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俄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了现实。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世界进入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3.
王立民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文章以崭新的视角审视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发展,认为,空想社会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的人性原则和理性原则的直接产物,是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派生。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适应已经成熟了的资产主义社会和已经觉悟并独立了的无产阶级在思想理论方面要求的产物,是无产阶级的意识。文章认为,以《共产党宣言》为标志的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乌托邦,而是真理;社会主义事业在一些国家的挫折和失败,不足以否定科学社会主义,而只能证明漫长的社会主义历史过程的艰巨和复杂。 相似文献
4.
5.
刘意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3-70
《解放日报》作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在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上有其鲜明的特色,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解放日报》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有两个中心,即以苏联为中心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和以延安为中心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另一方面,《解放日报》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有三大作用,即呼吁团结、学习苏联和动员群众。与此同时,《解放日报》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有三重价值,具体表现在:一是在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中体现党性;二是在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中体现民声;三是在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中体现真理。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我们的耳畔仿佛又响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隆隆炮声。虽然十月革命的故乡已在26年前发生剧变,但人类社会仍在发生积极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凯歌前行。历史没有终结,十月革命的基本原则永存。 相似文献
7.
《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它所阐述的一般原理对当代世界来说仍然具有科学的真理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指导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政党继续革命和斗争的思想指南,而且也是指引我们继续前进的行动指南。《宣言》揭示了“新的世界观”的“一般原理”, 孕育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认识世界的真理力量,体现了科学性;《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本质,孕育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本体论的真理力量,体现了实践性;《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为人类求解放的政治立场,孕育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为人民谋幸福的真理力量,体现了人民性;《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孕育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不断革命时代主题的真理力量,体现了时代性;《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所特有的时空观,孕育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发展的真理力量,体现了创新性。 相似文献
8.
刘子平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6):21-24
虽然十月革命胜利所带来的社会主义苏联已经轰然倒塌,不复存在。但十月革命成功所带给人类的积极影响仍然存在,十月革命的根本经验仍然是今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法宝,是永不褪色的真理。值十月革命胜利90周年之际,重申十月革命的伟大经验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将是对它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9.
刘建宁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8,24(3):57-60,78
1848年2月公开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次完整、系统和成熟的阐述,是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的文献。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60年后的今天重温《共产党宣言》,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1-12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印行,这是首部在国内正式出版的中文全译本,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以《共产党宣言》为核心的革命理论形态衍生自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思想启蒙和政治动员。从政治话语体系与政治行动、政治结构互构的角度来看,《共产党宣言》作为时代的理论资源和概念工具,借助近代上海发达的媒体网络得以传播,成为政治话语和革命思想再生产的源头,并涵化融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共创建时期,共产党人注重发掘和阐扬《共产党宣言》的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将原典的精神品格和哲思学理转化为组织创建、价值形塑、干部培养的精神源动力,并由此确立了“学习型政党”的特质,为理论创新及百年发展奠定了根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9-65
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领导下,五四运动实践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五四运动昭示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的基本思想;五四运动体现了《共产党宣言》所表明的一切真正意义上的革命都是意识形态革命的基本认识;五四运动彰显了《共产党宣言》所阐明的无产阶级革命具有世界性的基本特征。五四运动与《共产党宣言》基本内容的高度契合,推动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表明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启蒙运动。从此,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新时期。 相似文献
12.
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之际,结合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等人的经典文献,探讨了《宣言》的理论价值:系统论证了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深刻论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全面论述了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道路问题;完整论述了无产阶级实现其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时代语境的变迁,先后为《共产党宣言》著录了七篇序言,作为《宣言》文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此部经典著作所蕴含的绝对性真理与相对性真理的辩证统一。从真理二重性视阈来揭示《共产党宣言》从正文到序言所流露出的传承与创新的价值意蕴,更好地从哲学视野诠释其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4.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5):27-34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纵观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无不以整体形态呈现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共产党宣言》首次以科学的整体形态将马克思主义呈现于世。马克思、恩格斯围绕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核心主题,运用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类社会本质和一般规律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揭示其本质和特殊规律,进而揭示其未来社会形态发展趋势,整个内容呈现出整体性。整个行文沿着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结构,采用辩证思维方法即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统一的整体性功能,为无产阶级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了思想指导、经济论证和目标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刘轶贤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的最初战斗党纲,它揭示的“两个必然”论断,仍是当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宣言》中的光辉思想。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革命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而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枫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4)
<共产党宣言>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而且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经典文本.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革命为前提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革命,表现为否定了从原理、原则出发的哲学立场,转向实证科学的立场,超越唯心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而创立"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的"新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在<共产党宣言>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今天纪念<共产党宣言>,不仅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更要理解他们的哲学革命.只有改变从原则出发的思维方式,真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维方式,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宣言》消灭私有制理论与我党的实践——浅析我党在对待私有制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灭私有制是《共产党宣言》的重要理论之一。消灭私有制是共产主义的根本特征 ,也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 ;但共产主义要废除的是资产阶级私有制 ,以小生产为基础的私有制是在工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过程中被消灭的 ,而不能人为地加以消灭。我党在对待私有制问题上 ,既有成功地利用和改造私有制的宝贵经验 ,也有为追求单纯的公有制而不加区别地消灭一切私有制经济的“左”倾错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的多层性决定了私有制经济存在的历史必然性 ;私有制经济在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扩大就业等方面有着公有制经济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既要支持和鼓励发展私有制经济 ,又要反对无限制地发展私有制经济、鼓吹私有化的错误倾向。发展私有制 ,正是为了最终消灭私有制 ,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8.
朱桂谦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3):55-60
文章认为,革命功能不是《共产党宣言》的惟一功能。《共产党宣言》作为共产党人的完备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有革命功能,也有建设功能。理解和运用《共产党宣言》中的建设思想颇为重要。邓小平、江泽民深刻认识和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建设功能,并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的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9.
20.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第一次公开问世,具有伟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哲学的贫困》在批判普鲁东主义的同时,为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基石,为世界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的贫困》阐发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已有170年,历史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哲学的贫困》既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时代,又属于当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当代价值。核心要义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道路自信,坚定理论自信,坚定制度自信,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