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动理学哲学是特定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前提逻辑,或者说无理论,它影响和决定着可能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展开。心理学之所以尚未取得学科的完全统一性,就在于对心理学哲学问题的回答尚没有取得一致看法。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符号意义和蕴涵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符号意义和蕴涵意义是语用学研究的内容,两层意义的关系有多种情况,语境是它们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语境,是言谈与书写被限定的所有要素、环境,是意义生成的基本条件。内潜于文本中的言谈、书写语境,又成为人们与文本对话的最大障碍。语境包括三个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层面:对话情境(释义场景)、历史情境(政治背景)和文化语境(心理预期)。语境是书写者摆脱不了的精神包袱,又是言谈者总想借用的精神拐杖。从"有语境"→"超语境"→"无语境",寻找"意义",便成了人类最大的生存困境———意义在语言中发生,又在语言中消失。  相似文献   

4.
在特定语境中 ,话语的含义只有一个 ,却可能有多个前提 ,一个前提也可能有多重意义。那么 ,在会话过程中 ,说话者是如何设定话语前提的 ,听话者又是如何对话语前提进行选择和理解的 ?本文从分析前提感知的失误入手 ,运用逻辑分析方法 ,从认知语用学角度考察听话者对预设前提的感知 ,分析选择前提特定意义的原则、策略和过程 ,进而提出前提空间定位的心理模式。笔者认为前提的选择有逻辑 -语义分析、语用推理和整合等三种不同等级的策略 ;话语前提的选择是感知 -推理 -理解 -选择的探索性过程。由此得出结论 :认知环境是话语前提的决定性因素 ,话语前提的正确选择可再现话语的语境表征 ,为话语内涵的理解提供信息表征和推理依据———基于真值条件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5.
前提是句子语义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语句意义的一种,包涵语义前提和语用前提两类。语义前提多为隐含在语句之中通过推论可以解读的意义,而语用前提则多为言外之意多通过语境和推论读取。本文认为,前提的认知和理解既受到投射的影响也与激活密不可分.而激活更是我们从复数个前提中读取其中之一并将解读导向理解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教育史研究的前提假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教育史学强调要在搜集史料上下工夫,似乎不穷尽史料就不能有发言权.而本文认为,教育史研究当然要搜集材料,然而史料无论多么丰富,它本身却并不构成真正完备的教育史知识.史料并不是史学,单单史实本身不可能自发地或自动地形成教育史学,最后赋予史料以生命的或者使史料成为教育史学的,是要靠教育史家的思想.任何一种教育史叙述或解说,不可避免地是根据某种哲学的前提假设出发的.作者试图通过美国教育史学史上的两位著名代表人物的比较以说明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7.
歧义是存在于语言各个层面的普遍现象。传统的歧义研究从语音、词汇、结构和语义四个方面进行是不足的,必须把语用这个层面考虑在内,即语用歧义。  相似文献   

8.
前提内蕴在人们的思维之中。前提的理解和翻译可以通过三个层次实现,即语义前提、语用前提和文化前提。语用前提和文化前提均寓于文本之中,其理解又都超出文本自身,是对语义前提的有益补充,对翻译也有着更为积极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于广告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广告用语必须短小精练并要达到宣传目的,而预设和隐含就是广告用语中常用的两种方法.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广告词的语用预设和语义预设分析以及隐含手法分析说明运用预设和隐含,不仅能扩大广告信息量,弥补短小篇幅带来的不足,而且还能吸引广告对象做出自我分析推断,避免因明示或直接断言可能招致的风险.预设信息还可以和断言信息结合起来,创造广告语言的悬念与幽默.语用前提的恰当使用有助于广告传递信息,达到最终的说服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保密工作已全面纳入了法治的轨道。作为高等学校,有许多基层单位,担负着特定的保密任务。而高校基层单位的保密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保密工作的全局。但是,目前在有的单位和一些同志身上仍存在着无密可保和有法不依的情况,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本文着重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做好高校基层保密工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广告语言的特点是简短精炼,生动形象并富有感召力,其目的就是借助语言文字信息使产品为消费者所接受,去购买。一则广告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语用预设恰是广告语言必用的手段。本文根据语用预设本身共知性、适合性、主观性,隐蔽性和可取消性的特征,并把广告中语用预设分为,存在预设、事实预设、信念预设和情感预设四类,探讨语用预设可使广告语言更加的简短精炼,传递更多的产品信息,增强广告的诱导性和趣味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浅谈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设是语用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语义预设通常从逻辑角度出发,研究命题的真值情况。语用预设则把语句同说话者的身份、社会地位等因素结合起来,在具体的语境中研究话语的意义。两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差别.而是存在一定的包容关系。  相似文献   

13.
14.
经济与伦理二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处于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之中。伦理道德除了规范、激励和导向等功能外 ,还有其特殊的经济功能 :即与经济发展要求相契合及作为人力资本关键构成的伦理道德是创造经济绩效不可缺少的因素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伦理道德为人们在经济交换中彼此信任 ,开展合作提供基础 ,这将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而经济自身也蕴涵着深刻的伦理意义 :经济行为及动机和目的都内含着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原则 ;并且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有自己的道德基础或价值意义 ,市场经济发展秩序也内在要求道德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预设是以隐含的方式内嵌于句子或语段之中的无须断言的信息或命题.文学作品以精准简练为要旨,力求以最少的文字传达最多的信息,遂有"浓缩的才是精华的"的一说.预设由于其精简已知信息等功能而对文学篇章的浓缩具有突出的作用.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预设在文学篇章中俯拾皆是.从预设的共知性、英汉句式和中国古诗词等三个方面可以揭示并解释预设同文学篇章的浓缩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6.
预设又译之为前提或先设,它和信息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信息结构由已知信息和新信息构成,已知信息存在于预设之中,而新信息则随预设的变化而变化;预设和信息结构同时又一起共同作用于语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儒道互补是学界较为认可的关于儒道关系的概括,但是儒道之间思想预设的互通似乎更接近于事实。儒道双方的核心词语"道"、"中"、"自然"概念的表述深处有着双方都可以认同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逻辑经验主义的理论纲领确立于现代逻辑主义与传统经验主义的结合,这一结合构成逻辑经验主义理论构建所依托的本体论预设。逻辑经验主义后来所陷的理论困难,虽然表现为源于逻辑困难,但实质上源于这一本体论预设本身固有的理论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语用预设策略作为一种动态的、不稳定的、复杂的语言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常有运用。文章主要论述了语用预设的经济性、衔接性、戏剧性及多维性,并分析证明了预设能够帮助读者理解作品中人物巧妙交谈、言外之意、技巧地传递信息,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着影响有效交流的种种障碍,导致所有上述障碍的最大问题就是文化预设.文化预设是跨文化交际中会话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培养文化预设能力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