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穆的文化学理论及其研究实践陈勇被学术界誉为“学贯四部”、“著作等身”的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不仅是一位以研治中国文化史而蜚声于世的著名学者,而且在文化学理论方面也有自己的独特建树。本文拟就钱氏的文化学理论及其运用实践作一初步探索。钱穆的文化学理论比较集...  相似文献   

2.
钱穆论中国现代文化的出路杨岚(天津市委党校)钱穆是现代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文化学家。他一生潜心学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甚深,著述几十种,兼涉及经史子集,素有“国学大师”“一代宗儒”之称。像那个时代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在亡国灭种的威胁面前,钱穆对国家...  相似文献   

3.
政治文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现代形态的政治文化学的专门而深入系统的研究还只是70年代以来的事。目前,我国在这一学科领域已有木少水平较高的研究论文和专著的章节,但作为系统研究成果的专著,特别是适合于研究生、本科生和党政干部阅读的教科书,还不多见。孙正甲研究员新著《政治文化学概论》一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广泛地吸取了国内外政治文化学的现代研究成果,并在综合各家精华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本书有三个特点:第一,体系较新。除导论外,本书分为类型篇(地域型、依附型…  相似文献   

4.
邱福明 《学术论坛》2012,35(5):208-210
语文教育文化学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研究的一种显要理论视阈,但对于语文教育文化学的"何谓"与"何为",在语文界仍存在模糊认识。文章透视语文教育文化学的理论问题,展望语文教育文化学的前沿问题,进而加深对语文教育文化学的正确认识和理解。语文教育文化学所提倡的整体性视角,所从事的实践关照以及所蕴涵的对学生个体生命及其发展的关怀,引起越来越多语文界人士的关注。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语文教育文化学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钱穆1922年至1930年执教小学与中学,1930年由顾颉刚先生推荐,入北平燕京大学执教,从此跻身学术界。1949年以前,历任北大、清华、北师大、西南联大、武大、川大等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为台中研院院士。钱穆著作等身,计有七十余种。其中,《刘向歆父子年谱》、《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国学概论》、《朱子新学案》等,都是传世之作。钱穆综合、提扬了传统史学,又吸纳、消化了西方史学,在自己毕生治史…  相似文献   

6.
“香山文化”的提出和讨论标志着新时期地域文化自觉的新建树。从文化学的角度看,“香山文化”植根于“文化”理念的广义理解,不仅反映了文化学的基本理论,而且丰富了文化学的具体研究,显示出在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上的主动和自觉。  相似文献   

7.
在钱穆看来,文化即人生。人生必须面对"物世界""人世界"和"心世界",相应地,文化则是物质的、集体的和精神的三部门之融合体。作为其文化学理论的基础内核,"文化三阶层"理论从人类生活、文化要素及人文演进3个层面展现了文化的立体性。对于今天中国的文化建设而言,"文化三阶层"理论启示我们要注重文化体系各部门配搭的协调发展,尤其是要重视发挥道德的引领作用。同时,也要重建人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  相似文献   

8.
<正> 马克思的文化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现象和人们的生活具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许多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研究的深化都有赖于诸多的文化学理论的说明。这一点也是马克思晚年全心致力于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原因。认真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文化学说,对于科学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我们现实的文化学讨论的深化,无疑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理论界关于马克思文化学说的研究中,有这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宪森所写《曾国藩的实事求是观及其渊源》(娄底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一文,说“实事求是是曾国藩理学思想及其实践的基本特征”,“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准则”,“其理论和实践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此类说法,我疑难颇多。(一)关于曾国藩哲学思想的渊源曾文的题目表明作者重视曾国藩哲学思想的渊源,但文章所说的渊源,只是作者的看法而不是曾国藩及许多学者的看法。曾国藩哲学思想渊源之一,是以姚鼐为首的桐城派。其“为学渊源盖得之于桐城姚氏”。(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曾国藩从早年起就“…  相似文献   

10.
文化进化论纲──以中国竹文化为例何明自19世纪后半期以来,“进化”(evolution)即被文化人类学家们从生物学中采借到文化学中来,形成了“文化进化”(culturalevolution)这个范畴,斯宾塞(HerbertSpencer)等社会思想家...  相似文献   

11.
隐喻文化学学科建设的意义及其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的跨文化研究是当代隐喻学最具有价值和前景意义的研究领域,因此有必要在隐喻学的学科地位业已确立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隐喻文化学的问题.隐喻文化学的建立不仅有当代隐喻学的雄厚的理论基础,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可资利用、整合的研究资源.隐喻文化学的建立,不仅可以为考察研究人类的不同文化形态提供一种更具本源性的理论视角和一扇更为宽阔的理论窗口,而且有助于理解人类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同时,众多文化研究领域遇到的瓶颈问题,借助隐喻学的理论视角才有可能得以最终解释.  相似文献   

12.
关于“广告”的研究,在中国的起步虽然不算太晚,但冷静地从宏观上予以审视,总感到精品力作太少,理论学术水平不高,只重视实用性而忽视学理创新性。读了赵恩芳教授主编的《现代广告文化学》(以下简称《文化学》),则给了我别具一格的新颖感和理论开拓的厚重感,似乎把“现代广告”研究纳入了真正的学术范畴,使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达到一个新层次,可以毫无夸饰地称它是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佳作。《文化学》著者们以突破的胆识和开拓的勇气,把人们司空见惯的谈不上有什么文化品位的“现代广告”,升华到人类文化哲学的高度,运用多种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以来出现的文化热,包括了文化史、文化理论、文化建设与展望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基本上一直停留在概念模糊、议论浮泛的阶段,亟待向深层发展。湖北省社科院许苏民先生的近著《文化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2月版),在对中外文化史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扬弃了西方文化哲学的成就,构筑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关于文化学的元理论体系,包括文化发生论、文化结构论、文化发展论、文化动力论四大部分,对涉及人类文化的最主要的带普遍性的问题作出了高层次的哲学观照和精神心理的解析,为创建文化学…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总目(作者后面括弧内,圆点前是期数,圆点后是页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事求是地理解和建设社会主义李为善乃进(24)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李林吴玉章杨海蛟(217)学术综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周明俊(228)有...  相似文献   

15.
(一)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几千年绵长的历史进程中,蕴藏着强大的凝聚力。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说过:“我认为中国五千年来,传统相承所建立的和平统一的民族国家,这是人类所稀有的伟大贡献”。①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就是以统一作为基础特征的。因...  相似文献   

16.
黄文山是较早倡导文化学和从事文化学研究的学者 ,他早年信仰无政府主义 ,后改奉国民党正统意识形态 ,成为倡导中国本位文化建设的代表人物之一。黄文山取文化学的立场 ,以文化学理论作为研究的方法论 ,来探讨中国文化改造的问题。他的文化观的转变 ,充分显示了文化学的理论对其文化思想的影响 ,作为一个典型的个案 ,反映了近代思想与学术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话说余英时对新儒家的质疑辛华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在《钱穆与新儒家》(收入《犹记风吹水上鳞》)一文中,余英时检讨了新儒家的三种用法:“第一种主要在中国大陆流行,其涵义也最宽广,几乎任何二十世纪中国学人,凡是对儒学不存在偏见,并认真加以研究者,都...  相似文献   

18.
钱穆先生针对中国近代以来主流学界的“专制政治论”展开了从历史学、政治学、文化学、哲学等诸多层面的反驳与论证,其中的政治学论述集中于作为政制史研究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以及作为宪制时评集的《政学私言》,其基本目标在于建构一种有别于又可适当兼容西方民主政治的贤能政治学。《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展现了钱穆对一种类似于剑桥学派之“历史情境主义”的方法论自觉,通过区分“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以及确立政制研究的“七步法”而典范体现于该著作关于汉、唐、宋、明、清的政制个案研究,得出了中国古代政治的“非专制论”,并对中国新政治的建构提出若干建议。《政学私言》代表了1945年前后民国制宪过程中相对缺席之儒家立场,从传统政治论角度对五权宪法给予肯定和支持,并从宪制的多重制度层面提出契合于传统政治原理的意见和方案。钱穆的贤能政治学对中国当代政治学及政治制度研究产生了某种典范影响,贝淡宁的“贤能政治论”以社会科学方法推进了钱穆政治学基本命题的当代展开。中国传统政治对当代政治乃至于全球治理的可能贡献,恰恰在于在一个“民主民粹化”的失序时代重建最低限度的“美德—贤能政治”。  相似文献   

19.
潘诚 《理论界》2008,(12):167-169
美国学者凯斯·钱德勒著《超越文明》中采用心灵模式(mindset)理论出发,比较心灵模式和文化意象(cultural image or cultural symbol)在文化研究中的作用。在评论《超越文明》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结合现当代文化理论领域的新进展,尤其是拉康的文化理论,分析中国文化及其文化意象的案例。本文认为,文化意象与文化的关系是文化研究的关键之一。除非学习所研究文化的语言,不可能理解隐合在语言等表征事项背后的特定内涵,更不用说透彻地理解某个文化。  相似文献   

20.
徐孙铭 《船山学刊》2002,(1):124-125
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朱汉民教授撰写的《宋明理学通论———一种文化学的诠释》,是20世纪末一本研究理学有卓见的重要学术著作。我前后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认真读了全书,虽然是理论著作,却也读来津津有味。第一,是学术味。学术贵在创新。本书与其它有关宋明理学的著作比较起来,创新在于:以道、学、术的三个层次来诠释宋明理学。这是全新的思路和视野。作者把中国思想史看作是一个整体,着重考察它作为思想文化的性质、功能和作用,从经验性的技艺(术)、理性化的知识体系(学)、对形上存在的信仰(道)三个层次来分析。这是从《老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