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中“利用尽量少的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最小,使人们生活得更为舒适”。人口作为生产与消费统一体,是可持续发展诸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因此人口问题便成为可持续发展中的中心问题。其中,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关系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人口数量过多,素质太差,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平衡,会给资源和环境产生压力,从而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继续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合理人口分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2000—2010年甘肃人口分布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亚辉  张岩 《西北人口》2014,(6):104-109
本文以甘肃省为研究区域,以2000、2005、2010年的县级常住人口数据为依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性、人口偏移增长、人口重心迁移及不均衡指数分析甘肃近10年来人口分布特征及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甘肃省人口分布处于极不均衡的状态,表现为东南密集,西北稀疏的特征,近10年中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程度逐渐增强,人口重心有向西北移动的趋势,各地区集聚人口的能力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