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2006年、2007年我国先后修订、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之后5年内只是在上市公司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试行,导致目前的会计核算中新旧准则并行。本文结合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及新《企业所得税法》对职工福利费税前列支的相关规定的区别进行研究,并通过业务举例进行实证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企业会计准则》环境下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核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对于应收账款的有关规定存在差异。本文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环境下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核算加以探讨,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资产减值准则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充分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对于完善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是变革的焦点,我国准则在借鉴国际准则的基础上对资产减值确认、计量、披露作了详细的规定,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2007年1月1日起,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开始实住在394新会计准则中,与商业银行有关的主要有四项:《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准则。该准则共分为7章48条,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嵌入衍生金融工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减值、公允价值确定等作了详细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化的需要,构建了与我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靠近、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2006年我国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同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内容上进行了许多革新,致力于从整体上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同时保持了自身特色,相比旧准则而言有很大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对此进行了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38项具体准则,并于2006年10月30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这是我国经济生活的重大事件,在中国会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企业会计准则的变更是我国企业与国际接轨的体现,有利于国内企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以来,受国际会计准则的修订影响,财政部先后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四个准则进行了修订,并新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三个准则,自2014年7月1日其全面执行。本文将对2014年以来财  相似文献   

9.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为了适应国际惯例的趋同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既考虑了国际因素,也考虑了我国特殊国情。本文就会计准则中关于无形资产方面进行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发现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就无形资产的规定大体上是一致的,但依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自1994年财政部发布的财会字[1994]第025号《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以来,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一直未有大的变化,虽然在2001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但是在企业所得税核算方面依然沿用了上述文件的规定,直到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所得税准则),与原规定比较在理论和核算方法上都有重大的改变。本文在论述这种重大改变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所得税准则的核算程序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虎 《管理科学文摘》2010,(14):186-187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以下简称新准则),与现在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以下简称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做了较大变动,如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取消了旧存货准则中商品流通企业的采购费用不计入商品采购成本的规定;用于存货生产的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等等。本文从存货的总体内容,存货的总则及其确认, 存货的计量,存货的披露等方面对新旧存货准则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执行新存货准则后对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新准则相比旧准则规定更加清晰、紧凑、严谨,规范,与国际财务会计准则逐步趋同,更加能够适应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实行新准则后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从而为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加有用的决策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2.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比较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颁布前我国没有所得税会计准则,只有《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1994)《、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1995),企业在会计实践中主要是按照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规定执行。本文通过对相关概念、所得税计算方法、账户设置、会计确认及计量等方面的对比,对所得税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析并对有关规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于1998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在建造合同的合同成本、合同收入与合同费用的确认等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差距。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作为新准则,开始在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中执行,虽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与旧准则相比,其作用和影响还是得到肯定的。准确执行新准则规定的各个方面,才能更真实地反映会计的目标,对会计规范起到一定的完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国家税务总局新出台的税收规定和准则内容,对当今市场经济形势房地产预售模式下,会计和财务处理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所得税会计核算一直遵循1994年6月29日发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原规定)。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原规定相比,无论在会计理念上还是核算方法上都有重大变化,但变化的核心理念是资产负债观。本文总结概括这些主要变化,以期更好地理解和贯彻新准则。  相似文献   

16.
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为适应现代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趋势,适应企业国际并购的不断增加,在新准则中对商誉的规定发生很大变化,体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本文就新准则中有关商誉的规定和以前年度对商誉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分析了新旧准则变更的原因,认为新准则中的相关规定更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另外,通过比较与分析也可以加深我们对新准则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胡晶 《决策探索》2006,(11):56-57
为了规范政府补助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首次发布了关于政府补助的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与现行制度规定相比存在很大的变化,笔者就新准则、现行制度规定之间的差异及影响、待解决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管理科学文摘》2008,(3):46-47
为规范石油天然气行业特殊的交易或事项,美国等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都发布了专门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或采掘业会计准则。我国于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会计准则,对当前我国石油天然气开采业财务会计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规范。该文通过对新准则相关规定的分析,探讨新准则下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校算的相关问题以及对我国石油天然气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我国财政部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上市公司开始实行.  相似文献   

20.
万博 《经营管理者》2011,(6X):376-376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与经济活力,越来越重视研发方面的投入。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企业必须持续投入巨额的资金用于新技术的研发与核心产品的开发。我国新修订并与2006年12月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该项规定指出不再将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当开发阶段的支出在满足相关条件时可以予以资本化。但是新准则对研发活动的会计处理知识给出了一般性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解读》也没有分不同情况对研发支出进行会计处理。本文通过列举实际案例,着重对不同情况下企业研究开发支出的账务处理进行探讨,希望对会计人员的相关工作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