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一生中最光荣自豪、最幸福快乐,也是令我最为怀念的时光就是在西北军政大学的日子。在军大温暖的革命大家庭里,我受到了上至校首长、文工团团长,下至班长、大哥大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我对他们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相似文献   

2.
征粮避险记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参加了革命,在晋绥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当一名文艺战士,后归并于西北人民艺校一部。新中国诞生不久,我们奉命随军南下进驻成都。不久就接到上级命令,为缓解军民吃粮危机,要抽调人员分赴各地协助当地人民政府开展征粮工作。我被安排到远离县城的苏坡乡。  相似文献   

3.
正把原名阎志扬改为阎肃上个世纪50年代,空政文工团领导为了提高创作人员和主要演员的艺术修养,举办过文学讲座,由我(即阎肃之子阎宇)爸阎肃和朱正本、文采讲课,一周讲一次。文工团的歌唱家张映哲曾说:"到现在我还能想起阎肃是怎么给我们讲诗词的:手舞足蹈地从广寒宫里的嫦娥、吴刚说到高山大川,再从李白、杜甫说到郭沫若、毛泽东。从天上到地下,从古说到今,阎肃说得天花乱坠,大伙听得心旷神怡。"有时,我爸讲完一段,再由张映哲唱一段,找找感觉。他本就不是个严肃的人呢。在西南文工团时,因为我爸总是爱开玩笑,讲故  相似文献   

4.
为了贯彻党的“十大”精神,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我校中文系于一月七日举行了评《红楼梦》科学报告会,汇报了我系师生评红的部分成果。我系中文专业二年级部分学员从七三年十一月五日到十二月八日上了评红专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受、认识、评价以及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历史过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应该是指从俄国“十月革命”到1927年“八七”会议这一历史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观.它的形成发展包括三个阶段,即从俄国“十月革命”到“五四运动”前的初步接受期、从“五四运动”到党的“二大”的形成确立期、从党的“二大”到“八七会议”的转变发展期.  相似文献   

6.
王若坤 《老友》2009,(10):23-23
1949年1月,平津战役结束后,我所在的师奉命进驻北平,当时我在师文工团军乐队打大鼓。记得8月中旬的一天上午,上级通知我师军乐队参加开国大典的演奏。全队听到这一喜讯后,个个欢呼雀跃,都为能参加开国大典演奏而欢欣鼓舞。受领任务后的第二天,我们军乐队到建国筹备处报到,住进北平市黄寺附近的  相似文献   

7.
阿英同志逝世已近十一年,一想起他的音容笑貌,心情就难以平静。阿英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文学家、文史学家、戏剧家,生平著述非常丰富。他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我难以详细评述,只能就我耳闻目睹的有关他与盐阜革命文艺的事迹作一片段述详。阿英于一九四一年来新四军一师一旅,被叶飞副师长挽留下来,为旅文工团作艺术指导。在陈毅军长再三催促下,他于一九四二年七月抵达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盐阜解放区新四军军部所在地阜宁停翅港。阿英一踏上这块刚被开垦的革命处女地,就以极大的革命热情,为新四军和根据地的革命文艺建设,投入紧张的战斗。他主编了《江淮文化》、《新知识》等刊物;参加了陈毅军长亲自领导的抗日文艺团体“湖海艺文社”;创建了文人集会结  相似文献   

8.
党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区分革命的敌、友、我的一个根本方法。在中国革命的早期,党对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 一九二二年七月党的“二大”到一九二三年十二月初陈独秀发表《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一文,这是开始阶段。党的“一大”后,民族危机和国内政治危机都在不断加深。党集中力量发动、领导工人运动,实际地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革命迅速发展。然而,社会政见异繁,什么“武力统一”,“联省自治”、“好人政府”等等。革命的敌人、动力、任务、性质等基本问题急待弄清。为此,党于一九二二年七月召开了“二大”,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考察了中国社会状况,在大会《宣言》中,提出了“中国政治经济现状”这一根本性的命题,从而开始了党对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二大”(1921年7月至1922年7月)这一时段,对中国共产党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在仅仅一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革命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正确判断中国特殊二元社会是制定革命战略的客观依据和出发点.中共“一大”后,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东方革命理论指导下,通过革命的实践,逐渐剖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般特征:二是由此确定中国革命分二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实行民主革命,第二步才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中共对中国社会、革命的认识产生飞跃有三个路径: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东方革命理论的指导是理论路径;二是中国共产党理论联系实际是认识路径.三是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勇于实践是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翁泽生是台湾共产党的创建者和组织者之一,是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活动家.他入党前就在台湾组织抗日,后来到上海大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他在漳州、厦门地区参加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大革命失败后,1928年参与创建台湾共产党,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留沪负责台共与中共的联络工作.1932年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秘书长.1933年被捕,坚贞不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节.  相似文献   

11.
我今年83岁,家住梅县梅南镇大畲山下的大凹村燕礤。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梅县县委机关曾一度驻扎在大凹村。那时我参加了革命,为同志们烧火做饭,放哨。1946年秋,组织上安排我到梅南新塘圩当上豆干铺的“老板”,借把豆干、豆腐担到国民党军队驻地出售之机  相似文献   

12.
李颖  李国平 《金陵瞭望》2008,(11):29-31
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前线文工团)由前线歌舞团、前线话剧团合并组成、是一支在军内外享有盛誉的专业文艺团体。前线文工团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孕育了无数璀璨耀眼的明星和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3.
瞿颖:或许是巧合,我和母亲先后在同一所学校——湖南省艺术学校上学,时间上相差了整整30年。当时她老人家学新疆舞,毕业后分到部队文工团,因为舞蹈演员艺术青春期短,后来就转业到医院一直从事工会干事的工作。 妈妈的艺术细胞在无形中也遗传给了我。她很支持我选择这一行,在读艺校时,家里生活挺困难,仍省吃俭用为我寄零花钱。 我走出家门比较早,15岁以后就一直往校以至到北京发展,现在  相似文献   

14.
幸福的一脚     
1968年冬天,刚满18岁的我,顺利地考进了区文工团。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21日,听到杨焕章先生逝世的噩耗,我简直难以置信。这位一直仁爱、谦和微笑着的兄长一样的人,怎么就突然永远离去了呢?杨焕章先生原籍山西长治,幼年时随家人定居河南安阳。他见了河南的同志总是亲切地认老乡,他说:河南是我的故乡,我这人比较重乡情。杨焕章先生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哲学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主编,是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的创始人和杰出的组织领导者,被选为研究会第一、二届理事长。我对杨焕章先生的最  相似文献   

16.
革命先烈王尽美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山东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五四运动时期,他正在山东省第一师范上学。五四运动爆发后,济南的学生拍案而起,立刻响应,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王尽美同志以极大地热情投身到这一伟大的革命洪流中,被推为一师北园分校的代表,后被选为山东大专、中学的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崭露了他的组织和宣传才能。他组织并率领同学冲破军  相似文献   

17.
5月11日上午9点.建邺区兴达社区“七彩文工团”成立大会暨“庆世博、迎青奥”文艺巡演启动仪式拉开帷幕。据了解.这家社区文工团也是全省首家社区文工团,目前有19支民间文艺活动队伍,团里的“演员”达到434人.堪称江苏省规模最大的文工团。文工团的演出内容丰富多彩,集吹、拉、弹、唱、舞蹈、书画、手工创作、运动健身于一体。这是一支不设门槛。自愿报名,自愿参加、自娱自乐、自编自演的民间文化团队。  相似文献   

18.
吴荷清 《老友》2012,(1):23-23
1949年5月12日,都昌县迎来了解放。时年16岁的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投入到减租退息、剿匪反霸、废除封建包办婚姻制度、土地改革等伟大的革命斗争中,当上了村妇女代表。1952年,我被选为本乡(蔡岭)的妇女主任,并当选为乡人民代表。1954年,县里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我这个穷苦出身的黄毛丫头,被推举为县人民代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经历了革命时期的扫清障碍、建设时期的早期探索、改革时期的初步确立与新时代的推进拓展四个阶段,其中,毛泽东领导了革命时期的扫清现代化两大障碍与建设时期的中国式现代化早期探索,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与事业的拓荒者、先行者与奠基者。他终其一生心系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致力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他主张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反对不顾中国国情照搬旧式民主革命与苏联革命模式,反对不顾中国国情照搬西方现代化与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他在革命时期主张以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扫除实现现代化的两大障碍,以革命解放生产力;新中国初期主张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推动国家工业化,以革命促进生产力;在晚年为革命与建设的关系所困扰,幻想以“抓革命促生产”并导致了严重失误。他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认识,经历从“国家工业化”的“一化”,到“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的“二化”,到“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三化”,再到定型为四个现代化的过程,这表明他对后来二十大报告所概括的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显著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与探...  相似文献   

20.
从新女性作家到左翼作家再到革命作家,丁玲的生命历程是一个不断改造旧我、构建新我的革命化过程,也是她的文学实践与其主体精神彼此形塑的过程。革命化的文学形式是丁玲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艺术呈现和文学表达,经由文学形式的革命化,丁玲实现了自我革命的形式化。丁玲文学风格的流变与其主体精神形成了同构与互文的辩证关系,体现了革命文艺工作者及其文学实践对时代精神的积极回应和主动对接,这种宝贵的精神品质值得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