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关于文化艺术活动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从文化艺术活动角度来研究知识经济。文章从文化艺术在经济中的表现形态,文化艺术产品的需求和供给特征,政府对文化艺术活动促进的意义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文化市场论     
文化市场是相对于物质产品市场而言的精神产品市场,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目前发展还相对滞后,但一定会和物质产品市场并驾齐驱.文化市场的发展状态是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基本标志之一。文章分析了文化市场的含义界定、基本属性、观念误区,以及作为文化市场三大支柱的艺术、教育和科技市场。最后,作者对文化市场的发展趋势做了远景展望。  相似文献   

3.
文化,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类”形式的体现,具有整合性、功能性、符号性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样式的艺术包孕着文化的全部基因。因而艺术创造活动在创作动机及创造进程、功能实现、符号建构等方面就不可避免地受文化的整体制约。而另一方面,艺术又并非纯然出于对文化的顺应,艺术创造在个体差异性、审美超越性、形式独创性等方面显示出对文化模式、价值规范、符号系统的“反弹”效应。从而在对文化的顺应与反叛之间,艺术创造体现了自身广泛的自由品格和极大的自主精神。  相似文献   

4.
欧洲发现了许多以雕塑和岩画为主要形式的史前艺术,这些艺术可归为三类:抽象符号、动物形象和人的形象。通过对史前艺术的研究,可以揭示出人的两方面本质特点:第一,史前艺术是人类具有无限创造力的昭示;第二,史前艺术是人类具有特殊思维机质的反映。史前艺术具有自身的文化功能,即它是促动人类精神文化不断进步与发展的驱动力,是促动人类文化攀升的阶梯。  相似文献   

5.
从艺术社会学的视角看当代中国的流行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艺术社会学的视角,考察了音乐与艺术、与社会的内在关系,探讨了艺术研究纲领──—唯物史观的由来,并对当代音乐特别是流行音乐的发展现状作了剖析和评述。文章认为,在经济利益的引导下,一味强调娱乐性,就存在着把艺术变成资本化的东西,使文化成果成为文化消费品,从而使艺术失却批判功能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文化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它指明了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基本方针和奋斗目标,我们必须遵循这一指导方针,努力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一、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价值文化市场通常是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以商品的形式在流通领域中进行交换的场所,它是有别于物质产品的精神产品市场。主要包括文化娱乐市场、电影市场、书报刊市场。美术市场、演出市场、音像市场、文物市场、中外文化交流市场、文化艺术培训市场,等等。文化市场在…  相似文献   

7.
论实现文化产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文化产品之所以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力求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是由文化产品自身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即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功能)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促进文化繁荣以及文化产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有利一面,避免文化产品两种效益相矛盾的消极的另一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本文对此提出了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8.
"艺术产品"概念取代"艺术作品",揭示了艺术研究已经纳入到社会文化生产、公共行政管理和广泛的公共领域,超越了美学、艺术史的认识基础和理论范式,不免引发各种新旧观念、学术阐释、公共权利和私人权利的矛盾。为解决当下的艺术问题,迫切需要对艺术性质的再认识和新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本文凭借公共选择理论"公共物品"、"私人物品"的两分法,以视觉艺术产品为对象,将其拆解成"实物"、"著作权"、"观念"、"著作人身权"四部分,来认证艺术产品的公私权界,得出了艺术产品是准公共物品和"优效产品"的结论,肯定了其公共属性的权重意义。并通过对文化价值的深入定性剖析,确立了艺术产品的基本价值评价参数和切实可操作的价值描述方法,为政府扶持艺术和艺术产业化运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艺娱乐是文艺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但有高雅和低俗之分.造成文艺娱乐低俗化的成因在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受西方不良文化思潮的浸染;部分文艺作者缺失必备的艺术素养;文艺批评流于形式.其危害是践踏了文艺的审美功能;钝化了文艺受众的审美感受力;扼杀了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性思维;延缓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速度和效率.基于此,应采取的矫正举措为:鼓励文艺工作者勇于文化担当;创造崇尚高雅艺术的文化氛围;培育健康有益的文艺批评生态;建立低俗文艺产品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0.
需要是人在社会环境中,对所需事物的心理表现。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新思想、新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人们对文化艺术的接受方式。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接受过程,渗透着积极主动的创造性,即是一种心理加工过程。因此,我们在创作作品、制订活动方案时,不仅要尊重艺术创作规律,还要注意接受者的心理感受规律,通过发挥文化产品的最佳社会效益,充分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肩负起"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舞台艺术既有启迪教化的社会功能 ,又离不开政治、政府 ,她是大众的文化。娱乐舞台也是社会动员的有力武器 ,需要政府宏观调控。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的艺术管理体制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提高民族素质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回避的一些弊端 ,这些弊端既影响文化社会功能的发挥 ,也影响艺术本身的繁荣。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需要进一步推进舞台艺术的管理和制度创新。在这种创新的过程中 ,要做到改善党的领导与优化政府行为 ,做到交易成本最小化 ,实行资产重组和强强联合 ,使艺术团体成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法人实体和有效率的市场经营主体 ,同时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龙文化的传承方向和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明醒 《社科纵横》2009,24(2):133-134
本文对中国龙图形和龙文化作了介绍,指出龙文化在历史继承过程中,以纵向和横向的方式传承,纵向传承的特征是继承、创新和发展,横向传承的特征是交流和融会。龙文化和艺术以图形和语言文字两种方式继承和发展。从龙的理念发展到龙的艺术是继承创新过程。要从龙的形成发展中受到启迪,增强科学发展观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文化的差异造成了文化的悖反,消解文化的悖反则构成了文化发展的契机,而实现这种契机现实化的最佳途径就是建立具有自觉意识和可操作性的文化战略。建立跨世纪文化战略是处于世纪之交的当代中国所面对的一项总体工程。美学是文化战略中不可缺少的子系统,它在文化战略中处于重要地位。但当代中国美学受西方近代美学和苏俄美学影响较大,使其具有较强的形而上色彩,由此导致了审美功能的丧失。本文提出建构一种可操作性的功能美学,功能美学迥异于当代传统美学借助意识形态进行操作的特点,而直接切入形而下的现实生活进行操作,它以现实的审美、艺术活动为认知对象,和现实的审美、艺术活动构成一种对话关系。功能美学的功能之一是,关注日常生活;功能之二是,实现技术的艺术化与艺术的技术化。  相似文献   

14.
作家的文化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创造物。作为文化人的作家,在其艺术创造过程中受其所在文化背景的规约,其作品必然要表现出作家的文化心态;然而,作家对历史文化的吸收和选择,更新和重构,却是其文化视野中所不能或缺的。  相似文献   

15.
艺术品拍卖,行业小,圈子大,一只小小拍槌下砸出的数字甚至能引起全球关注。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总额超过1000亿元,位列全球第一。是何种原因让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发展远超艺术本身的发展,又是哪些人在过去20年主导着中国拍卖行业江湖,影响艺术、财富甚至中国精神文化产品的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6.
<正>艺术视界一、征集对象海内外文化机构、美术院校、书画院、画廊、拍卖公司、艺术收藏品及文化用品生产经营单位、艺术家个人、旅游文化企业等。二、广告形式1.艺术活动发布消息、征集作品2.各类艺术展览宣传、介绍3.艺术院校及各类培训班招生4.艺术家个人作品展示及推介5.艺术品、收藏礼品等企业单位产品推广  相似文献   

17.
通识艺术教育是聚焦人文、审美及素质的教育.具有"美德"育人、"人文"育人、"大美"育人的功能与意义.针对目前通识艺术教育在实际教学落实中的课程内容、结构、设计特色等存在的问题,探究通识教学实践改革与创新策略,进一步提升艺术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核心引导力、文化素养与艺术审美、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正一、征集对象海内外文化机构、美术院校、书画院、画廊、拍卖公司、艺术收藏品及文化用品生产经营单位、艺术家个人、旅游文化企业等。二、广告形式1.艺术活动发布消息、征集作品2.各类艺术展览宣传、介绍3.艺术院校及各类培训班招生4.艺术家个人作品展示及推介5.艺术品、收藏礼品等企业单位产品推广  相似文献   

19.
正一、征集对象海内外文化机构、美术院校、书画院、画廊、拍卖公司、艺术收藏品及文化用品生产经营单位、艺术家个人、旅游文化企业等。二、广告形式1.艺术活动发布消息、征集作品2.各类艺术展览宣传、介绍3.艺术院校及各类培训班招生4.艺术家个人作品展示及推介5.艺术品、收藏礼品等企业单位产品推广  相似文献   

20.
正一、征集对象海内外文化机构、美术院校、书画院、画廊、拍卖公司、艺术收藏品及文化用品生产经营单位、艺术家个人、旅游文化企业等。二、广告形式1.艺术活动发布消息、征集作品2.各类艺术展览宣传、介绍3.艺术院校及各类培训班招生4.艺术家个人作品展示及推介5.艺术品、收藏礼品等企业单位产品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