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基本国情,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趋势,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的经验教训,逐步确立了继续完成工业化和推进信息化的双重工业化目标任务,并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历经以市场化与工业化融合互动为中心和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互动为中心的两个阶段探索,成功地探寻到了一条既适合本国国情又顺应时代潮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国家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和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双重超越,初步解决了在经济文化落后大国、工业化后起国、处于世界传统工业化向现代信息工业化转变过程中,如何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业化的阶段性与新型工业化中的再工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国50年来,中国工业结构变动依次经历了重化工业化、合理调整和高加工度化等阶段。在当前工业结构水平下的中国工业化水平大约只处于中期阶段,产业的走向可以概括为再工业化进程。在目前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又遇到世界信息化挑战的背景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然选择。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既要发展信息产业以推动产业融合,又要促进农业的工业化,加速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同时还要通过再工业化,改造传统工业,提高工业化的质量,增强工业化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正在引起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革,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便成为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十六大明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与工业化作为后起发展国家面临的一项双重发展任务,也是我国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韩国、印度等国家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4.
张志勇 《东岳论丛》2006,27(4):59-63
本文分析了我国不能延续传统工业化老路的原因;考察了工业化、信息化的特征和二者的关系,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从史实和国情上探讨了推进信息化的路径依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证了实现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可行性;进而讨论了我国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宏观取向。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内在关系及交互作用的制度结构安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后起发展国家面临的双重发展任务,也是其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内容,也是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的具体写照。然而从目前来看,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的发展机制还在形成过程中,迫切需要构建起相应的制度结构加以推进。为此应在如下方面积极采取措施:一是要以体制创新为核心营造全社会综合创新环境,通过推动技术创新发展,为信息化服务于工业化创造基础条件;二是要以人力资本发展为重点构建起完善的激励机制,加大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三是要以深化经济对外开放为契机,调整经济结构体系,提高工业化对信息化的需求水平;四是以政府推进、市场化运作为主体,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战略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 2 1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 ,在转型中要作好战略定位。在目标上肩负着双重目标 :一方面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完成工业化的任务 ,另一方面要迎接信息化的挑战 ,提高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在任务上要促进工业化进程的深化 ,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调整工业经济结构 ,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工业化发展的市场化。在内容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业化 ,以技术进步推动工业化 ,实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7.
关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新型工业化路子,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时代的工业化以个性化、柔性化为主要标志,以客户需求为主导产品生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必须坚持不懈抓创新,政府应成为信息化的基本推动力量;要高度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与相关产业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是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是十六大的一个新提法和新要求。认真研究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 ,深入探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要求 ,以及研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若干问题 ,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工业化、信息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资本变迁的过程.我国传统的社会资本主要是家庭和家族内的,工业化、信息化过程中需要发扬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扩大信任半径.市场化是一般信任形成的动力,水平组织、民间组织可以促进现代社会资本形成.同时,政府在社会资本的形成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为核心,科技为动力,效率为中心,追求工农业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为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我们要根据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特点,把握“两化融合”的重点与难点,找准“两化融合”的切入点,创新信息化管理体制,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创造良好的组织条件;推动企业信息化,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构建微观基础;建立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相关配套措施;提高工业对信息化与信息技术的吸收与应用水平,增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效应;重视人才工作,构筑高层次信息人才平台.  相似文献   

11.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我区工业化,必须抛弃传统的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区在新型工业化建设中,应以市场机制为主导,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只有减少政府行政干预、走市场化道路、增强企业经营自主权,实现新型工业化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12.
新型工业化道路内涵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对我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对历史上存在的五种典型工业化道路的反思 ,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一个核心、五个要求”,“一个核心”是可持续发展 ,“五个要求”是市场化、信息化、城市化、国际化和绿色化 ,要通过妥善处理工业化与“五个要求”的关系 ,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这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本质内涵 ,也是我国新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在深刻理解信息化和工业化二者互动关系的基础上 ,对其实现问题作一番深入的思考 ,并要处理好有关二者的各种关系 ,以促成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4.
新型工业化是 2 1世纪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其核心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新型工业化节能高效、文明式发展方式主要得益于它的引擎——信息化 ,工业信息化的发展可以极大地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率 ,降低能源消耗 ,减少环境污染 ,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新型工业化 ,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之路是 2 1世纪我国赶超发达国家的惟一选择。信息产业的壮大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基础 ,用高新信息技术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是新型工业化的客观要求 ,加速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保障 ,拥有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是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 ,惟此 ,才能尽早实现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构建西部现代产业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劲 《天府新论》2010,(3):36-39
大力推进西部农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信息化推进农业发展,以工业反哺农业,是实现西部农业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意,是建设西部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要。先进的信息化制造业的实现载体是具体的企业,其建设包含信息化规划、系统建设和标准建设三大部分。企业信息化规划和标准建设是信息化的核心,系统建设是根据规划,按照标准执行的结果。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融合发展,有利于积极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推动就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我国工业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实现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目标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此,我们采取了一条不同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新工业化道路.它的核心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必须坚持科技创新; 必须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18.
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是我国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问题。要正确认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努力使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在经济和社会诸方面用信息和信息技术来提高效率和效益,加快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9.
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在新世纪作出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抉择,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作者通过探究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动因来分析新型工业化的特征,进而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资本、人才、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撑.融工业化和信息化于一体的新型工业化,既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又与我国文化产业在要素供给方面构成争夺.我国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实现文化产业和工业化、信息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